弦诵复骊歌:教会大学学人往事

弦诵复骊歌:教会大学学人往事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李济传》《发现李庄》作者岱峻再出发,细致而温情地讲述一段教会大学学人往事。

内容简介

本书书写对象聚焦“教会大学学人往事”,以各自独立又具有内在关联性的10篇长文组成,有特写也有群像,彼此勾连呼应,展示出20世纪30到40年代中期,教会大学在战火与时代遽变中几度经历折转的背景下,一代学人的精神气质与人世遭际。

这其中既包括先后就任于因抗战内迁的齐鲁大学国学所的顾颉刚、钱穆等著名学者的曲折经历,也包括许多或显赫一时或学术影响深远却因种种原因被历史湮没少为人知的学者在家国忧患中对学术与操守的坚守。此中一段段“学人往事”其历时不过十数年,其中许多成就与遭际却影响深远。

作者简介

作者岱峻,本名陈代俊,原籍四川资阳,现定居成都。1982年毕业于重庆师大中文系,执业媒体,业余文学创作,曾获全国及四川省多项文学奖。20世纪90年代转入民国学术史及学人研究,著有《发现李庄》《消失的学术城》《民国衣冠》《李济传》等。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代自序]烽火弦诵 斜阳骊歌

大地雄心:卜凯与赛珍珠及其弟子

锦官城送别

宿州洋夫妇

石头城劳燕分飞

中国土地利用调查

弟子们

大地徘徊的幽灵

顾颉刚、钱穆与齐鲁国学研究所

“有众一族,可以中兴”

崇义桥赖家园子

顾老板筚路蓝缕

瑜亮之憾

钱穆得其所哉

顾颉刚渝州受困

胡厚宣探骊得珠

曲终月在天

丹枫报秋意

长着青稞、飘着经幡的田野

李安宅与华西边疆研究所

任乃强与康藏研究社

格萨尔——共同的研究课题

老树逢春吐芳华

罗忠恕:民间外交的布衣学者

搅动大洋暖流的一只蝴蝶

坝上的东西文化学社

再度西游:光荣与梦想

获新生昏镜重明

文章报国披肝胆 笔削褒贬著春秋

拔萃芳草地

不做罗亭,要做英沙罗夫

大公报:堂堂之鼓,正正之旗

远望红旗 心潮难平

风正时济待扬帆

在这个沸腾的时代

以笔为枪,转战香港

新闻是历史的初稿

我在“远东最好的牙医学院”

家乡沦陷 远去成都

插读齐鲁 转学牙科

林则与华西牙医学院

一棵稻穗逐渐饱满

特殊的牙病患者

只是当时已惘然

象牙罐,紫檀盖,里面坐了棵小白菜

内心要有光

第一小姐与第一夫人

开明领袖 保守校长

吴贻芳意欲何为?

夕阳山外山

一种不舒服的虫子

1948:齐鲁大学再度南迁记

萍飘蓬转 命运多舛

背运校长吴克明

离开济南 再度播迁

弦诵云栖寺

在福州的医学院

最是橙黄橘绿时

他者的文化乡愁

患难与共

最后的圣餐

中西方文化的摆渡人

后记

弦诵复骊歌:教会大学学人往事是2017年由商务印书馆出版,作者岱峻。

得书感谢您对《弦诵复骊歌:教会大学学人往事》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科学人文总相宜:杨叔子传 电子书
本传记以朴实的笔触,力求准确、完整、清晰地描绘杨叔子院士的学术成长经历,以全面展现他为我国机械工程的发展与高层次人才培养作出的孜孜不倦的努力,以期为年轻一代树立一个现实的光辉典范。本书共分十章,第一、二章追溯杨叔子的家庭背景及求学经历。第三至八章勾勒了杨叔子从起步成长再到攀登科技高峰的学术成长之路,展现了杨叔子在机械工程领域的重大成就,以及他为我国科技事业的繁荣、国民经济的发展所作出的重要贡献。第
深圳学人访谈录(第2期) 电子书
当前,深圳正在着力打造全球区域文化中心城市和国际文化创新创意先锋城市,奋力朝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方向前行。城市因学术而有内涵,学术因人才而有活力。学术文化的进步与繁荣,取决于学术人才。深圳学术人才队伍建设是深圳学派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圳学派的发展成果与孜孜耕耘的深圳学人息息相关,正是在他们的共同努力下,深圳学术文化实现了越来越深入的涵养积淀。本书是2017~2018年度“深圳学人”
唐代中央政权决策研究.中华学人丛书 电子书
探究唐王朝治乱兴衰背后国家行政与决策体制的关键作用,寻求唐代治国之道。
明代秀才的生活世界.中华学人丛书 电子书
本书对明代秀才的生活世界进行了详尽的考察。
钦定、协定与民定.中华学人丛书 电子书
通过载泽的考察,清廷认识到宪法可以巩固君权,通过达寿的考察,清廷认定用钦定的办法制宪是确保宪法巩固君权的不二法门。这与民间所主张的制宪方法相冲突,预备立宪期间的制宪活动,遂演变成一场对制宪权的争夺。从1908年的《宪法大纲》到1911年的《大清帝国宪法》草案,清廷均坚持钦定,牢牢控制制宪权。但在革命风暴的冲击下,清廷放弃钦定,并很快连协定也放弃,宣布宪法全由民定。只是此时已经民心尽失,清廷非但未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