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草地资源综合生产能力研究

中国草地资源综合生产能力研究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中国草地资源综合生产能力研究》在相关研究的基础上,界定草地资源综合生产能力的内涵、草地资源负荷阈值。通过构建草地资源综合生产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将草地资源综合生产能力分解为天然草地资源生产能力与人工草地建设生产能力两部分。在草地生态系统良性循环下,草地资源负荷阈值是指草地资源与生态环境最大可能支撑的社会经济规模与质量。用草地临界载畜量、草地资源人口承载力这两个指标作为草地资源负荷阈值的指标值。结合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草地资源利用现状,系统地分析了全国、地区和牧区半牧区3个层次草地资源生产能力的基本情况,用草地的产草量、载畜量、畜产品产量来评价草地资源的生产能力。大部分牧区草地超载过牧问题突出,内蒙古、新疆、甘肃和四川等省区天然草原家畜超载38%以上。

内容简介

  我国是人口众多、农业资源相对贫乏的发展中国家。如何充分发挥各类农业资源的作用,挖掘其潜在生产能力,满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是我国当前面临的一个重大战略问题。在我国各类农业资源中,草地资源占有重要地位。草地既是农牧民的基本生产资料,又是重要的生态屏障,具有多功能、多重效益。加强草原保护建设是增加农牧民收入、促进牧区繁荣和边疆稳定的需要,是建设现代农业和维护国家生态安全的需要。目前我国草地生态总体恶化的状况还没有根本改变,农牧民收入和生活水平还没有根本提高,保护和建设草地、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任务依然十分艰巨。 本书在相关研究的基础上,界定草地资源综合生产能力的内涵、草地资源负荷阈值。通过构建草地资源综合生产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将草地资源综合生产能力分解为天然草地资源生产能力与人工草地建设生产能力两部分。在草地生态系统良性循环下,草地资源负荷阈值是指草地资源与生态环境最大可能支撑的社会经济规模与质量。用草地临界载畜量、草地资源人口承载力这两个指标作为草地资源负荷阈值的指标值。结合20世纪80 年代以来我国草地资源利用现状,系统地分析了全国、地区和牧区半牧区3 个层次草地资源生产能力的基本情况,用草地的产草量、载畜量、畜产品产量来评价草地资源的生产能力。大部分牧区草地超载过牧问题突出,内蒙古、新疆、甘肃和四川等省区天然草原家畜超载38%以上。 采用Miami模型计算了2020年、2030年我国草地气候生产潜力,再根据草地质量系数计算同期的草地资源质量,预测了同期草地资源综合生产能力。2020年中国草地质量为1000~1300千克/公顷,草地资源的综合生产能力为生产干草39600万~48400万吨,载畜能力在62000万~73700万羊单位。2030年中国草地质量为3252~4228千克/公顷,草地资源的综合生产能力为生产干草50300万~59300万吨,载畜能力在76500万~90200万羊单位。在所有影响因素中,降水量是影响未来天然草地生产能力最主要的因素。要改变对草地资源生产能力无限的误区,未来中国草地畜牧业的发展主要靠人工种草,2020年人工种草预计生产干草9953万吨,载畜能力15149万羊单位,人工种草的草地生产能力占草地综合生产能力的20%~25%;2030年生产干草20193万吨,载畜能力30732万羊单位,人工种草的草地生产能力占草地综合生产能力的34%~40%。 预测了草地资源负荷阈值,2020年和2030年天然草地资源临界载畜量在5.9亿羊单位左右;2020年草地资源综合临界载畜量为73707万羊单位, 2030年草地资源综合临界载畜量为90202万羊单位,比2020年增加22%。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背景下,测算草地资源人口承载力。发现未来草地资源人口承载力下降,草地资源上的人口压力越来越大。2020年草地资源综合生产能力的人口承载力为737万人,比2005年减少864万人;2030年草地资源综合生产能力的人口承载力为601万人,比2020年减少136万人。 根据可持续发展、因地制宜和分类指导,兼顾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三原则设计草地资源保障体系,构建了政策保障、投资保障、技术保障、机制保障的草地资源保障体系。

作者简介

  周旭英,1964年出生,管理学博士,研究员。现在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工作。任中国林牧渔业经济学会常务理事。工作以来。一直从事畜牧业经济、农业区域布局等方面研究。主持与参加过国家基础公益性项目、农业部等40余项研究,获国家科技进步奖2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9项。院级科技进步奖1项,优秀论文奖2项,发表论文70余篇,主编和参编著作20余部。

