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圣叹文艺美学研究

金圣叹文艺美学研究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本书从文学批评和美学两个层面对金圣叹文学批评成就的进行评价和概括。

内容简介

本书历史性地展示分析了金圣叹诗文评、小说戏剧批评成就;全面探讨金圣叹的政治观、历史观、文艺观和美学观;不仅研究探讨了金批《水浒》和金批《西厢》中的全部重要人物,而且还兼顾到了两部作品的次要人物;在附录中,首次全面论述鲁迅、胡适、周作人、冯友兰、郑振铎、郭沫若、钱穆、陈寅恪、钱钟书、张国光等人的金圣叹评论,也很有新意。

作者简介

作者周锡山,上海艺术研究所研究员。上海和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上海比较文学学会名誉理事、上海戏剧家协会和中国古代文学理论学会理事、中国《水浒》学会常务理事兼会刊《水浒争鸣》编委、金圣叹研究会副会长。镇江市赛珍珠(1938年获诺奖的美国作家)研究会顾问、福建省老子研究会顾问和中国比较文学旅法学会会刊《对流》(法国巴黎)的中方主编、《浙江大学学报》(哲社版)评审专家等。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前言

第一章 小说理论

一、金批《水浒》思想论

二、金批《水浒》人物论

(一)金批《水浒》宋江论

(二)金批《水浒》武松论

(三)金批《水浒》李逵论

(四)金批《水浒》英雄论

(五)金批《水浒》配角论

三、金批《水浒》艺术论和美学论中的重大贡献

(一)金批《水浒》艺术论

(二)《水浒》《史记》比较论

(三)《水浒》情节描写的艺术至境和极境

(四)人物性格塑造和典型理论

第二章 戏曲理论

一、金批《西厢》思想论

(一)力辩爱之有理和维护必要之礼

(二)大力肯定和宣传平等思想

(三)批判封建社会的愚昧与黑暗

二、金批《西厢》人物论

(一)金批《西厢》张生论

(二)金批《西厢》莺莺论

(三)金批《西厢》红娘论

(四)金批《西厢》配角论

三、金批《西厢》艺术论

(一)《西厢记》爱情主题和性爱描写的评论

(二)《西厢记》的情节结构分析

(三)《西厢记》写作方法的探讨和总结

(四)艺术手法的具体分析和评论

(五)人物的精彩描写分析和评论

(六)同时和后代评点家对金批的继承

四、金批《西厢》美学论

(一)天人合一和江山之助

(二)论无

(三)论梦

(四)通鬼神和文有魂

(五)灵感论:灵眼觑见和灵手捉住

(六)化工和化工之笔

(七)《西厢记》生发空间的无限性

(八)镜花水月和人、境、情交融

(九)文艺心理学的阐发

(十)文字的风格与特点

(十一)民间文艺为至高无上的美学观

第三章 诗歌理论

一、《杜诗解》述评

(一)金批杜诗思想论

(二)金批杜诗艺术论

(三)金批杜诗美学论

二、《唐才子诗》述评

(一)总论

(二)唐诗艺术的精微总结

三、欧阳修词金批述评

第四章 古文理论

一、《孟子》评批

二、先秦历史散文评批

(一)《左传》评批

(二)评《国语》

(三)评《战国策》

三、先秦文章评批

四、《史记》评批

五、两汉散文评批

六、魏晋散文评批

七、唐代古文评批

(一)评韩愈

(二)评柳宗元

(三)评李翱、杜牧、皮日休、李华

八、宋代古文评批

(一)评欧阳修

(二)评苏轼

(三)评苏洵和苏辙

(四)评曾巩、王安石、范仲淹、李格非

九、附论:时文《小题才子书》金批述评

(一)本书收录的名家介绍

(二)时文金批的特色和成就

第五章 结语:金圣叹的局限性

附论

一、金圣叹著作版本研究

(一)金圣叹著作述略

(二)金圣叹著作考证

(三)张国光、傅晓航和陆林的金圣叹书目和版本研究失误之评析

二、20世纪中国文化十大家的金圣叹评论述评

(一)胡适——先是大褒大贬,后则给以至高无上的评价

(二)鲁迅——一贯误解和严厉批评金圣叹

(三)周作人——论述金圣叹的指导作用和巨大成就

(四)冯友兰——通过金批《水浒》论说领袖素质和宋江形象

(五)郑振铎——先赞赏,后因政治压力而批判金圣叹

(六)钱穆——金圣叹指导学习和创作的巨大理论成就述评

(七)钱锺书——重视和赞赏金圣叹的重要观点

(八)陈寅恪——引用金圣叹的重要观点为自己著作生色

(九)郭沫若——高度肯定和赞赏金圣叹评批小说的成就

(十)张国光——大力为金圣叹翻案并极度肯定金圣叹的贡献和地位

三、评论

(一)[法国]弗朗索瓦·于连《迂回与进入》的金圣叹研究述评

(二)徐朔方《晚明曲家年谱·金圣叹年谱》评论

(三)莫言对金圣叹小说理论的错误认识评论

(四)陆林《金圣叹全集》四大学术错误评论

(五)竺洪波《为鲁迅一辩》的错误及其原因

(六)白金杰《为文不妨率性,立论则须谨慎》的错误与评议

(七)对竺洪波《今天我们应该怎样评价鲁迅?》的答复

四、书影

后记

金圣叹文艺美学研究是2016年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作者周锡山。

得书感谢您对《金圣叹文艺美学研究》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方东树诗学研究 电子书
方东树不仅是桐城派的古文家,也是清代中后期一位重要的诗论家和理学家。
文学与电影改编研究 电子书
本书为重新审视改编电影与文学的关系提供了另一种可能性。
《西游记》研究新探 电子书
本书在宏观视野下审视名著《西游记》,首倡建立科学的“西游学”,试图从学科建设层面建立其思想体系、学科方向,从心学、未来学、比较文学等方面开拓《西游记》研究的新空间、新领域,通过回溯、考辩其版本、作者、思想、艺术、传播等,侧重对诸如鲁迅、苏兴、中野美代子、李安纲、蔡铁鹰、胡义成、吴闲云等的现代《西游记》研究成果之客观评断,评判21世纪以来关于《西游记》作者研究的功过得失,以历时性与共时性之视角,探寻
郭祥正诗歌研究 电子书
本书以北宋诗人郭祥正留存至今的诗歌作品为研究对象,首先采取“知人论世”的方法勾勒郭祥正徘徊于“仕”“隐”两端的行藏轨迹,以期在有宋一代士风演进嬗变的大背景下解读郭祥正独特个性及其放旷诗风的形成原因。而后,本书从内容、体裁、意象、章法、风格等多个方面描摹郭祥正诗的本来风貌,在解读其诗歌艺术性的同时,也将这些诗歌用作对郭祥正心路历程的注解,以此来展现诗人以诗传心曲、爱诗如生命的美好情怀。
唐宋诗词艺术研究 电子书
本书分为上篇和下篇。上篇主要是关于唐宋诗词综合性研究,就晋至唐诗人表现自然美的方法、唐代绝句秒回任务的艺术、宋代山水诗的会话意趣、宋诗的荒寒意境、唐宋词的戏剧性、宋词绘影绘声的艺术等进行了研究,如《传神肖貌诗画交融——论唐诗对唐代人物画的借鉴吸收》等。下篇就孟浩然、杜甫、李白、陆游等诗人词人的诗词艺术特色进行了专题研究,如《论孟浩然的诗歌美学观》《论李贺诗歌的色彩表现艺术》《苏轼山水诗的谐趣、奇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