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了解写作的脑科学原理,能让你事半功倍。
内容简介
人对于什么样的故事和文字有偏好,在认知科学的研究中有很多实用的成果。掌握了这些认知规律,我们可以利用它们更有效率地写出吸引人的文章。
本书从认知科学的角度,分析了人类喜欢什么故事和文章结构。
从第2章到第4章,本书讲解了宏观快速写作:如何迅速写出一个段落,如何根据脑科学原理来迅速构建故事,其中涉及可读性和比喻、拟人、排比三种修辞的运用。
第5章介绍了五大写作原理:如何写出吸引人的文字(肾上腺素)、如何激发读者的“代入感”(镜像神经元)、如何让读者觉得高潮迭起(多巴胺)、如何让文字升华(GABA)、如何激发读者的内心情感(催产素)。对于每一个写作原理,本书都深入地进行了阐述和分析,并指出了构建故事和训练写作的步骤与方法。
第6章来到了故事构建的最后一步:宏观与微观的接口,讲解了文字流畅和连贯的秘诀。
第7章讲解了在议论文中如何构建说服力。
在最后一章,本书用认知科学的方法来分析世界流传的经典文学作品:这些文学作品到底符合了什么样的人脑工作原理,才使得它们一代代地被流传下去。
本书适合学生和所有内容创作者阅读。
作者简介
作者杨滢(@屠龙的胭脂井),清华大学脑与智能实验室前顾问,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生物医学工程认知成像科研教授,TED演讲嘉宾,微博百万粉丝脑科学博主。
未花一分钱广告费,她的文字吸引了百万粉丝。粉丝们评价她的博文“比小说还精彩,读着酣畅淋漓”。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序言
01 为什么写作跟大脑有关
1.1 读者的脑反应就是作者的下笔点
1.2 写作如同下厨:做一个好厨子,要知道人的口味
1.3 中文写作的特殊习惯:做一个中餐好厨子,要知道中国人的特殊口味
02 快速写作:写作的第一步是飞速成稿
2.1 一个快速写作的游戏:皮亚杰建构与快速写作
2.1.1 什么是皮亚杰建构
2.1.2 建构第 1 步:名词与场景白描
2.1.3 建构第2步:搭配形容词
2.1.4 建构第 3 步:引经据典与水到渠成
2.1.5 建构第 4 步:动词与画龙点睛
2.1.6 建构第 5 步:把上面的部分结合起来
2.2 扩展到抽象场景:跟我一起练
2.2.1 往年中考作文题目的建构样例
2.2.2 往年高考作文题目的建构样例
2.2.3 古今中外:古代人、现代人、家乡或远方的建构样例
03 从大脑到宏观故事构建
3.1 电影大师大卫·林奇的游戏:一个利用卡片写故事的故事
3.2 起承转合:精彩故事的公式就在你的大脑里
3.2.1 起:开头如何吸引人
3.2.2 承:如何保持读者注意力
3.2.3 转:期待本身比结果更重要
3.2.4 合:大脑最喜欢曲折而充满斗争的故事
04 给大脑写的文字:简单又接地气
4.1 大脑的特性是慵懒
4.1.1 什么是可读性
4.1.2 可读性与大脑的慵懒之间的关系
4.2 让大脑喜欢的修辞方法
4.2.1 用比喻呵护缺乏想象力的大脑
4.2.2 拟人——赋予物体情感
4.2.3 排比句——一个事物的三个方面
4.2.4 修辞的游戏与修辞的皮亚杰建构
05 大脑的品味
5.1 肾上腺素:给我支棱起来,战斗或逃跑
5.2 镜像神经元:代入感的重要性
5.3 GABA:顿悟与哲理是大脑喜欢的故事高潮写法
5.4 多巴胺:给我的大脑“发糖”
5.5 亲情、友情、爱情:终极的神经元鸡尾酒
06 平滑得像黄油一样:连贯与流畅的秘诀
6.1 大脑处理句法的习惯:弧形结构
6.2 弧形结构实战:从句子到段落,从小弧形到大弧形
6.3 流畅的高阶技巧:音乐感
6.3.1 诗词歌赋里的音乐感
6.3.2 如何把音乐感迁移到文章中
6.3.3 韵律就是原因:大脑对韵律的热爱
07 力透纸背的雄辩:构建说服力
7.1 积累论点和论据的秘诀在于积累写作的“乐高块”
7.2 时间、地点和人物:摒除一切模糊性
7.3 论点和论据的组织
7.3.1 充分性与必要性
7.3.2 正反论证和矛盾统一
7.3.3 列出一个问题的多个方面
7.3.4 其他论证结构
7.3.5 论证结构的总结
08 用脑科学原理分析世界经典名篇
8.1 叛逆者与代入感:花木兰和孙悟空的共同点
8.2 “可读性的巅峰”白居易
8.3 亲情交织的科幻作品《星际穿越》
8.4 “多巴胺诗人”李白
8.5 启动 GABA 的《一千零一夜》与《儒林外史》
结束语
写作脑科学:屠龙的高效写作指南是2022年由人民邮电出版社出版,作者杨滢。
得书感谢您对《写作脑科学:屠龙的高效写作指南》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