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文学史纲要

汉文学史纲要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本书是鲁迅1926年在厦门大学担任中国文学史课程讲师时编写的讲义。

内容简介

1926年下半年鲁迅在厦门大学开设了中国文学史的课程,为此编写了一份讲义,定名为《中国文学史略》,似有与《中国小说史略》匹配的意思,此讲义有完整的手稿和油印本,共计10篇。1927年鲁迅在中山大学再次开设此课,讲义更名为《古代汉文学史纲要》。1938年编纂《鲁迅全集》时,编者将此讲义更名为《汉文学史纲要》。

作者简介

作者鲁迅,原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1904年赴日本仙台学医,后弃医从文,成为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1918年5月,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 一部白话小说《狂人日记》。一生写作千万字,主要作品包含杂文、小说、散文、现代散文诗、翻译作品等。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文前辅文

第一篇 自文字至文章

第二篇 《书》与《诗》

第三篇 老庄

第四篇 屈原及宋玉

第五篇 李斯

第六篇 汉宫之楚声

第七篇 贾谊与晁错

第八篇 藩国之文术

第九篇 武帝时文术之盛

第十篇 司马相如与司马迁

汉文学史纲要是2006年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作者鲁迅。

得书感谢您对《汉文学史纲要》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简明教程 电子书
本系列教材针对高等师范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本科教学而编写,具有以下三项鲜明特色:1.全面覆盖本科阶段的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必修课程,具整体性。2.参编院校和作者众多。本系列中每个选题都由主编邀请十所左右院校的教师参编,而且不同选题邀请的作者和院校尽量不会重合,这样就最大限度地保证了丛书参编作者和院校覆盖面,对教材的后期使用和推广非常有利。根据前期与主编联络情况,每册书的年使用量在3500—5000册之
地域文化与汉末魏晋文学演进 电子书
本书将魏晋文学上溯至汉末中原文学新风的兴起,下延到晋宋之际江州隐逸文风的新变。全书分汉末、三国、西晋、东晋四个时段,对汉末魏晋时期不同地域文化对文学的影响、南北士人的文化交流与文学融合、文化中心迁移对文风新变造成的影响等诸多问题进行较为系统的探讨。通过对汉末魏晋时期不同地域文人群体、文学创作和文风特点及其文化成因的梳理,从地域文化视角揭示魏晋风度及文风演进的历史进程。
唐诗洛阳记:千年古都的文学史话 电子书
“若问古今兴废事,请君只看洛阳城。”懂得了诗的唐朝,才能欣赏唐朝的诗。
19世纪俄罗斯文学史(下册) 电子书
本书共14章,第一章概述,打破了以往完全按政治运动进行介绍的狭窄框架,以对人性的探索为纲,颇为全面而又简明扼要地勾勒了整个19世纪俄国文学的发展流变,尤其结合社会尤其是文化背景,进行了简要而又深入的阐析。后面13章一共介绍了13位经典作家及其重要作品,有为人熟知的茹科夫斯基、普希金、莱蒙托夫、果戈理、屠格涅夫、奥斯特洛夫斯基、陀思妥耶夫斯基、托尔斯泰和契诃夫,也有曾为文学史提到但不详尽的丘特切夫、
梁启超评历史人物合集·汉宋卷 电子书
梁启超著古今中外人物传汉宋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