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一套书讲透日本建筑的精髓和细节。
内容简介
数寄屋是一种平台规整,讲究实用的日本田园式住宅,是取茶室风格的意匠与书院式住宅加以融合的产物。摒弃复杂的样式和繁复的装饰,追求无形之意趣与自然之美感。这一理念贯穿于数寄屋建筑的方方面面。在建筑材料上,数寄屋建筑选取竹、木等天然建材,竭力保留其自然的质感;墙壁也以土壁为主流,不拘泥于形式,在时间的累积中沉淀匠心。
《铭木集》:作为一个森林资源丰富的国家,日本自古以来就有使用木材构建房屋的传统。以“数寄”为名的木造建筑,特点在于摒弃华丽装饰,在追求美的同时更加关注所用木材的颜色搭配和木纹呈现出的效果。可以说,淋漓尽致地活用木材之美,便是数寄屋的魅力所在。
《日本建筑集成》之《铭木集》卷,精选百余幅日本数寄屋实景图与结构图,详细解说何谓铭木,以及铭木的种类、用途、加工技法等,并由日本林业专家一一点评各树种性能,传授同科属或特性相近树种的相异点和辨别方式。那些只有在数寄屋解体时才得以一窥全貌的珍贵木材,如今只须打开本书,就能够细细品鉴,享受惊奇。
《周边的技法》:数寄屋建筑是日本茶道精神的具体展现,设计的根本是主客皆能借此享受饮茶的乐趣。除了茶室空间,由濡缘、檐廊、手洗等元素构成的“茶室周边”也是茶道的本质所在,每一处细节都有其深刻含意。
《日本建筑集成》之《周边的技法》卷,列举北村邸、对龙山庄、美浓幸、山翠楼等多个日本经典数寄屋建筑,配合数百张精美平面设计图、细部图、绘制图和史料图深入讲解茶室周边的构成要件、材料配置、外观设计、思想精髓,忠实呈现其格局及样貌。无论是追寻茶道文化的爱好者,还从事茶室设计的专业人士,都能从本书中领略日本建筑之美。
《茶室与露地》:数寄屋建筑中最为经典的案例可谓茶室。茶室是为茶事特别设计的空间,也是茶道精神的具体展现。16世纪,千利休将日本茶室从书院式发展为草庵式,进一步融入和敬清寂的气息,使日本的传统美学与自然禅意完美结合。露地则是茶室外的庭园,是客人从滚滚红尘步入茶道的清净世界的重要衔接之处。
《日本建筑集成》之《茶室与露地》卷,精选百余张精美平面设计图、细部图、绘制图和史料图,从茶室的脉络发展、茶室空间配置形式及构成要件,到露地的构造及材料种类,带领读者细细追寻茶道文化精髓和茶室设计要领,一窥数寄屋建筑的堂奥。
《综合作例集·总述篇》:设计数寄屋时,不仅需要合理选择建筑材料与绿化植物,也需要综合考量过去、现在、未来的环境变化,更重要的是尊重屋主的喜好。在日本最早的园艺书──平安时代的《作庭记》中也曾提到,应该以屋主的喜好为主,营造出别具特色的风格。
《日本建筑集成》之《综合作例集·总述篇》卷收录了日本多座各具特色的数寄屋建筑,系统梳理了数寄屋的历史发展脉络。书中除了讲述主要的设计流程,还有与现任屋主的对谈,同时详细解说数寄屋类型、材料、结构与自然条件。本书为读者鉴赏数寄屋建筑带来直观的体验,也是专业人士研究数寄屋的基础指南。
《座敷的构成》:座敷是数寄屋建筑的核心,既可用作客厅,也可用作起居室。由榻榻米打造的闲适空间,既展现了数寄屋建筑的风情,又具备实用性。座敷由壁龛、栏间等部分构成,每个部分都凝结了设计者的用心。不同部分的合理搭配,构成风格多样、用途各异的座敷。
