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似推荐
编辑推荐
《城市史研究》是目前国内唯一的城市史研究专业刊物。
内容简介
《城市史研究》创刊于1988年,是目前国内唯一的城市史研究专业刊物,由天津社会科学院、天津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办,2012年中国城市史研究会会成立后,正式成为该会会刊。作为城市史研究的品牌和阵地,《城市史研究》已经得到国内外同行学界的广泛认可,在各大图书馆和高校研究基地均有收录,刊物文章多次被转载和引用,2012年被收录入中国期刊网,并在人大复印资料《历史文摘》专题转载。
作者简介
编者张利民,南开大学历史系毕业,天津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所长,南开大学历史学院、天津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兼职博士生导师,《城市史研究》辑刊主编。长期从事中国近代城市史、华北区域史、经济史和中日关系史研究。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城市史研究》编委会
·区域体系与经济发展·
黄河变迁对元代开封的影响
一 元代的开封区划和黄河决溢大略
二 黄河决溢作用于开封的地理过程
三 灾害背景下开封城市的缓慢发展
四 结语
明代南京塌房
一 南京塌房的兴起
二 南京塌房的地理位置
三 明朝政府对塌房的管理
四 南京塌房的特点
五 政府建立塌房的主要目的
六 南京塌房的衰落
七 南京塌房对明代商业的意义
明末清初政教关系走向与西藏区域中心城市的转移
一 明末清初西藏的政教局势与区域中心城市转移
二 驻藏大臣设立与拉萨区域中心城市地位的固化
三 清前中期西藏政治动荡对区域中心城市的破坏
四 结语
运河城市的空间形态与职能扩张——以明清时期的临清为个案
一 引论
二 临清的历史沿革
三 城市的空间形态
四 运河城市的职能
五 结语
·市政建设与社会控制·
明代后期两京保甲制实施研究
一 京师保甲制的实施
二 留都南京的保甲实施
威廉·布拉顿治理纽约城市犯罪:背景、策略及影响
一 背景分析——1994年前的布拉顿及纽约
二 策略分析——警务理念与实践
三 影响分析——多重角度
四 结语
武汉沦陷时期的卫生行政研究
一 武汉沦陷时期的卫生机构和人员组成
二 武汉沦陷时期的防疫
三 沦陷时期武汉的日常卫生管理
四 武汉沦陷时期卫生管理的殖民性和市政属性
改革开放后中国城市雕塑的发展——以京、津、沪、渝为例
一 北京:先行者与资源集中
二 上海:追赶者与体制创新
三 天津:务实者与双核布局
四 重庆——后来者与争议话题
结语
抗战前天津反日运动群体探析
一
二
三
·空间结构与环境变迁·
地名与日常生活的政治——以福州历史上的地名兴替为中心
一 引言
二 城门的命名与更名
三 街巷命名中的博弈
四 弄堂的“土名”世界
五 结论
公共空间与民国上海知识群体的精神生活建构(1927~1937)
一 图书馆——知识群体的公共阅读空间
二 新旧之别——四马路的书店与城隍庙的书摊
三 “旧”的偏爱——知识群体认同感的建构
四 市道之交——以书会友与在商言商
五 嗜书如命——知识群体的书籍消费
结语
清代柳条边外城镇火灾研究——以满文档案为中心
一 满文史料举要
二 清代柳条边外城镇火灾的特征
三 清代柳条边外城镇火灾的危害
四 清代柳条边外城镇火灾的惩罚方式与防范措施
政治性、日常性与现代性:民国苏州公园与城市生活
一 从皇废基公园到苏州公园
二 教化:政府与士绅的政治意图
三 展演:社团与民众的日常利用
四 体验:娱乐和空间的现代想象
五 结语
·社会阶层与文化教育·
成都皮影戏的城市记忆与想象——兼论皮影戏的生存空间问题
一 成都皮影戏的城市记忆
二 关于消逝的历史与想象
三 城市与乡村的激辩
近代大连城市多元文化特征及其影响
一 大连城市的产生及其多元文化的呈现
二 近代大连城市多元文化的特征
三 近代大连城市多元文化带来的影响
在城市发现宗教:对中国城市宗教史研究的回顾与反思
一 “庙”:城市宗教信仰的空间与社会研究
二 “神”:城市神明信仰研究
三 “史”:城市制度宗教史研究
四 “城”:城市史中的宗教史研究
六 对既有研究的一点反思
·海外研究·
动人的故事:中国通商口岸的纪念与遗产
一 1843~1943年,国际化的上海
二 公共租界外滩的纪念碑和纪念物
三 一切都在变化
结语
·会议综述·
战争、灾难与近代中国城市发展——中国城市史研究会2015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综述
一 关于战争与城市发展关系的探讨
二 关于抗战时期单体城市“发展”问题的研究
三 关于沦陷时期武汉城市与社会的探讨
四 关于经济、交通、市政、文化教育、城市接管等城市发展问题的讨论
“接地气”:关于城市大众历史书写的思考——首届“中国国家历史”创意写作高级研修班研修综述
一 通俗不媚俗:关于城市大众历史的书写前提
二 生动不生涩:关于城市大众历史的叙事表达
三 前瞻不浅薄:关于城市大众历史的思考
Abstracts
城市史研究(第34辑)是2016年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作者张利民 主编。
得书感谢您对《城市史研究(第34辑)》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