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似推荐
编辑推荐
本书试图以探索者的视角诠释:按照区块链与数字农业相结合的发展逻辑,十年之后的中国农业和农村、农民大概会变成什么样子。
内容简介
本书从当下中国农业面临的各项问题谈起,指出中国农业的典型问题是“长尾”产品供应和规模化的市场不相匹配,因此造成了绿色有机农业生产者举步维艰,而消费者买不到好产品的现状。而农业引入信息技术(IT)领域的数字化成功经验,可以解决上述传统农业的错配问题。
农业数字化的核心是区块链技术和理念的全面介入,搭建起一个建立在契约和信用基础上的,按照共识机制自动化程序运行的农业数字生态体系。这套体系能让食品安全监管、农事生产、农产品销售进入一种良性循环。本书因此列举了茶和道地中药材的案例,介绍了如何搭建这两个领域的垂直区块链体系。
个性化食材作为一个信息技术(IT)和生物技术(BT)的跨界原始创新,本身描绘出了一个有趣的未来图景,人们可以通过算法和最新的肠道基因组检测技术进行个性化匹配。而区块链通过分布式的布局,既保证了数据安全,又能造福于民。
本书在内容表达上有诸多技术性描述和商业实践探讨,对农业和产业互联网、新产品零售等领域管理者和从业者都会有所启发。
作者简介
编著者马磊,1978年生于云南,现居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哲学学士、硕士,清华大学工商管理硕士,2005-2015年就职于搜狐公司旗下焦点房地产网,2015年开始创业,方向为区块链、数字农业,牵头创立了特色农产品行业公链摩尔根链(Morganchain),并在行业内落地应用。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内容简介
序
前言
第一章 好东西卖不上好价格的原因概述
卖不出去的好大米
怀璧其罪的优质特色农产品
长尾市场规模不经济
供应链的集聚效应错配长尾产品
中国农业亟须数字化转型
农业的供给侧改革之路
向生态农业转型,提高农业生产者地位
第二章 区块链,数字农业的关键入口
从传播学角度看区块链
比特币的启发
区块链的技术概述
区块链是我国生态农业弯道超车的关键技术
农业区块链的商业实践
多方取证和确权
区块链溯源联盟链的治理共识
时间戳基础上的信用主体
关于通证(Token)的概念
2030年农业信用生态畅想
第三章 初级农产品监管和数字标签的使用
《食品安全法》不要求初级农产品贴标
区块链数字标签的作用
区块链溯源码的技术细节
区块链对分段管理的协同效应
建立终端消费者的信用账号
全生态信用主体共同监管
第四章 订单农业和数字经济学
农产品的供需失衡
数字经济学调配供需
当前的数字农业尝试
未来订单农业的数字化生存
区块链通证(Token)在长尾订单领域的应用
数字经济学
农业合作社的关键作用
第五章 专题:茶,道地中药材
茶
道地中药材
第六章 基于区块链的个性化食材匹配
个性化的数字定义
IT的算法推荐介绍
两个区块链数据库的匹配
个性化食材的共识机制:食谱
个性化食材的数字共识
第七章 契约农业和最美乡村
提高农民素质
数字农业合作社
合作社的治理结构
生态农业和生态文明
参考文献
区块链+数字农业:2030未来农业图景是2020年由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作者马磊著。
得书感谢您对《区块链+数字农业:2030未来农业图景》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