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矮秆基因

小麦矮秆基因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内容简介

《小麦矮秆基因》在作者20多年的小麦矮秆基因研究工作的基础上,结合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综合论述了对小麦矮秆基因或矮秆基因资源在个体水平、细胞水平和分子水平上的多方面的评价、鉴定及其遗传研究。全书共分8章,第1章小麦矮化育种,介绍了小麦矮化育种的意义、发展和研究现状。第2章小麦矮源和矮秆基因,介绍了国内外不同小麦矮源和矮秆基因,论述了不同小麦矮秆基因的矮化作用等。第3章小麦矮秆基因鉴定和染色体定位,主要介绍了不同的矮秆基因鉴定方法,包括单体分析、GA,鉴定和分子标记鉴定技术和方法。矮秆基因的多途径鉴定结果,诸如不同矮秆基因的分子标记引物筛选和染色体定位,STS基因序列特异标记鉴定和结果等。第4章不同小麦矮秆基因及其互作对小麦生物学特征、特性的影响,介绍了不同小麦矮秆基因在不同的生态或种植条件下对冬、春小麦的生长发育、农艺性状、产量性状、品质性状及非生物抗性的影响及其育种价值。第5章矮秆基因遗传研究,主要研究了不同矮秆基因在小麦矮化育种中的遗传力、配合力和杂种优势以及矮秆基因的分子遗传分析。第6章小麦矮秆基因克隆,介绍了小麦基因克隆的不同策略及其优缺点、矮秆基因克隆的研究进展以及矮秆基因克隆中存在的问题和发展前景等。第7章小麦矮秆基因资源创新,介绍了历史上小麦矮秆基因的创新方法、矮秆基因资源的创新及其研究利用和矮秆基因创新思路与发展方向。第8章不同矮秆基因资源的生物学特性鉴定,系统介绍了矮秆大穗、矮秆优质、矮秆抗虫、矮秆抗病、矮秆抗旱、矮秆耐盐等不同类型资源的生物学特征、特性。

章节目录

前言

1 小麦矮化育种

1.1 矮化育种的意义

1.2 矮化育种研究的发展和现状

2 小麦矮源和矮秆基因

2.1 世界主要小麦矮源.

2.1.1 显性矮源

2.1.2 隐性矮源

2.2 中国小麦育种利用的主要矮源

2.3 小麦矮秆基因

2.3.1 草丛矮基因

2.3.2 独秆基因

2.3.3 矮秆基因(Rht基因)

3 小麦矮秆基因鉴定和染色体定位

3.1 矮秆基因的鉴定方法.

3.1.1 系谱追踪法.

3.1.2 单体分析法.

3.1.3 测交分析法.

3.1.4 赤霉酸(GA3)鉴定法

3.1.5 培育近等位基因系或诱导加倍单倍体品系

3.1.6 分子标记鉴定技术

3.2 矮秆基因的多途径鉴定结果

3.2.1.Rht矮秆基因的GA3等生物化学鉴定

3.2.2 不同矮秆基因的分子标记引物筛选和染色体定位

3.2.3 不同种质的矮秆基因分子鉴定及其分布规律

4 小麦矮秆基因及其互作对小麦生物学特征、特性的影响及其作用机理研究

4.1 试验材料和方法.

4.1.1 试验材料

4.1.2 种植和调查方法

4.1.3 品质分析方法

4.14水培试验方法

4.15盆栽试验方法

4.1 I6不同生态类型区试验方法

4.2 Rht-B16、Rht-D16、Rht-B1c矮秆基因的育种价值研究

4.2.1 Rht基因对小麦营养器官生长特征、特性的作用

4.2.2 Rht-B1b、Rht-D1b、Rht-B1c矮秆基因对产量性状的作用

4.2.3 Rht基因对小麦生育期的影响

4.3 Rht8、Rht-D1c、Rht12诸矮秆基因的育种价值研究

4.3.1 Rht8、Rht-DIc、Rht12诸矮秆基因对小麦营养器官生长特征、特性的影响

4.3.2 Rht8、Rht-D1c、Rht12诸矮秆基因对产量性状的影响

4.3.3 Rht8、Rht-D1c、Rht12诸矮秆基因对生育期的影响

4.3.4 小结与讨论

4.4 矮秆基因及其互作对小麦生长发育特征、特性的影响总结

4.5 Rht矮秆基因对小麦产量性状的作用机理研究

4.6 矮秆基因对小麦品质性状的作用.

