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士的悲哀:崇文抑武与北宋兴亡

武士的悲哀:崇文抑武与北宋兴亡

我想读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故国虽大,好战必亡;天下虽安,忘战必危。从大宋之变探析文武之道与王朝的存亡续绝。

内容简介

北宋在中国历史上有两个突出特征,一是经济文化空前繁荣,号称盛世;二是军事积弱,立国一百六十多年即被金所灭。出现这样的历史现象,与北宋实行的“崇文抑武”国策有着密切的关联。

宋太祖鉴于唐末及五代武人专权之弊,开始重用文人,抑制武将。这一政策经太宗、真宗完善,到仁宗朝“崇文抑武”政策已达极端,文人代替武将开始掌兵。英宗、神宗、哲宗三朝虽欲扭转这一政策的弊端,但积重难返,终致徽宗、钦宗被金人所掳,北宋灭国。

北宋实行“崇文抑武”国策所产生的消极影响,不仅体现于宋朝在对外关系中始终处于弱势,更体现在内部政治运作中文武关系严重失调,导致杨业、陈尧咨、王德用、张亢、柳开、种世衡、狄青、王韶等人的悲剧命运,而这些有血有肉的案例又折射出北宋立国基础的脆弱,最终导致繁荣的北宋悲哀落幕。

作者简介

作者陈峰,历史学博士,西北大学历史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史学会理事、中国宋史研究会副会长。著有《漕运与古代社会》《北宋武将群体与相关问题研究》《宋代军政研究》《五十的悲哀:北宋崇文抑武现象研究》等。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自序

引言

一 开国岁月

1. “杯酒释兵权”

2. 张琼之死

3. 削藩镇与后苑之宴

4. 太祖爱将

5. 戍边与出征

6. 辛仲甫

二 太宗嬗变

1. 皇位授受

2. 赵德昭之死

3. 崇政殿

4. 杨业的悲剧

5. 河北水田

6. “飞白”

三 真庙风云

1. 吕端大事不糊涂

2. 傅潜与王超

3. 灵州失陷与澶渊之盟

4. 武士的悲哀

5. 祥瑞与封禅

四 仁庙岁月

1. 仁厚天子

2. 陈尧咨的遭遇

3. 西线烽烟

4. “小范老子”

5. 庆历和议

6. 得宠大将

7. 英雄末路

五 振武与衰亡

1. 英宗天子与濮议

2. 神武皇帝与变法

3. 王韶与熙河拓疆

4. 五路征伐与永乐之役

5. 元祐更化

6. 乱政与“海上之盟”

7. 靖康之难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武士的悲哀:崇文抑武与北宋兴亡是2021年由华章同人出版,作者陈峰。

得书感谢您对《武士的悲哀:崇文抑武与北宋兴亡》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你可能喜欢
中国乡村与墟镇神圣空间的建构 电子书

文章展示不同地区极为相似的礼仪空间,即当地宗族都有一套说辞,作为控制当地神龛和庙宇的理由,且佛寺在礼仪空间内扮演重要角色,与祖先祠堂和庙宇呈三分天下之势。
树木与房子:木构建筑和它的故事 电子书

小小一本书,带你走近匠心独运的中国古建筑,领略中国传统建筑的精巧与魅力,发现深藏在其中的生动的历史文化与智慧。
国民党与德国的关系(1912~1945) 电子书

阐述了1912-1945年国民党与德国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