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平等之名

以平等之名:托克维尔与《论美国的民主》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观大局者必读。杨照「公民课」系列。为你讲述,托克维尔观察美国民主的故事。

内容简介

这本书用讲故事的口吻,讲述托克维尔观察美国民主的过程和背景,美国民主运转的条件和脉络。借由美国的例子,来辨认什么是好的民主,什么是坏的民主。带着读者,一起领悟民主的高贵,并认识到民主达成的复杂条件。

作者简介

作者杨照,台湾大学历史系毕业,美国哈佛大学东亚史硕士,曾为哈佛大学史学博士候选人,研究专长为中国古代思想史、社会人类学。杨照现任台湾诚品讲堂与敏隆讲堂讲师,他的创作包括文学、历史、经典著作导读等多个领域,代表作有《故事照亮未来》《我想遇见你的人生》《迷路的诗》《想乐》《永远的少年》《马尔克斯与他的百年孤独》《寻路青春》《推理之门由此进》《呼吸》等。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自序 在丛林与大街上追求平等

第一章 集权与分权间的持续试验

真抱歉,我们是美国人

政治是“美国故事”的核心

大州小州平起平坐

赢者全拿的选举人团制

定义“国家”的三种权力机构

美国民主的特殊发明:总统制

为了联邦不惜一战

让州的归州,联邦的归联邦

第二章 两个法国人在美国

民主是个好东西

共和不只适用于小国

用雄辩的小册子传播理念

一个法国人对美国民主的客观分析

大革命无法推翻的文官系统

动荡的政局,迷惘的文官

两个法国人,两种对美国的观照

为法国的民主道路做准备

第三章 理解美国的两个关键词

历史的方向是愈来愈平等

写给相信进步史观的读者

平等是上帝的意志

为什么美国比法国先享有民主?

地理与气候决定了殖民社会的形态

新大陆没有欧洲旧贵族

建立自己的信仰王国

哈佛本来不是大学

为什么民主的起源在新英格兰?

第四章 现实中的民主

民主没有华美但也没有悲惨

民主创造中等的好与善良

美国经验标示了人类政治的未来

美国总统的权力与国力成正比

第五章 分辨两种“自由”

大有为政府与自由之间的矛盾

拿破仑以国家主义取代个人自由

自由有两种:自然的与市民的

公民自由建立在清教的道德基础上

同构型造就了乡镇会议的直接民主

大革命并没有产生出公民

自主的乡镇体现在地的公共精神

公共精神组构了集中而有效的政府

第六章 三权的细腻安排

制定宪法的意义远超过独立战争

司法高于立法,立法高于行政

政党扮演行政与立法两权之间的协调者

民主制度具有最高度的自我修正能力

第七章 “社会学式”的视野

上卷阐述美国民主的具体内容

下卷针对上卷进行社会学分析

民主并非来自革命而是来自共识

平等民主的社会使个人的自我想象变得宽阔

预期进步推着美国社会向前走

从众性与实用性是判断“好”的标准

不讲究差异所以不讲究细节

没有正典的美国语言、文学与诗

即使无关美国民主,也值得深思的题外观察

第八章 无远弗届的“平等”效应

大革命证明了“博爱”是个可怕的东西

“平等”比“自由”更容易受到欢迎

民主与平等的后遗症

财富决定一个人在平等社会的地位

追求财富是为了成为上帝的选民

愈民主平等的社会,经济发展动机就愈强大?

平等社会不再讲究礼仪与规矩

平等的扩张力量无法抵挡

托克维尔留给我们的大哉问

延伸阅读

美国·法国·托克维尔大事年表

以平等之名是2015年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作者杨照。

得书感谢您对《以平等之名》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