《日本建筑集成》之《座敷的构成》卷,精选百余幅实景图片与宝贵的实测图,分结构解读座敷的构成,讲解不同细节的技法。斟酌每个细节,通过对材料的选择以及技法的协调搭配,从而形成和谐的整体布局,这便是构成座敷魅力的秘诀。
《数寄屋门》:数寄屋门作为数寄屋建筑的入口,是一种让人产生联想的存在。门的形态象征着整个建筑的格调,也表现出了设计者的精神世界。数寄屋门的形式自由,可随心汲取各种其他类型的门之特点进行活用,以达成与建筑整体风格匹配的形式。
《日本建筑集成》之《数寄屋门》卷,精选大量典型实例进行讲解,其中既包括传统意义上的正统数寄屋门,也包括展现了数寄风情的其他日式建筑的大门。书中以丰富的实景图片和珍贵的设计图对数寄屋门的特色进行全方位解读,也探讨了门的意义和日式的空间概念。
《床之间的意匠》:床之间即日式壁龛,是数寄屋建筑中必不可少的装饰性空间。这一方寸之地不拘泥于固定形式,配合和式房间整体的风格及用途,自由活用素材,形式多变。挂轴、插花等每一个装饰物都传达着房间的氛围,形成整体的魅力。
《日本建筑集成》之《床之间的意匠》卷,精选百余幅高清实景图与宝贵的设计图,解析三十座典型数寄屋建筑中的床之间。从整体结构到每一处细节的巧思,每一个实例都彰显着独特的匠心,形成玄妙的境界。
《玄关与座敷》:玄关本意为通往玄妙世界的关口,是对内外进行分隔的空间。玄关是对迎来送往的礼仪规范的具象体现,也是主客交流的场所。踏入玄关,便进入闲寂的内部世界。各种精心打造的座敷各具特色,但都同样富有侘寂情怀。
《日本建筑集成》之《玄关与座敷》卷,精选经典数寄屋建筑中的玄关和座敷进行解读。书中大量珍贵的设计图和高清实景图解读玄关的构成和座敷的布局。玄关是进入座敷的前奏曲,而各种各样的座敷则呈现出了不同的风采,共同展现数寄屋建筑的风情。
《综合作例集·京都篇》:拥有悠久茶道文化历史的京都是数寄屋建筑的源流之所在。“摒弃虚饰、注重内涵”的“京韵”是京都风格数寄屋建筑的本源。桂离宫、修学院离宫等代表性的数寄屋建筑是日本古典建筑的奇迹,也为后世的数寄屋建筑确立了标准,践行着人与建筑的“一期一会”。
《日本建筑集成》之《综合作例集·京都篇》,选取了正规的京都风格的数寄屋建筑实例,以丰富的实景图片和珍贵的设计图全面解读数寄屋建筑各个部分的细节,整体展现充满茶道美学的“数寄”意境。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茶室与露地
不审庵
茶室外观
蹲踞
刀挂附近
点前座
床之间和给仕口
今日庵
腰挂
蹲踞
躙口和沓脱石
壁床
向板、中柱、躙口
又隐
延段
蹲踞
茶室外观
床之间
躙口
官休庵
枯流和石桥
中门附近
躙口附近
床之间
躙口
如庵
茶室外观
蹲踞
井栏
床之间
点前座附近
有乐窗
白鹭
寄付
床之间和给仕口
客座
中门
取水口
好日庵
腰挂对面的苑路
蹲踞
躙口的底部
床之间
躙口
自在庵
茶室远景
腰挂
茶室外观
床之间和地炉
躙口
水屋(摆放茶具、准备用水、清洗茶具的小房间)
立礼席(主人以坐在座位上沏茶的形式代替传统的席地而坐)
珍散莲
通往腰挂的檐廊
腰挂
蹲踞
内露地
床之间、点前座
突上窗
门把手
点前座、躙口、水屋
设计图详解(一)
不审庵
今日庵、又隐
官休庵
如庵
白鹭
好日庵
自在庵
珍散莲
松隐亭
成趣庵
吉田生风庵
不白堂
成胜轩
带东
清惠庵
设计图详解(二)
松隐亭
成趣庵
生风庵
不白堂
成胜轩
带东
清惠庵
常芳庵
契悟庵
松风庵
松喜庵
无字庵
应庵
