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上个世纪的六七十年代,一共有1700万以上城市知识青年走向农村、走向边疆。
内容简介
本书收入13位知青的口述。有当年的知青典型,有知青领袖人物,也有默默无闻的普通知青。他们家庭出身、文化背景、人生遭际、政治观念各不相同,他们对那场运动的评价和感受也都带有极其鲜明的个人色彩,但他们的故事和他们富于个性的表述却都感人至深,有助于人们加深对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及其背景的深刻认识。
作者简介
作者刘小萌,史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所研究员。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序言
一 《中国知青口述史》的缘起
二 《中国知青口述史》的内容和特点
三 口述的价值与局限
导读
“我这个人喜欢新鲜”
一 一颗红心,两种准备
二 农村八年
三 第一冲击波
四 第三次高考
五 回到上海
“奋斗、求索,始终是这代人的主题曲”
一 幸福的学校生活
二 “文化大革命”狂飙改变了我的人生路
三 吹响上山下乡的号角
四 在公社革委会的日子
五 在自治区的酸甜苦辣
六 回到阔别已久的北京
七 “下海”以来的重新创业
迟到的婚纱
一 我没有金色的外衣
二 我选择了在农村“扎根”
三 进了铁路的“大集体”
四 办假接收回北京
五 迟到的婚纱
一场大火改变了我的人生
一 我们家的整个历史,跟各种运动分不开
二 无情大火吞噬了年轻生命
三 我和晓军、梅玲
四 残酷的镜子
五 沉默就是最大的反抗
六 上大学的一波三折
七 顽强人生
八 我想有个家,一个不太大的地方
在坎坷中重塑人生
一 两次下乡,一个志向
二 卷入政治旋涡
三 坎坷中见真情
“我想用这个证明,我没有倒下”
一 当年的是与非
二 狱中三年
三 后半生的选择
坎坷人生路,拳拳赤子心
一 “我写了拒绝父亲回城意见的信”
二 难忘玉田皋
三 在“反击右倾翻案风”的旋涡中
四 重塑人生
“我拥有这么丰富精彩的经历,真不枉来人世!”
一 我的一家
二 太平庄里不太平
三 落户山区
四 我想有个家,温暖的家
五 下海后的闯荡
不再颤抖的灵魂
一 我是郑成功的后裔
二 我远离了上帝
三 永福十年
四 回归安海
版纳知青在行动
一 我就是好打抱不平
二 掀起初澜
三 走向高潮
四 率团北上
五 金水桥畔
六 胜利大逃亡
附录:《给国务院、省市委的一封公开信》
阿克苏事件始末
一 进疆始末
二 “文化大革命”初的造反
三 1979年的返城风
四 进驻阿克苏地委大楼
五 惊天动地大绝食
六 铁窗生涯
七 回到上海
附录:《我们是怎样进疆的》
“把面子留给母亲,把理智留给自己”
一 进京上访
二 难忘的会谈
三 不是尾声的尾声
“中国的事‘,哀兵必胜’”
一 “不幸人”的陈述
二 “小平同志救救我”
三 “中国的事,‘哀兵必胜’”
四 春节团拜会
五 “四方团”的尴尬收场
六 太原大游行
七 北京游行计划的夭折
八 敞开返城的大门
附录一:《致中共中央、国务院、北京市委等有关部门及领导的公开信》
附录二:《致中共中央及各级政府的公开信》
附录一 本书人物经纬
附录二 名词索引
附录三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中国知青口述史是2004年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作者刘小萌。
得书感谢您对《中国知青口述史》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