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识与秩序:中国传播思想史

共识与秩序:中国传播思想史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本书通过书写中国传播思想史,旨在促进中国传统传播观念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推动构建中国自主的传播学知识体系。

内容简介

全书采取历史与逻辑相结合的书写方式,提出中国传播思想史的基源问题乃传播与秩序互构,或曰传播成就秩序。秩序生成于道或性——在天与自然为道、在人为性,而传播(言说、交往)乃载道成道、创生秩序的工具。

从基源问题出发,中国传播思想史可辟出若干指向不同传播情境或领域的子题:个体表达与人际交往,社会互动及其规范——礼与礼治,政治传播——言路与舆论,以及公共协商——理性、公共性及其价值来源等。上述子题分别指向言说与存在、礼制规范与社会交往、言路建设与政治认同、辩论与说服伦理、舆论与共识建构、公共性与公共生活。

本书重返中国传播思想史的基源问题,介入关乎人之存在、社会发展和文明进步的重大、基本问题;重振人文主义、价值理性和传播学的“人学”意识,构建中国传播学话语体系;重申现实问题,促进古今会通、中西对话,将传播学这一“十字路口”坐成齐举在地知识与全球价值的学术道场,而非古今疏隔、西学凌驾的思想斜坡。

作者简介

作者胡百精,1976年生,吉林人。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执行院长兼党委副书记,教授、博士生导师,公共传播研究所所长。教育部高等学校新闻传播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主要研究领域为传播学与公共传播。出版《说服与认同》《公共关系学》《危机传播管理》等专著,发表《互联网与重建现代性》《互联网与集体记忆构建》《互联网与对话伦理》《互联网与信任》等论文。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前言

第一章 传播与秩序:重返基源问题

一、重返传统的态度与方法

二、传播与秩序

三、观念世界与意义之网

第二章 言说、交往与存在

一、言说:人之道,仁之文

二、存在:君子所以动天地

三、交约之道

第三章 礼治、交往规范与共同生活

一、从人天沟通到人间秩序

二、从王道思想到交往规范

三、从关系网络到意义世界

第四章 辩论、明理存道与理性精神

一、明理存道:辩与不辩之间

二、纯智思辨:在语言的道路上

三、可爱与可信的形而上学

第五章 言路、协商与政治认同

一、天道与言路

二、言路上的士人与苍生

三、协商政治

第六章 舆论、秩序与社会整合

一、民心、民意与民智

二、历史的岔口

三、舆论进化与国族进步

第七章 共识、公共性及其价值基础

一、公道凝摄:明分使群与天下归仁

二、公理体认:理一分殊与格物穷理

三、公议确证:意见之理与公定是非

主要参考文献

理性、共识及其对话转向(代后记)

共识与秩序:中国传播思想史是2022年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作者胡百精。

得书感谢您对《共识与秩序:中国传播思想史》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先秦文艺思想史 电子书
本书将文艺思想史研究与历史、思想史的研究融会贯通起来,揭示文艺思想中蕴含的文化历史内涵。
诗性林语堂及其跨文化传播 电子书
本书着重研究诗性林语堂及其跨文化传播。林语堂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道独特的风景,在“西学东渐”的大潮中,他却逆潮流而动,热衷于“东学西渐”,并取得前无古人的成就,成为跨文化传播的成功个案。作者认为,林语堂具有的诗性的人格魅力,在文化传播中起到了决定作用。本书以林语堂的人格特征作为切入点,研究其跨文化传播的特点,这是目前林语堂研究中的一个崭新视角。
高庙太皞伏羲古国哲学思想史考 电子书
本书共分五章,第一章是对高庙文化遗址及其文化的发展历史的简要介绍。其余四掌以历史时间为顺序,从最早的20万年前的考古发掘出土的物证开始,来阐述以高庙文化为背景的远古高庙太皞伏羲古国的思想文化,从萌芽诞生至成熟发展的历史过程。
《白氏文集》日本传播史研究 电子书
本书为“新中日文化交流史大系”系列之一。
意大利与中国(好望角系列) 电子书
中西文明交流史研究典范之作,全面探索中意2500年交往史,全景展现中西文明互鉴的历史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