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铜律与仁的可能性

道德铜律与仁的可能性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在古今中西激荡的全球化社会中,人应该如何相处。中国传统儒家伦理为全世界的文明提供了这样的伦理资源——我们不仅要关心自我外在的利益,而且也关心自我的内在美德,即“为己之学”,此外,儒家伦理也关心他人的福乐康宁,使他人具有仁义礼智,即“为人之学”,即为己和为人的合二为一。

内容简介

在古今中西激荡的全球—地域化时代中,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应该如何相处?黄勇著的《道德铜律与仁的可能性(精)》就此提出“道德铜律”的伦理原则。传统儒家伦理为全世界的文明提供了这样的伦理资源——我们不仅要关心自我外在的利益,而且也关心自我的内在美德,即“为己之学”,此外,儒家伦理也关心他人的福乐康宁,使他人具有仁义礼智,即“为人之学”,即为己和为人的合二为一。

作者简介

作者黄勇,复旦大学哲学博士,哈佛大学神学博士,香港中文大学哲学系教授,兼任美国宗教学会儒学传统组共同主任。曾任美国宾州库兹城大学哲学系教授,哥伦比亚大学宋明儒学讨论班共同主任,北美中国哲学家协会主席。创办并主编英文学术刊物 Dao: A Journal of Comparative Philosophy 和学术丛书 Dao Companions to Chinese Philosophy。除在有关学术刊物和文集中发表中英文学术论文各七十余篇外,还出版英文专著Religious Goodness and Political Rightness, Confucius 和 Why Be Moral以及中文著作《全球化时代的伦理》《全球化时代的宗教》和《全球化时代的政治》。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作者简介

内容提要

自序

导言

第一章 道德铜律作为全球伦理原则:以儒家和道家为资源

第一节 道德金律的问题

1.辛格的一般化解释

2.格维斯的理性化(rationalization)解释

3.哈尔(R.M.Hare,1919-2002)的想象中的角色转换

第二节 道德铜律:资源和长处

1.道家的资源

2.儒家资源

3.道德铜律的长处

第三节 对批评的回应

1.第三者作为行为对象

2.行动主体作为行为对象

3.非理性的他人作为我们的行为对象

第二章 解释学的两种类型:为己之学与为人之学

第一节 解释学的两种类型:为己之学与为人之学

第二节 作为为人之学的解释学之必要性

第三节 作为为人之学的解释学之可能性

第三章 理解他者——戴维森的“第一人称的权威”

第一节 宗教研究中的还原论与反还原论之争

第二节 宗教理解与戴维森的第一人称的权威

第三节 宗教理解的可能性

第四章 儒家伦理的几个基本问题:《中国哲学百科全书》若干文章评论

第一节 美德伦理

第二节 道德知识

第三节 道德底形而上学

第四节 金律

第五章 罗蒂的进步与儒家的真理

第一节 罗蒂的儒家真理之一:扩展自我的范围

第二节 罗蒂的儒家真理之二:情感的进步

第三节 孔子与罗蒂的争论之一:差异在道德教育中的地位

第四节 孔子与罗蒂的争论之二:道德的形而上学

第六章 儒家的道德知识论:王阳明的良知说

第一节 良知不同于知识

第二节 庸圣之别的起源

第三节 王阳明良知说辩难

第七章 王阳明在休谟主义与反休谟主义之间:良知(体知)=(信念+欲望)≠怪物

第一节 体知:体之以心之知

第二节 体知:体之于身之知

第三节 体知:信念+欲望≠怪物

第八章 美德伦理的自我中心问题:朱熹的回答

第一节 儒家伦理与美德伦理

第二节 自我中心批评之第一层面

第三节 自我中心批评之第二层面:亚里士多德主义的问题

第四节 自我中心批评之第二层面:朱熹的儒家回答

参考书目

【古代典籍】

【中文文献】

【英文文献】

人名索引

名词索引

后记

道德铜律与仁的可能性是2018年由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出版,作者黄勇。

得书感谢您对《道德铜律与仁的可能性》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未来道德:来自新科技的挑战 电子书
从哲学的角度思考未来科技与人类的命运如何相互作用,角度新颖,语言通俗易懂。
朱熹自然观与当代生态道德建设研究 电子书
本书通过对朱熹自然哲学思想进行梳理与研究,展示朱熹自然观在宇宙、生命、天人等方面的基本内涵和主要内容,以朱熹自然观为切入点,研究其蕴含的生态伦理思想,解读朱熹生态伦理思想的主要内容及其对当代生态道德建设的价值意义;从生态视角出发,将当代生态道德建设与朱熹自然观、朱熹生态伦理思想联系起来加以考察。
什么是道德:以汉字学哲学视域 电子书
“道者,所以明德也;德者,所以尊道也。”“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只是对于“道德”二字初形构形的说明。道,不仅是宇宙的本源,形下之路,更是形而上的规律、概念抑或理论世界。对于它的探寻研究,可以告诉我们什么是德。所谓德,则是道在人间的实践。本书从汉字学视域,条分缕析“道德”二字初形构形,结合先秦经典、当代哲学,以及日常事理、生活实践等,试图对这一严谨的道德哲学系统进行探究,不仅对于我国传
新时代职业道德建设读本 电子书
本书从新时代职业道德建设的意义、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热情服务、奉献社会、新时代职业道德建设的基本要求与实践路径等七个方面对新时代职业道德主要内容进行理论与践行的解读。
中国古代治理的道德基础:以朱熹政治哲学为核心 电子书
阐释中国古代治理的伦理道德基础,将德治传统与现代善治融合发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