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似推荐
编辑推荐
科学仍然是个问题。无论作为外在的职业,还是内在的天职,科学工作带来的快乐和痛苦,仍然是“我们时代的命运”。
内容简介
1917年11月7日,马克斯·韦伯在德国的慕尼黑大学向年青学子们做了《科学作为天职》的著名演讲,这篇演讲对科学工作及其与信仰和职业伦理的关系做了深刻而又有现实感的界定和剖析,影响了几代人,也成了韦伯常销不衰的代表作。为了纪念一百年前的这篇演讲,韦伯研究者李猛以“我们时代的命运” 为核心关切,编选了这本与韦伯对话的文集:不仅全新精译了演讲全文,收录了六篇韦伯同时代人对此篇演讲的批评与回应;还组织国内学人如渠敬东、应星和田耕等为文诠释韦伯当年的思考,直面当下中国日益严峻的学术体制化与专业化困局,借助经典的力量来审视自己的现实处境,为学术研究寻找信仰和职业的基础。
作者简介
作者马克斯·韦伯,德国著名政治经济学家、法学家、社会学家、哲学家,被公认为是现代社会学和公共行政学重要的创始人之一。他与卡尔·马克思和埃米尔·涂尔干被后人并称为“现代社会学的三大奠基人”,对西方的学术思想贡献巨大。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编者说明
科学作为天职
Ⅰ 韦伯与他的时代
科学的天职
科学的革命
韦伯论科学作为天职
韦伯及其科学观
哲学还是世界观学说?
韦伯对哲学的排斥
韦伯的科学观
Ⅱ 韦伯与我们的时代
“学术生活就是一场疯狂的赌博” 韦伯与德国大学体制的论争
“科学作为天职”在中国 韦伯视角下的现代中国知识场域
指向价值的行动 “科学作为天职”与韦伯科学学说中的价值理性化
专家没有精神? 韦伯论官僚时代的科学与文明
科学作为天职:韦伯与我们时代的命运是2018年由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作者李猛编。
得书感谢您对《科学作为天职:韦伯与我们时代的命运》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