编辑推荐
从历史事件、文字、文学、艺术、科技、宗教、民俗等方面对汉镜文化进行了深入探讨。
内容简介
铜镜是一种非常特殊的文物。在历代铜镜中,尤以汉制铜镜铭文最为丰富,为研究汉代及以前的历史文化提供了重要的资料。本课题由清华大学文科处下达,是一个两岸携手、中日合作的综合项目,集中了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中国国家博物馆、上海博物馆、台北中研院、台北大学、日本京都大学等单位相关领域的顶级专家,从历史事件、文字、文学、艺术、科技、宗教、民俗等方面对汉镜文化进行了一次近年来最大规模的系统研究整理。 项目分两册出版,上册为研究部分,下册为图录部分。
本书集中了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中国国家博物馆、上海博物馆、台北中研院、台北大学、日本京都大学等单位相关领域的顶级专家,从历史事件、文字、文学、艺术、科技、宗教、民俗等方面对汉镜文化进行了一次近年来最大规模的系统研究整理。
作者简介
作者中国文物学会青铜器专业委员会理事,出版有《止水集》《三槐堂藏镜》《清华铭文镜》、《清华藏日本和镜》等专著。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课题组成员名单
序一
序二
序三
综述(代前言)
上册 研究部分
第1章 综合篇
1.1 记《古镜写影》有字秦镜
1.2 两汉三国纪年镜概说
1.3 西汉铭文镜问世年代探讨
1.4 西汉镜铭喻示的人与自然
1.5 汉镜分期研究
1.6 《博局占》与规矩纹
1.7 博局与汉代博局纹镜
1.8 论汉镜文化对日本的影响
第2章 证史篇
2.1 从镜铭“天下久长”等看西汉百姓期盼的长治久安
2.2 从镜铭看汉代选官制度
2.3 新莽镜“单于举土”铭研究
2.4 新莽镜“井田平贫”铭研究
2.5 西汉日光镜铭文释考与研讨
2.6 西汉昭明镜铭文释考与研讨
2.7 西汉清白镜铭文释考与研讨
第3章 哲学篇
3.1 汉镜神仙思想研究
3.2 汉镜中的西王母神话
3.3 西汉早期镜道家文化概说
3.4 东汉三段式神仙镜与五斗米道
3.5 西汉中期镜铭之儒家思想
3.6 三国吴佛字铭佛像镜研究
第4章 科技篇
4.1 汉镜中的数学问题——汉镜连弧数字与作图研究
4.2 汉镜中的物理现象——西汉透光镜研究
4.3 东汉三国高凸镜面曲率半径研究
4.4 汉镜表面富锡技术研究
4.5 汉代镜范材料分析及其相关讨论
4.6 汉镜铭文关于铜质与熔炼的探讨
4.7 汉镜铭文中的地理概念
4.8 西汉铭文镜度量标准研究
4.9 新莽官制镜的标准与制式
第5章 文学、美学篇
5.1 汉镜铭文与汉乐府——兼说语体与音韵
5.2 说汉镜铭文中的女性赋体诗——“姚皎光”镜
5.3 从博局镜看汉镜之美
5.4 西汉镜抽象龙纹研讨
5.5 居摄、新莽镜花边纹研讨
第6章 文字篇
6.1 两汉镜铭内容与书体研究
6.2 西汉镜铭书体与简帛隶书比较研究
6.3 从西汉镜铭书体看汉字隶变
6.4 西汉镜铭“君”字释
6.5 东汉镜铭“仓颉作书”传递的文化信息
第7章 民俗篇
7.1 西汉镜铭相思文化概说
7.2 西汉镜铭长寿文化
7.3 西汉镜铭酒文化
7.4 从两汉镜铭看汉人的祝愿语
7.5 两汉镜铭广告文化
第8章 专题篇
8.1 西汉早期蟠螭纹铭文镜研究
8.2 西汉72字铭三叶三龙蟠螭镜研究纪事
8.3 瑞典藏西汉蟠螭纹铭文镜研究
8.4 西汉铜华镜铭文释义
8.5 东汉变形四叶兽首镜研究
8.6 一面图文并茂的东汉画像镜——镜铭“盛如长安南,贤如鲁孔子”传递的文化信息
8.7 从东汉伯牙镜看汉代礼乐文化
8.8 三国吴嘉兴元年铭纪年镜产地研究
8.9 三国吴太元二年铭纪年镜释考
下册 图录部分
子类 西汉 带地纹蟠螭铭文镜
丑类 西汉 带地纹蟠虺铭文镜
寅类 西汉 早期综合类铭文镜
卯类 西汉 四乳铭文镜
辰类 西汉 花瓣铭文镜
巳类 西汉 草叶铭文镜
午类 西汉 圈带铭文镜
未类 西汉末新莽 纪年镜
申类 西汉末新莽 四灵博局镜
酉类 东汉三国 铭文镜 纪年镜
鸣谢
汉镜文化研究(上下册)是2014年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作者清华大学汉镜文化研究课题组。
得书感谢您对《汉镜文化研究(上下册)》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