章节目录

第一章绪论

1.1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研究背景

1.1.2研究意义

1.2国内外草地资源生产能力研究进展

1.2.1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研究

1.2.2草地生产能力

1.2.3草地生产能力评价

1.2.4草地可持续发展研究

1.2.5草地资源生产潜力评估研究

1.2.6中国草地资源综合生产能力研究

1.2.7草地生产能力评价模型

1.3草地资源生产能力相关概念与内涵

1.3.1草地概念

1.3.2草地资源概念

1.3.3草地资源综合生产能力

1.3.4草地资源生产能力安全

1.3.5草地资源负荷阈值

1.4研究方法

1.5研究创新点

第二章中国草地资源现状生产能力

2.1中国草地资源现状

2.1.1中国草地资源数量

2.1.2中国草地质量

2.1.3牧区半牧区草地资源

2.1.4引起草地资源变化原因

2.1.5草地保护与建设

2.2草地资源现状生产能力评价

2.2.1草地产草量

2.2.2草地载畜量

2.2.3草地畜产品产量

第三章2020年草地资源综合生产能力与草地资源负荷阈值

3.12020年草地资源预测

3.1.1影响未来草地面积变化主要因素

3.1.22020年草地面积预测

3.22020年草地质量预测

3.2.1影响未来草地质量变化主要因素

3.2.22020年草地质量

3.32020年草地资源综合生产能力

3.3.1天然草地资源生产能力

3.3.2草地建设新增加生产能力

3.3.3草地资源综合生产能力

3.42020年基于多功能目标统筹的草地资源负荷阈值

3.4.1草地临界载畜量

3.4.2草地资源人口承载力阈值

第四章2030年草地资源综合生产能力与草地资源负荷阈值

4.12030年草地资源预测

4.1.1影响未来草地面积变化主要因素

4.1.22030年草地面积预测

4.22030年草地质量预测

4.2.1影响未来草地质量变化主要因素

4.2.22030年草地质量

4.32030年草地资源综合生产能力

4.3.1天然草地资源生产能力

4.3.2草地建设新增加生产能力

4.3.3草地资源综合生产能力

4.42030年基于多功能目标统筹的草地资源负荷阈值

4.4.1草地临界载畜量

4.4.2草地资源人口承载力阈值

第五章2005年、2020年与2030年草地资源综合生产能力比较研究

5.1草地资源面积与质量比较分析

5.1.1草地面积基本保持稳定

5.1.2草地质量大幅度提高

5.2草地资源综合生产能力比较分析

5.2.1天然草地生产能力比较

5.2.2草地资源综合生产能力比较分析

5.3草地资源负荷阈值比较分析

5.3.1草地临界载畜量提高

5.3.2草地资源人口承载力下降,草地资源人口压力加大

第六章草地资源可持续利用保障体系研究

6.1草地资源安全风险因素及其作用机制

6.1.1自然资源与环境方面风险因素

6.1.2社会和经济方面风险因素

6.2草地资源保障可持续利用体系设计原则

6.3基于草地生产力安全的草地资源保障体系框架

6.3.1政策保障

6.3.2投资保障

6.3.3技术保障

6.3.4机制保障

第七章结论与讨论

7.1结论

7.1.1中国天然草地资源生产能力保持基本稳定

7.1.22020年、2030年草地资源综合生产能力比当前提高

7.1.3草地资源综合生产能力提高关键在于人工草地建设

7.1.4未来草地资源的综合临界载畜量在73707万~90202万羊单位

7.1.5未来草地资源人口承载力下降,人口压力增大

7.2讨论

7.2.1关于草地资源数据来源的统一性

7.2.2关于草地资源综合生产能力测算

7.2.3草地资源综合生产能力与相关研究比较

参考文献

后记

中国草地资源综合生产能力研究是2008年由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作者周旭英。

得书感谢您对《中国草地资源综合生产能力研究》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新疆林木种质资源——哈密分册 电子书
本书分为上下篇十二章,主要内容包括自然地理概况、社会经济概况、哈密地区林木种质资源、各市县林木种质资源、林木种质资源保护管理现状、林木良种资源开发利用现状、特色林木种质资源价值评价、林木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对策等。
狼尾草种质资源与利用 电子书
本书内容包括:狼尾草种质资源、狼尾草种质特征、狼尾草栽培技术、狼尾草开花授粉习性、狼尾草生殖特性、狼尾草染色体核型分析、狼尾草表型多样性、狼尾草遗传多样性、狼尾草抗逆性、狼尾草生产力评价等。
新疆林木种质资源——吐鲁番分册 电子书
本书按不同经济用途共分两篇9章。上篇“总论”简介了吐鲁番市自然生态环境、经济发展、植物区系、古树名木保存情况、吐鲁番市3个资源汇集圃和全市苗木生产情况等。下篇“各论”是本书的重点,详细介绍近470个树种(包括品种)的形态特征、繁殖方法,对每种进行了应用评价并遴选图片496幅。
放牧牛羊高效养殖综合配套技术 电子书
本书内容涵盖了放牧牛羊的生产经营模式、我国放牧牛羊主要品种的分布与生产性能、我国放牧草地资源利用与保护技术、放牧牛羊的放牧管理技术和繁育技术、营养均衡供给与补饲技术、常用饲料生产与加工调制技术、放牧牛羊补饲育肥技术及日常管理与疾病防治技术。
新疆林木种质资源——巴音郭椤蒙古自治州分册 电子书
本书按不同经济用途共分上下篇9章,分别介绍了巴州2个自然保护区和8个林木种质资源保育基地概况。书中内容涉及巴州自然生态环境、经济发展、植物区系、古树名木保存情况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