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家之哲思:张荫麟哲学文存

史家之哲思:张荫麟哲学文存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著名史学家张荫麟关于哲学的文章和译文。

内容简介

在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张荫麟在清华毕业生中可说与钱锺书齐名,曾被钱穆称许为“中国新史学之大业,殆将于张君之身完成之”,惜乎英年早逝,但短短三十七岁人生却已留下文史哲著作二百万余言,尤以文笔绚烂的《中国史纲》为最著名。

张荫麟以哲治史,若要了解其史学,首先要研究他的哲学,但时下各种张荫麟文集所收哲学文章,寥寥无几。编者研究张荫麟的学术多年,尽搜散见于民国报刊杂志上的张荫麟重要哲学文章和译文三十多篇,尘封斯坦福数十年的张氏硕士论文也一并收录书中,以飨读者。

作者简介

作者张荫麟,号素痴,广东东莞人,十六岁考入清华学堂,以史、学、才三才识出众知名,与钱钟书、吴晗、夏鼐并称为“文学院四才子”。1929年赴美国斯坦福大学研习哲学和社会学,四年后回国,任教于清华大学,兼授哲学、历史两系。包括梁启超、贺麟、吴晗在内的熟悉他的学界人物,无一例外地称赏他为不可多得的史学天才。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编者序言——张荫麟的哲学研究历程

上编 论文

一 哲学研究

毫无疑问的信仰

《荀子·解蔽篇》补释

关于朱熹太极说之讨论

中国书艺批评学序言

评冯友兰《中国哲学史》上卷

论传统历史哲学

道德哲学之根本问题

玩《易》

“可能性”是什么——一个被忽略了的哲学问题

道德哲学与道德标准

说可能性

历史哲学的根本问题

评冯友兰《中国哲学史》下卷

读史与读《易》

宋儒太极说之转变

《中国史纲》自序

陆学发微

归纳逻辑新论发端

王阳明以前之知行学说

柏格森(1859—1941)

哲学与政治

论中西文化的差异

说“同一”

北宋四子之生活与思想

二 哲学式对话录

代戴东原灵魂致冯芝生先生书

戴东原乩语选录(二)

戴东原乩语选录(三)

戴东原乩语选录(七)

戴东原乩语选录(八)

戴东原乩语选录补篇(一)

戴东原乩语选录乙编之一——为窃书案答辩乩:(降坛诗)

三 译作

斯宾格勒之文化论

白璧德论班达与法国思想

罗素评《现代人之心理》

罗素最近之心论

泰戈尔、爱因斯坦论实在与真理

怀黑特论哲学之正鹄

下编 专论

A COMPARATIVE STUDY OF THE ETHICAL THEORIES OF G.E.MOORE AND JOHN DEWEY

摩尔与杜威:两种伦理观的比较

附:张荫麟论文征引书目

译者附记

史家之哲思:张荫麟哲学文存是2018年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作者张荫麟。

得书感谢您对《史家之哲思:张荫麟哲学文存》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哲学与人生 电子书
本书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基本观点和方法及如何做人的教育。帮助学生学习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正确看待自然、社会的发展,正确认识和处理人生发展中的基本问题,树立和追求崇高理想,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哲学观研究 电子书
本书论述了哲学观与世界观、黑格尔的哲学观、马克思的哲学观、哲学观与现代哲学、当代中国的哲学观念变革、哲学观与哲学研究以及哲学观与哲学教育等七个问题,揭示了哲学的特殊的理论性质和独特的社会功能,展现了哲学发展的自我批判的活力和永不枯竭的理论空间。
哲学心语 电子书
本书是作者具有自传性质的哲学随笔,作者对于自己平生学习哲学的诸种快慰、体味人生百般滋味进行凝练总结,风格闲淡疏朗,与论文迥异。上篇主要是对于哲学的学习、学问的研究、文化的传承等过程的梳理和对点滴感悟的采撷,给人启迪与思考;下篇主要就人性、情感、生活中的挫折及个人生活经历娓娓道来,却有哲思充溢其中,读来让人受益匪浅。
改变世界的哲学 电子书
《马克思主义简明读本》系列丛书是专门为读者组织编写的一套关于马克思主义的通俗理论读物,本系列丛书紧紧围绕十八大精神,宣传马列主义、毛年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旨在引导读者了解马克思主义,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相关理论和制度,引导读者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把中同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
当代哲学经典·宗教哲学卷 电子书
主要研究宗教的本质和规范,宗教世界观与人生观和道德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