香积庵
蓬声庵
柏庵
兴庵
设计图详解(三)
常芳庵
契悟庵
松风庵
松喜庵
无字庵
应庵
香积庵
蓬声庵
柏庵
兴庵
总论
茶室与露地的意义及构成
茶室与露地的历史
露地的建筑
茶室的施工
露地的施工
床之间的意匠
伴邸
奥座敷
深见邸
奥座敷
一力
大控间(控间是指主屋等主要房间旁边的小房间)
表座敷(前厅)
新西间
表座敷控间和茶室
美浓幸
二层东大广间
二层西大广间
一层八叠之间和旧广间
法螺贝之间
瓢箪之间
茶室
俵屋
富士之间
瓢亭
“四叠半”
主座敷控间
炭屋
十五番之间和控间
阪口
七叠之间和主座敷
北村邸
立礼之间
听竹居
接待间
设计图详解(一)
伴邸
深见邸
一力
美浓幸
俵屋
瓢亭
炭屋
阪口
北村邸
听竹居
清水
秀明
滩万山茶花庄
江户千家
山翠楼
八胜馆八事店
八胜馆中店
河文
坐渔庄
谷庄
富贵楼
桥本
八芳园
中野邸
大和
设计图详解(二)
清水
秀明
滩万山茶花庄
江户千家
山翠楼
八胜馆八事店
八胜馆中店
河文
坐渔庄
谷庄
富贵楼
桥本
八芳园
中野邸
大和
结语
铭木集
日本的林相
秋田的杉树林
木曾桧的原生林
北山的杉
吉野的杉树和桧木
高千穗的铁杉
铭木的用途
地板 榉木如鳞纹
桧木和杉木棱柱断面的比较
各种各样的地板柱
栗材一览
地板柱(一)角柱
地板柱(二)圆柱
地板柱(三)中柱
护脚木
落挂
地板
天花板
天花板材料
椽子
竹子
铭木的历史与现况
日本建筑材料的历史和现况
铭木的种类和特色
关于北山杉
使树皮美观的加工作业
人造褶皱缠绕工程
铭竹的由来
图面角竹的制造方法
胡麻竹的制造作业
竹子的种类
湿式脱油
竹子的着色
真空加压注入防虫处理方法
竹子的虫害
竹材总览
铭木的应用范例
表千家松风楼
冈部邸
阳明文库虎山庄
设计图详解
表千家松风楼
冈部邸
阳明文库虎山庄(旧近卫邸)
木之设计
收录名贵木材及建筑一览表
数寄屋门
桂离宫
御幸门
修学院离宫
下离宫御成门
下离宫东御门
中离宫中门
上离宫御成门
里千家
大桥邸
清流亭
东门
北门
伊藤邸
芦花浅水庄
和气邸
谷邸
山本邸※
设计图详解(一)
桂离宫
修学院离宫
里千家
大桥邸
清流亭东门
清流亭北门
伊藤邸
芦花浅水庄
和气邸
谷邸
山本邸
堀口邸
川中邸
市原邸
市原邸
松井邸
随缘庄
细野邸
小峰邸
高田邸
樱木邸
坂本邸
北村邸
高田邸
看日庵
藤井邸
长濑邸
实践伦理宏正会逗子寮
设计图详解(二)
堀口邸
川中邸
市原邸
松井邸
随缘庄
细野邸
小峰邸
高田邸
樱木邸
坂本邸
北村邸
高田邸
看日庵
藤井邸
长濑邸
逗子寮实践伦理宏正会
片山邸
广田邸
锄柄邸
都酒店佳水园
铃木邸
小泽邸
木下邸
山下邸
猪股邸
登原邸
川口邸
M氏邸
久保邸
杉本邸
柏冈邸
寺岛邸
井邸
东山庄
设计图详解(三)
片山邸
广田邸
锄柄邸
都酒店 佳水园
铃木邸
小泽邸
木下邸
山下邸
猪股邸
登原邸
川口邸
M氏邸
久保邸
杉本邸
柏冈邸
寺岛邸
井邸
东山庄
总论
数寄屋门的形式
在隔断空间中
数寄屋门的造型理念
数寄屋门的施工
门的各种形式
周边的技法
摄影图片(一)
濡缘(竹缘)
檐廊和入口
栏杆
走廊和渡廊
手洗
楼梯
设计图详解(一)
濡缘(竹缘)
檐廊和入口
栏杆
走廊和渡廊
手洗
楼梯
等候室和玄关
建筑底部
中门
等候处
屋檐
防雨窗套
墙
屋脊
设计图详解(二)
等候处和玄关
建筑底部
中门
等候处
