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本书是国内第一本针对儿童血液净化操作规范的书籍,指导儿科医师的血液净化操作,由全国儿童血液净化学组成员编写。
内容简介
儿童血液净化的操作有其特殊性,很多指标与成人不同。本书在参考目前成人血液净化标准操作规程的基础上,根据儿童的自身特点,介绍了儿童血液透析、血液滤过、血液灌流、连续血液净化、腹膜透析、儿童血液净化的临床药理应用等血液净化方式及临床用药指导。
作者简介
编者沈颖,北京市小儿慢性肾脏病与血液净化重点实验室主任,卫计委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儿科专家委员会主任、中国医师协会儿科分会血液净化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等。在《中华儿科杂志》等十余个杂志任编委。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序
前言
第一章 儿童血液净化室(中心)管理标准操作规程
第一节 血液透析(滤过等)管理标准操作规程
一、血液净化室(中心)建立及资格认定
二、血液净化室(中心)结构布局
三、血液净化室(中心)管理规程
四、血液净化室(中心)人员资质标准
第二节 血液净化感染控制标准操作规程
一、血液净化室(中心)感染控制基本设施要求
二、治疗前准备
三、工作人员着装及个人保护装置穿戴
四、工作人员手卫生
五、治疗物品转运
六、透析机消毒
七、透析消耗品使用消毒处理
八、空气和物体表面消毒
九、医疗污物及废物处理
十、感染控制监测
十一、医务人员感染监测及防范
十二、传染病报告
第二章 儿童血液净化透析液和设备维修、管理标准操作规程
第一节 水处理系统及水质量控制
一、水处理系统的运行与保养
二、透析用水的水质监控
第二节 透析器和滤器复用
一、透析器和滤器复用原则
二、复用透析器和滤器人员培训
三、复用消毒程序
四、透析器或滤器复用用水要求(参见“透析用水”章节)
五、复用所致不良事件的相关临床表现
六、透析器和滤器复用的注意事宜
第三节 血液净化设备的日常维护
一、血液透析机维护与保养
二、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机及血浆置换机的维护与保养
三、机器的清洗和消毒操作
第四节 透析液配制
一、配制室与容器
二、透析液成分及浓度
三、透析浓缩液配制
四、质量控制
第三章 儿童血液净化临床操作和标准操作规程
第一节 血管通路的建立
一、临时血管通路
二、中心静脉长期导管置管术
三、自体动静脉内瘘成形术
四、移植血管搭桥造瘘术
第二节 血液净化的抗凝治疗
一、评估血液净化治疗前患者的凝血状态
二、抗凝剂的种类及使用禁忌
三、抗凝剂的合理选择
四、抗凝剂剂量的选择
五、抗凝治疗的监测
六、抗凝治疗的并发症与处理
第三节 血液透析
一、定义及概述
二、患儿血液透析治疗前准备
三、适应证及禁忌证
四、血管通路的建立
五、透析处方确定及调整
六、血液透析操作
七、透析患儿的管理及监测
八、血液透析并发症及处理
九、血液透析充分性评估
第四节 血液滤过
一、定义及概述
二、适应证和禁忌证
三、治疗前患者评估
四、治疗方式和处方
五、血管通路
六、抗凝
七、血滤器选择
八、置换液
九、操作程序及监测
十、并发症及处理
第五节 血液透析滤过
一、定义及概述
二、适应证和禁忌证
三、治疗前患者评估
四、治疗方式和处方
五、血管通路
六、抗凝
七、血滤器选择
八、置 换 液
九、操作程序及监测
十、并发症及处理
第六节 血浆置换
一、定义及概述
二、适应证和禁忌证
三、操作流程
四、并发症及处理
第七节 血液灌流
一、定义与概述
二、适应证与禁忌证
三、血液灌流操作流程
第八节 血浆(免疫)吸附
一、定义及概述
二、适应证和禁忌证
三、操作流程(血浆吸附)
四、并发症及处理
附录:血浆吸附器及治疗方式的选择
一、原则
二、治疗方式
第九节 单纯超滤
一、定义与概述
二、适应证和禁忌证
三、治疗前准备
四、操作程序
五、并发症及处理
六、注意事项
第十节 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
一、定义及概述
二、儿童CBP技术主要内容
三、儿童适应证和禁忌证
四、治疗前准备
五、治疗时机
六、血管通路
七、血滤器或血透器选择
八、抗凝
九、置 换 液
十、治疗方式和处方
十一、操作程序及监测
十二、并发症及处理
第四章 腹膜透析标准操作规程
第一节 腹膜透析管理标准操作规程
一、腹膜透析室(中心)建立及资格认定
二、腹膜透析室(中心)结构布局
三、腹膜透析中心的人员资质标准
第二节 腹膜透析
一、定义及概述
二、透析开始的时机
三、禁忌证
四、导管植入
五、透析处方
六、腹膜平衡试验(PET)
七、充分性评价
八、相关并发症及常见问题处理
九、营养发育管理
十、儿童腹膜透析护理
儿童血液净化标准操作规程是2013年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作者沈颖 主编。
得书感谢您对《儿童血液净化标准操作规程》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