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争朝夕不负韶华:决胜全面小康迈向新征程

只争朝夕不负韶华:决胜全面小康迈向新征程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只争朝夕”是我们对时间的注解,奋斗则是我们为时间铺就的底色。

内容简介

习近平主席在2020年新年贺词中提出“只争朝夕,不负韶华”的要求,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圆满收官吹响了冲锋号。

为深入学习“只争朝夕,不负韶华”的精神实质、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为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凝聚强大合力,本书紧紧围绕“只争朝夕不负韶华,决胜全面小康迈向新征程”这一主题,分“只争朝夕不负韶华”“2019年汗水浇灌收获、实干笃定前行”“2020年圆梦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爱国主义的硬核力量不断壮大”“牢记初心和使命,走好新时代长征路”等九个方面进行生动深入阐述。

本书叙述生动,事例具体,对于鼓舞激励全国人民特别是广大党员干部发扬爱国主义精神、拼搏奋斗精神,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积极的正面激励和重要参考价值。

作者简介

主编吴冰,空军航空大学教授,长期从事党的创新理论的教学与研究工作。主编著作有《只争朝夕不负韶华:决胜全面小康迈向新征程》《今日中国·文化自信》等。参加编写的著作及教材有:《经济关键词:读懂新时代中国经济》《新时代中国经济大趋势》《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文化之维》《政治理论课贯彻十九大精神教学研究》等。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第一章 只争朝夕不负韶华

第一节 时不我待,共筑中国梦,只争朝夕

第二节 拼搏和奋斗是打开梦想之门的“金钥匙”

第三节 不负韶华,跑好属于我们的“接力棒”

第二章 2019年汗水浇灌收获、实干笃定前行

第一节 全面深化改革不断催生发展活力

第二节 国防和军队改革扎实推进

第三节 隆重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

第四节 中国继续张开双臂拥抱世界

第三章 2020年圆梦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第一节 把短板补得再扎实些

第二节 把基础打得再牢一些

第三节 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第四章 爱国主义的硬核力量不断壮大

第一节 爱国主义精神构筑起民族的脊梁

第二节 爱国主义汇聚成礼赞新中国、奋进新时代的前进洪流

第三节 做爱国主义精神最坚定的弘扬者、实践者、传播者

第五章 牢记初心和使命,走好新时代长征路

第一节 不忘初心,告慰历史、告慰先辈

第二节 把老百姓记在心上

第三节 着力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第六章 “一国两制”完全行得通、办得到、得人心

第一节 “一国两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个伟大创举

第二节 “一国两制”在香港、澳门成功实践

第三节 坚持“一国两制”实践不走样不变形

第七章 坚定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信心

第一节 人类生活在同一个地球村里

第二节 积极共建“一带一路”

第三节 彰显“世界市场”的独特魅力

第四节 奏响美美与共的“大合唱”

第五节 不惧风雨,也不畏险阻

第八章 以普通人的平凡书写不平凡的人生

第一节 幸福是无数奋斗者干出来的拼出来的

第二节 许许多多无名英雄是美好生活的创造者、守护者

第三节 在全社会树立榜样,弘扬正能量

第四节 脚踏实地把每件平凡的事做好

第九章 团结互助汇聚起万众一心加油干的奋进力量

第一节 团结互助是流淌在中华民族血脉里的文化基因

第二节 团结迸发“比铁还硬,比钢还强”的强大力量

第三节 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

后记

只争朝夕不负韶华:决胜全面小康迈向新征程是2020年由北京嘉睿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出版,作者吴冰 主编。

得书感谢您对《只争朝夕不负韶华:决胜全面小康迈向新征程》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清史论丛.新史学文库 电子书
本书主要收入张荫麟的清史研究论著,是张氏清史论文的首次汇总出版。
乘桴新获:从戊戌到辛亥 电子书
本书由作者在日本讲学期间搜集整理的近代史料、调查访问、讲学记录等汇聚而成。
但求深精新:陆熙炎传 电子书
陆熙炎,1928年8月29日出生于江苏省苏州市,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研究员,有机化学家。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曾参与铀萃取剂的研究,实现了个萃取剂P-204的工业化生产,为中国原子能工业作出了贡献;他z突出的成就是在金属有机化学领域所取得的多项出色研究成果,从而使他在这一领域跻身于国际前沿。本书基于访谈、实物采集、录音录像等方法,由科学史领域的学者经过严谨考证写成,真实反映了陆熙
踏遍青山矿业新:裴荣富传 电子书
韩露、王浩琳、卢艳平著的《踏遍青山矿业新(裴荣富传)》全面真实地反映了裴荣富学术成长历程。书中行文严谨,引用资料真实可信,并配有大量珍贵的老照片。大中学生及青年学者可以从书中获取学术成长的经验和启迪,科技史及科技文化工作者可从本书获取大量独有的历史资料。
察举制度变迁史稿.新史学文库 电子书
本书以成立于汉,并最终在隋唐演变为科举制的察举选官制度的七八百年变迁历程,作为研究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