屋檐
防雨窗套
墙
屋顶
收录邸一览
结语
综合作例集京都篇
扇叶庄
全景
门
玄关
次之间
主室
茶室
水屋
佐佐木邸
门
玄关
寄付
主室
二层六叠和室(一叠约等于1.62平方米)
中庭
浴室
设计图详解(一)
扇叶庄
佐佐木邸
照古庵
上村邸
霞中庵
设计图详解(二)
照古庵
上村邸
霞中庵
土桥邸
吉村邸
堀内邸
设计图详解(三)
土桥邸
吉村邸
堀内邸
总论
数寄屋建筑
京都风格数寄屋建筑
仰木鲁堂先生和我
综合作例集总述篇
松茶屋
全景
玄关外观
玄关内部
土间
通往玄关的走廊和楼梯
屋顶、外观
床之间、庭院
控室、手洗
松之间前的走廊
松之间
柏之间
柏之间另一侧
襖引手
松之间
松之间广缘
之间手洗
吉野之间
吉野之间入口
圆窗外观
朝雾之间
交接处
指月亭
正门
玄关外观
中庭
座敷的屋檐
外观
草坪和墙垣
筱园庵
庭院
寄付
床之间
内庭
天井
寄付外观
露地
中柱、给仕口、床
下座
点前座
贵人口和躙口
水屋
设计图详解(一)
松茶屋
指月亭
筱园庵
村野邸
座敷的广缘
东山庄
井上邸
末吉邸
设计图详解(二)
村野邸
东山庄
井上邸
末吉邸
S氏邸
吉田邸
坂仓邸
田原邸
惜栎庄
设计图详解(三)
S氏邸
吉田邸
坂仓邸
田原邸
惜栎庄
总论
茶匠与数寄屋建筑
数寄屋庭院
话说今后的数寄屋
座敷的构成
清流亭
大客厅
清流亭 栏间及入口
清流亭 七铺席茶室
北村邸
大客厅
北村邸 大客厅
美浓幸
法螺贝之间
美浓幸 栏间
美浓幸 窗户
山口邸
座敷
俵屋
翠之间
炭屋
栏间
柊家
一楼十五铺席房间
柊家 二楼西十一铺席房间 付书院
柊家 二楼北十一铺席房间 付书院
听竹居
客厅及和室
设计图详解(一)
清流亭
北村邸
美浓幸
山口邸
俵屋
炭屋
家
听竹居
加藤邸
饭岛邸
竹中邸
秀明
河文
八胜馆八事店
山翠楼
坐渔庄
中野邸
西日本工业俱乐部
设计图详解(二)
加藤邸
饭岛邸
竹中邸
秀明
河文
八胜馆八事店
山翠楼
坐渔庄
中野邸
西日本工业俱乐部
结语
玄关与座敷
园城寺光净院客殿
座敷 外观
西本愿寺黑书院
一之间
桂离宫
御兴寄
桂离宫 中书院、乐器间
桂离宫 新御殿
表千家
玄关
残月亭
里千家
玄关
三溪园临春阁
外观
三溪园临春阁 住之江之间
三溪园临春阁 天乐屋
角屋
缎子之间
清流亭
玄关
四山楼
藏座敷
S氏邸
玄关
六叠之间
主座敷
设计图详解(一)
园城寺光净院客殿
西本愿寺黑书院
桂离宫
表千家
里千家
三溪园临春阁
角屋
清流亭
四山楼
S氏邸
园邸
竹腰邸
山翠楼
看日庵
松井邸
扇叶庄
竹田邸
T氏邸
设计图详解(二)
园邸
竹腰邸
山翠楼
看日庵
松井邸
扇叶庄
T氏邸
北村邸
阿部邸
田中丸邸
日本茶道学会
八胜馆
菖栖庵
伊东邸
洗心洞
铃木邸
田中邸
设计图详解(三)
北村邸
阿部邸
田中丸邸
日本茶道学会
八胜馆
菖栖庵
伊东邸
洗心洞
铃木邸
田中邸
总论
玄关与座敷的结构
茶室理念的变化
日式住宅的结构和展开
玄关、座敷和庭院
优秀的木匠师傅
日本建筑集成(全九卷)是2022年由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出版,作者林理蕙光 编著。
得书感谢您对《日本建筑集成(全九卷)》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