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伯涛回忆录(文史资料百部经典文库)

杨伯涛回忆录(文史资料百部经典文库)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本书是杨伯涛亲笔撰写的回忆录。

内容简介

书中详细记录了他自己从军入伍,参加内战,亲历两次“围剿”,在陆军大学学习,参加抗日战争,参加宜昌战役,参加鄂西、常德、雪峰山三战役,亲历湘阴受降,亲历国民党军队的整编,参加淮海战役,以及他获得特赦后的新生活和晚年生活。

本书内容翔实,文情并茂,不仅是杨伯涛个人历史的记录,也是我国近代史上一部很重要的资料。

作者简介

作者杨伯涛,出生于湖南省芷江县垅坪乡的一个农民家庭。16岁参加北伐,19岁在国民革命军当排长。往后转战南北,英勇善战,战功显赫,尤其在的湘西“雪峰山战役”中出奇制胜,打败横行一时的日寇,成为抗日名将,更受蒋介石的器重,成为蒋介石嫡系第十八军军长(少将军衔)。

他正值官运亨通之时又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战俘,于1959年第一批获特赦,又得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总理周恩来的关爱和三次接见,并安排他担任全国政协文史专员,成为全国政协委员。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一 慈母的教诲

二 从军入伍

1 考入黄埔军校

2 教导师的建立和编入第十八军建制

三 内战初起

1 参加“围剿”江西苏区红军

2 赣州解围后的活动

3 永新“清剿”

4 蒋介石崇仁训话

5 黄狮渡之战

四 第四次“围剿”

1 陈诚总指挥部“进剿”的兵力部署

2 “进剿”纵队的预定计划

3 “进剿”纵队的开进

4 五十二、五十九两师被歼

5 陈诚“进剿”计划的调整

6 陈诚主力第十一师被歼

7 “进剿”第二纵队仓皇撤退

五 第五次“围剿”

1 实施前的准备

2 庐山军官训练团的建立

3 第五次“围剿”开始

4 黎川附近樟村、横村战役

5 “进剿”赣闽边区

6 广昌激烈空前的阵地战

7 广南战役

8 对宁都、雩都的进攻

9 对中央苏区的“清剿”

六 在陆军大学

1 考入陆军大学攻读兵学

2 冯玉祥先生到陆大旁听

3 八一三淞沪战起请缨杀敌

4 回陆军大学继续学业

七 抗战初起

1 瑞武线战役

2 焦土抗战长沙大火

3 冯玉祥先生莅我团校阅

4 敌后游击

5 江防军春季攻势

八 宜昌战役

1 宜昌失陷战役概述

2 日军探索性的有限攻势

3 宜昌作战开始

4 襄樊告警、老河口震动

5 江防军主力转移襄樊

6 张自忠将军壮烈殉国

7 日军突破汉水,蹈隙疾进

8 江防军两个军星夜回师宜昌

9 陈诚临危受命,指挥宜昌战局

10 仓促应战,宜昌失陷

11 陈诚指挥部的作战措施

12 第六战区的成立和检讨会议

13 阵地争夺,战无宁日

14 陈诚与叶挺将军的交往

九 鄂西、常德、雪峰山三战役

1 鄂西战役

2 任战区参谋处长

3 常德战役

4 南岳会议

5 守备常德

6 第十一师改装美械

7 湘西雪峰山战役

十 湘阴受降

1 第十八军第十一师湘阴受降

2 直发湘阴湖山重光

3 集结湘阴的日俘概况

4 受降仪式

5 解除日军武装实施概况

6 胜利完成受降任务的总结

7 美军联络官随师参加受降

8 思乡情殷归心似箭

9 咸宁遣俘

十一 内战前的准备

1 重庆将官班集训

2 军政部部长陈诚召见

3 南京整军会议

十二 重开内战

1 调至前线

2 宿迁战役

3 陈诚到新安镇

4 峄枣战役

5 进攻沂蒙山区

6 整第十一师南麻战役

7 胶济路中段扫荡中共地方武装

8 曹县遭遇战

9 进军大别山接战二野

十三 国民党军队的整编

1 整编第十八军的编建

2 整第十一师配属快速纵队

3 洛阳解围之役

4 回故乡芷江省亲

5 驰援睢杞,无功而还

6 蒋介石官邸召见

7 第十二兵团的编建

8 白崇禧攻势扑空

十四 淮海战场风云

1 转移战场奔赴淮海

2 沿途遭遇阻击

3 决而未行的蒙城作战计划

4 浍河渡河战

5 迟疑不决的南平集转移行动

6 十二兵团的南平集转移部署

7 合围势成,双堆集被困

8 廖运周率部起义

9 “敞着走”和“滚着走”

10 所谓双堆集周边的“蹂躏战术”

11 大举增援,徒成画饼

12 胡琏出马,一再见蒋介石

13 黄子华第二十三师投降

14 黔驴技穷的“放毒计划”

15 蒋介石的亲笔信和嘉慰令

16 临死涕泣的熊绶春

17 双堆集阵地的瓦解

18 黄维的突围计划

19 第十二兵团覆灭后的议论

20 双堆集战场所见

十五 从战犯到公民

1 在学习改造中的思想斗争

2 集中学习

3 外地参观

4 秦城农场劳动锻炼

5 改恶从善,蒙恩特赦

十六 新的生活

1 周恩来总理亲切接见

2 统战部对新生人员的安排

3 周恩来总理第二次接见

4 参加全国政协文史工作

5 在党的关怀下家庭团聚

6 周恩来总理第三次接见

7 参观井冈山、韶山

8 参观革命圣地——延安

9 “文革”期间经受考验

十七 晚年生活

1 对台湾的广播讲话

2 参加黄埔军校同学会和民革中央

3 任政协委员

4 安度晚年

杨伯涛回忆录(文史资料百部经典文库)是2016年由中新华创出版,作者杨伯涛。

得书感谢您对《杨伯涛回忆录(文史资料百部经典文库)》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此生只为守敦煌 电子书
目前市面上详尽、完整、可信的常书鸿传记。 常书鸿:首任敦煌研究院院长,被誉为“敦煌守护神”。 讲述从张大千到常书鸿再到段文杰、樊锦诗的百年敦煌。 常书鸿曾说:“若有来生,我还是要守护敦煌。” 常书鸿决定了敦煌今天的这般模样。 没有人见到敦煌后能无动于,就像你无法不对常书鸿心怀敬畏。
追光:薛鸣球传 电子书
本书是中国工程院院士薛鸣球的学术传记,图文并茂地展现传主人生经历、师承关系、学术成长、科研历程、学术成就。
褚时健:管理至上 电子书
作者持续8年跟踪研究之成果,目前为止最具独特性和领先性的褚时健研究之精华。
科学与忠诚:钱学森的人生答卷 电子书
阐释心怀“国之大者”的科学家精神、两弹一星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