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清末江阴的南菁书院汇集并培育了众多大师,他们的学术在古今、中西的碰撞间促成了晚清经学的又一座高峰,也成为连接清代与近代学术的重要桥梁。
内容简介
在清末民初的经学研究中,“汉宋兼采”是一股不可回避的风潮,这股风潮流行于晚清,却并非是对乾嘉汉学的反动,而是乾嘉经学的进一步发展。清末江苏学政黄体芳于光绪八年在江阴建立南菁书院,高扬汉宋兼采旗帜。南菁书院的理念汇集并培育了众多经学大师,如黄以周、王先谦、张锡恭、曹元弼、唐文治等,他们的学术研究在古今、中西的碰撞之间促成了晚清经学的又一座高峰,也成为连接清代与近代学术的重要桥梁,可以看作对清代经学的总结。
本书精选三十篇关于南菁书院与近世学术的文章,展现了南菁学者们在晚清经学和教育等多领域的研究与作为,对全面认识南菁书院及其对晚清民国经学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对今日的经学与礼学研究亦有珍贵的启发价值。
作者简介
编者吴飞,1973 年生于河北肃宁,2005 年获哈佛大学人类学博士,现为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北京大学礼学研究中心主任。主要研究领域包括基督教哲学、人类学、中西文化比较、礼学等,著有《自杀作为中国问题》(2007)、《浮生取义:对华北某县自杀现象的文化解读》(2009)、《心灵秩序与世界历史:奥古斯丁对西方古典文明的终结》(2013)、《人伦的“解体”:形质论传统中的家国焦虑》(2017)等,点校整理有:张锡恭《丧服郑氏学》(2017)。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前言
第一辑 文化转型中的南菁学术
人才作育与南菁书院学统
胡适与南菁书院
因缘际会:南菁书院中的常州学人群体
第二辑 南菁师儒
礼学即理学 儆居学派的思想脉络
《礼书通故》点校本补充说明
“制作之源”与“因革之要” 论《礼书通故》《五礼通考》著述之异趣
黄儆居与清季易学
清华大学图书馆藏《十翼后录》七卷本叙录
黄以周《续资治通鉴长编拾补》的正文来源与注文考辨
黄以周的子学著述四种
王先谦与晚清经学教育 晚清民初经学探研录之二
启蒙与救亡之争 从《翼教丛编》看湖南新旧两党的论争
论陈乔枞与王先谦三家诗学之体系
第三辑 南菁课生
试论张锡恭的《丧服》诠释特色
张锡恭的“正尊降服论”及其意义
略述张锡恭《茹荼轩文集》《续集》刻本与稿本之异同
读曹君直《笺经室遗集》
曹叔彦先生论《春秋》
追寻六经之本 曹元弼的《孝经》学
曹元弼与梁鼎芬交游研究
曹元弼与唐文治交游考论
积厚流光:唐文治先生与南菁精神之发扬
唐文治《论语大义》探微
唐文治《十三经读本》论略
论祭为四本说的积成
从学术经历看唐文治的哲学思想形态特征
“理学为体,经济为用” 唐文治政治思想述论
胡玉缙《续修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修撰考述 以日本外务省档案为中心
金天翮创编之晚清乐歌集考
从书院治经到学堂读经 孙雄与近代中国学术转型
南菁书院与近世学术是2019年由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作者吴飞 主编。
得书感谢您对《南菁书院与近世学术》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