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男孩

美国男孩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侦探小说鼻祖埃德加·爱伦·坡死前的神秘表现让人着迷又困惑?他的突然暴死是否与童年经历有一丝关系呢?

内容简介

被誉为侦探小说鼻祖的埃德加·爱伦·坡曾于一八一五年到一八二〇年间在英格兰生活,那时他还是一名在寄宿学校里上学的孩子。后人认为他的代表作《威廉·威尔逊》就有一点自传成分,因为这个短篇就是以英国寄宿学校为背景的。

如今,托马斯·希尔德正在去一所乡间寄宿学校的路上,几乎身无分文的他就要给一群伦敦城里的富家子弟当老师了,而他的学生中有一个美国男孩,名叫埃德加·爱伦。

埃德加与好朋友查尔斯每天形影不离,身为他们的老师,希尔德有机会一瞥有钱人的生活一角。就在他暗自感叹命运之迥异时,一具惨不忍睹的尸体让一切天翻地覆,旁观者亦没能幸免。

作者简介

作者安德鲁·泰勒成长于英格兰东部沼泽地区,在剑桥学习英国文学,并获得伦敦大学的图书馆与情报专业硕士学位。毕业后,泰勒从事过各种工作,包括造船工、会计、教师,最后在伦敦西北地区一家图书馆任图书馆员。签下第一份出版合同之后,他从图书馆辞职,成为全职作家。一九八二年,他发表了首部作品《卡洛琳字体》,一举斩获当年英国犯罪作家协会的新人匕首奖,以及爱伦·坡奖的提名。

多年来,泰勒笔耕不辍,尤其在历史推理小说方面地位极高,被泰晤士报誉为“当代最杰出的历史小说家之一”,也是唯一三次获得埃利斯·彼得斯匕首奖(该奖项专为历史推理小说设置)的侦探小说大师。二〇〇九年,英国犯罪作家协会授予其钻石匕首奖,以此表彰其终身成就。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作者简介

安德鲁·泰勒主要作品

托马斯·希尔德的故事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后记

附录

有关埃德加·爱伦·坡的史料笔迹

关于《美国男孩》的创作

美国男孩是2019年由新星出版社出版,作者[英]安德鲁˙泰勒。

得书感谢您对《美国男孩》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美国华裔文学研究论集 电子书
本书采取总分结构——既关注美国华裔文学的总体性研究,也着重于经典华裔作家,如汤亭亭、赵健秀、谭恩美和黄哲伦这四位作家的研究。与此同时,论集还收录了一些我国学者较少关注的华裔作家的相关研究成果。
美国拉丁裔文学研究论集 电子书
本书一共选取了30篇学术论文,均为近年来国内期刊登载的、与拉美裔美国文学有关的研究成果。依据论文主题将其分为成长与觉醒、记忆与历史书写、女性的觉醒与抗争、身份寻求与建构、文化认同与和解、综述简介和多视角评述六个部分。拉美裔美国文学的研究主要包括墨西哥裔、古巴裔、多米尼加裔、波多黎各裔等美国作家的文学作品。来自不同拉美国家的移民及其后代语言共通,但由于原生国家的历史、政治、经济发展程度各不相同,因此
20世纪美国经典小说赏析 电子书
本书共为读者介绍十部小说。按小说出版的时间顺序排列,分别是西奥多·德莱塞的《嘉莉妹妹》、伊迪斯·华顿的《欢乐之家》、舍伍德·安德森的《小镇畸人》、辛克莱·刘易斯的《大街》、弗朗西斯·斯科特·菲茨杰拉德的《了不起的盖茨比》、欧内斯特·海明威的《永别了,武器》、威廉·福克纳的《喧哗与骚动》、玛格丽特·米切尔的《飘》、杰罗姆·大卫·塞林格的《麦田里的守望者》和托妮·莫里森的《最蓝的眼睛》。这些小说涵盖了
西海岸油门,东海岸刹车:18天横穿美国 电子书
一个二十五岁的北京男孩,拽着两个朋友在美国大陆上驾车奔驰了十八天,只为实现自己那看似不务正业的人生梦想。西海岸到东海岸的往返,人文文化到自然风光的体验,一万公里的所闻所见被他酿成《西海岸油门东海岸刹车(十八天横穿美国)》的十二万字,以及自己精心创作、张天马行空的四十七张插图。跟随他的脚步,通过他的眼睛,踏上这一趟梦想之旅。《西海岸油门东海岸刹车(十八天横穿美国)》的作者是王羽熙。
美国后现代主义小说家威廉·加迪斯研究 电子书
本书把威廉·加迪斯这位被忽略的美国后现代派作家纳入后现代主义小说研究的视野,分析加迪斯作品的主题思想,探讨加迪斯如何实现他对后现代社会的批评,体现了一个具有社会责任感的作家对自身文化的反思,对历史现实和文化脉络中所隐含的危机的洞察,深刻领会他在小说中如何实现形式创新与意义深度的完美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