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南北朝货币研究

魏晋南北朝货币研究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本书选取货币铸造与发行、货币政策、货币流通与货币思想等四个中观层面作为研究视角,对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货币问题展开多角度、全方位的综合考察。

内容简介

本书在深入剖析某一时期,甚至某一种货币的历史渊源、形态特点、流通规律等具体问题的同时,又尝试将其与背后的历史环境相结合,进而深入揭示魏晋南北朝长达近四个世纪的货币发展历程及其演变规律,最终呈现出一个较为完整的、立体的货币发展史。

作者简介

作者朱安祥,历史学博士,河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副教授。国家文物局鉴定专家,中国钱币学会货币史专业委员会秘书长,主持国家社科基金一项,省部级与教育厅规划课题多项,发表学术论文三十余篇。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作者简介

绪论

第一节 选题意义与相关概念界定

一、选题意义:自然经济与货币经济之争

二、相关概念界定

第二节 学术回顾与创新

一、学术回顾

二、学术创新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主要内容

一、研究思路

二、主要内容

第一章 三国货币研究

第一节 钱币的铸造与发行

一、东汉币制及董卓“更铸小钱”

二、曹魏五铢的认定

三、品类纷繁的蜀汉钱币

四、孙吴政权发行的“大泉”钱

第二节 货币政策

一、曹魏:力图恢复五铢钱制

二、蜀汉:军事优先型经济体系下的货币政策

三、孙吴:货币战争背景下的改革

第三节 货币流通

一、货币投放

二、平行流通

三、货币回笼

第四节 货币思想

一、张林的封钱思想

二、刘陶的驳大钱议

三、荀悦的行钱论

小结

第二章 两晋十六国货币研究

第一节 钱币的铸造与发行

一、两晋时期的币制

二、十六国时期的币制

第二节 货币政策

一、两晋未铸币原因再探

二、张轨的用钱政策与河西地区的经济繁荣

第三节 货币流通

一、货币投放

二、平行流通

三、货币回笼

第四节 货币思想

一、文本来源与产生年代

二、文本内容与价值分析

三、创作背景与现实问题

小结

第三章 北朝货币研究

第一节 钱币的铸造与发行

一、北魏政权的币制

二、东魏、西魏与北齐、北周的币制

第二节 货币政策

一、贵贱之差:北魏货币政策的第一阶段

二、盗铸的困扰:北魏货币政策的第二阶段

三、盗铸问题的延续:东魏、北齐、西魏的货币政策

四、大收商估之利:北周货币政策的成功

第三节 货币流通

一、货币投放

二、平行流通

三、货币回笼

第四节 货币思想

一、元澄的货币统一论

二、高谦之的三铢钱议

三、高恭之的足值钱主张

四、杨侃的五铢钱思想

小结

第四章 南朝货币研究

第一节 钱币的铸造与发行

一、宋的币制

二、齐的币制

三、梁的币制

四、陈的币制

第二节 货币政策

一、宋的货币政策

二、齐的货币政策

三、梁的货币政策

四、陈的货币政策

第三节 货币流通

一、货币投放

二、平行流通

三、货币回笼

四、南朝短陌形成原因试探

第四节 货币思想

一、范泰的重农思想与货币无用论

二、周朗、沈约的废钱用谷论

三、关于货币铸造权的辩论

小结

结语:魏晋南北朝货币的时代特征与历史地位

一、魏晋南北朝货币的时代特征

二、魏晋南北朝货币的历史地位

参考文献

一、古籍

二、今人著作

三、学术论文

后记

魏晋南北朝货币研究是2021年由中华书局出版,作者朱安祥。

得书感谢您对《魏晋南北朝货币研究》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尚书》诠释研究 电子书
《〈尚书〉诠释研究》具有强烈的创新意识,所有讨论的专题都是《尚书》学与语言学长期需要解决的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这些问题有些还关涉古典文献学、辨伪学、辑佚学、哲学、思想史研究等领域。作者皆能以广阔的学术视野、扎实的文献功底、深厚的理论素养,探隐索微,反复论证。全书分析透彻,逻辑严密,例证丰富,其结论或正前人之失,或对有关问题的论证有所推进,或给读者以新的启迪,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钱玄同思想研究 电子书
本书叙述钱玄同先生一生思想的形成、发展、演变、特色,以及在中国近代思想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庚子救援研究 电子书
八国联军侵华引发庚子国变,这本书研究这一非常时期由上海绅商发起、各省疆吏合力促成的大救援。
佤族祭词研究 电子书
祭词是佤族祭师“巴猜”们代代口传的祭祀文本,是一种“活形态”押韵口头传统,是佤族口头传统的典型代表。内容涉及佤族生产劳作、贺生送葬、男婚女嫁、建造新居等,语言方面秉承了佤族古歌的特点,在韵律、语义与结构、语用与修辞等方面具有突出的特色。通过祭词,可以了解佤族的民俗、历史,也可以深入分析佤语的特点。
共工文化研究 电子书
本书以水族文化为脉络,围绕“共工与三皇五帝”和“共工文化与中华古文明”两大历史主题,探索研究以共工其人其氏其职为代表的族团的龙族精神以及数千年前部落联盟时代激烈斗争而导致的分分合合,最后形成以炎、黄为主体的华夏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