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似推荐
内容简介
轴心时代中华文明形成的基本价值成为主导中华文明后来发展的核心价值。经过轴心时代以后两千年的发展,中华文明确定地形成了自己的价值偏好,举其大者有四:责任先于自由,义务先于权利,社群高于个人,和谐高于冲突。
中华文明核心价值所强调的仁爱原则、礼教精神、责任意识、社群取向,以及对王道世界的想象与实践,贯穿于两千多年的历史实践,彰显出中华文明对关联性、交互性伦理的特别重视,以及对多样性和谐的特别推崇。中华文明的这些价值原理不仅在前现代的东亚世界被广为接受,在当今时代,对全球建立关联社群、合作政治、和谐世界,仍具有普遍的意义。
作者简介
陈来,男,祖籍浙江温州,哲学博士。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院长,清华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校学术委员会副主任,著名哲学史家。师从张岱年先生、冯友兰先生。2009年11月1日正式出任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院长。
章节目录
序言中华文明的哲学基础关联宇宙一气充塞阴阳互补变化生生自然天理天人合一中华文明的价值观与世界观早期中华文明的伦理精神气质轴心时代中华文明的基本价值古代儒家的道德概念体系中华文明的价值偏好与特点中华文明的价值偏好与现代性价值的差异中华文明的世界观:对外部世界的认知与态度中华文明的普遍性理想:追求多样性的和谐国学流变简说汉字与典册“六经”的形成百家争鸣两汉经学《史》、《汉》与《说文》典籍图书魏晋时期的玄学与道教隋唐佛学与文学宋明理学与学术文化格局清代汉学与大型文献编纂近代中学、西学、国学当代国学热的意义中华文明与中国文化的基本特点近代“国学”的发生与演变国学观念之发生与演进国学概念之使用国学研究之发展国学名家与大师附录儒家思想与当代社会现代儒学与普世价值中华传统价值观的传承和发展
中华文明的核心价值:国学流变与传统价值观是2015年由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作者陈来。
得书感谢您对《中华文明的核心价值:国学流变与传统价值观》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