4.6.1 以冬麦品种MERCIA为背景的近等基因系之间品质的差异

4.6.2 以冬麦品种MER为背景的近等基因系之间的品质性状的差异

4.6.3 以春麦品种Apri1P earded为背景的不同基因系品质性状的差异

4.6.4 小结与讨论

4.7 不同生态类型区不同矮秆基因的作用

4.7.1 不同Rht基因在冬麦区不同条件下的表现

4.7.2 不同Rht基因在春麦试验区中的遗传差异

4.8 在模拟气候室不同Rht近等基因系营养性状的异同

4.8.1 水培试验

4.8.2 盆栽试验

4.8.3 小结与讨论

4.9 Rht基因对抗旱性的影响

5 小麦矮秆基因遗传研究

5.1 试验材料和方法

5.1.1 试验材料

5.1.2 试验方法

5.2 矮秆基因遗传力及遗传效应分析

5.3 矮秆基因杂种优势分析

5.4 主要矮源的农艺性状配合力分析

5.5 不同矮秆基因互作农艺性状的遗传力及遗传效应

5.6 不同矮秆基因互作农艺性状的杂种优势研究

6 小麦矮秆基因克隆

6.1 小麦基因克隆技术

6.1.1 蛋白质部分氨基酸序列已知基因的克隆技术

6.1.2 已知基因表达序列标签的克隆技术

6.1.3 小麦基因的图位克隆

6.2 小麦矮秆基因的克隆

6.2.1 Rht-B1b和Rht-D1b矮秆基因的克隆

6.2.2 矮败小麦的创制及Rht-D1c矮秆基因的克隆

6.2.3 Rht-B1c矮秆基冈的克隆

6.3 矮秆基因克隆存在问题和发展趋势

7 小麦矮秆基因种质资源创新

7.1 小麦矮秆基因种质资源创新方法

7.1.1 利用自然的基因突变进行小麦矮秆种质资源创新

7.1.2 通过种内杂交进行小麦矮秆种质资源创新

7.1.3 通过远缘杂交进行小麦矮秆种质资源创新

7.1.4 通过物理和化学诱变进行小麦矮秆种质资源创新

7.1.5 利用基因工程手段进行小麦矮秆种质资源创新

7.2 小麦矮秆基因种质资源的创新目标

7.2.1 以遗传学工具材料为主要目标的种质创新

7.2.2 以育种亲本材料为主要目标的种质创新

7.3 小麦矮秆基因种质资源创新的发展方向

7.3.1 加强现有矮秆基因的研究

7.3.2 改良现有矮源

7.3.3 继续探索、鉴定和利用新的矮秆资源

8 不同矮秆基因种质资源的生物学特性鉴定

8.1 矮秆基因资源的生物学特性鉴定方法

8.1.1 抗旱性鉴定

8.1.2 耐盐性鉴定

8.1.3 抗寒性鉴定

8.1.4 抗病性鉴定

8.1.5 抗蚜虫鉴定

8.1.6 品质鉴定

8.1.7 农艺性状和产量构成因素的测定

8.2 不同矮秆基因资源的生物学特征、特性鉴定

主要参考文献

小麦矮秆基因是2010年由中国农业出版社出版,作者李杏普。

得书感谢您对《小麦矮秆基因》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图说食用菌高效栽培(全彩版) 电子书
本书以图说的形式较为全面地对食用菌菌种制作、平菇高效栽培、香菇高效栽培、双孢蘑菇高效栽培、食用菌常见病虫害的诊断与防治进行了介绍,并提供了某些食用菌高效栽培的实例。另外,本书设有“提示”“注意”等小栏目,配有大量的食用菌生产照片,内容全面翔实,通俗易懂,操作性和实用性强,是一本不可多得的食用菌实用技术图书。本书是作者多年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的结晶,适合食用菌菌种制作和高效栽培的企业、合作社、菇农及农
多肉乐生活 电子书
  超实用多肉种植养护法,手把手教你认识多肉、快乐种植!   超级养肉达人vivian——多肉植物馆馆主,向你分享她“无肉不欢”的养肉趣闻!   向你传授zui适合你的养肉技法和懒人养肉法。   肉肉们不浇水会死吗?完全没有阳光能养肉肉吗?肉肉们真的防辐射吗?……我们只告诉你应该知道的有用养殖法,帮你远离所谓的秘籍和大全。   这是一本实用的多肉养殖工具书,也是养肉人的经验分享书!   随书附赠2016年手绘月历及多肉养护工具贴纸,让你随时取用记录养护过程及心情!   图文并茂,适合新手养肉。   经验讲解,进阶养肉须知。   享受生活,高手乐趣挑战。   这是一本不一样的养肉书,我们只告诉你该做的事情!
鱼病快速诊断与防治技术视频升级版 电子书
本书着重介绍了鱼病流行现状,鱼病防治的基础知识,常用渔药的使用方法、注意事项,鱼病诊断的一般方法、经验,常见鱼病的鉴别诊断、防治方法等。书中设有“提示”“注意”等小栏目和部分知识点的视频资料,帮助读者更准确地诊断和防治鱼病。本书技术先进实用,语言通俗易懂,适于广大水产养殖户、相关技术人员使用,也可以作为相关院校、培训机构的教材和参考书。
怎样提高母羊繁殖效益 电子书
本书围绕着怎么提高母羊繁殖效益,结合我国养羊生产条件和优点,首先介绍了羊的繁殖特性,然后从影响羊繁殖效益的主要因素着手,介绍了高繁殖力羊品种的选择、种羊的选种选配、科学繁殖技术、精细化饲养技术及标准化饲养管理措施、建造标准化羊舍及控制羊的繁殖疾病等内容,论述了保证羊群健康、提高羔羊的存活率、挖掘羊的繁殖潜能来提高羊群繁殖力的具体方法。同时,本书归纳了在提高母羊繁殖效益的过程中常见的误区并提供了解决
狗狗食谱 零食与鲜食亲手做更健康 电子书
适读人群 :养宠人群;想进入或者已经进入宠物行业中宠物美食烘焙领域的从业者 ·宠物美食实战教学导师景小俏食谱分享,给你的狗狗爱和健康的守护 ·针对狗狗饮食习惯、营养摄取的知识总结 ·针对入门级读者:狗狗自制餐食必需基础知识 ·零食+鲜食,5大类33道餐食:烘干类零食、饼干、甜品、浓汤、饭团 ·精细食谱,一步一图,手把手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