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研究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研究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一条人类追求文明进步的新路。

内容简介

党的十七大强调,“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党的十八大进一步强调,“道路关乎党的命脉,关乎国家前途、民族命运、人民幸福”;我们回首历史、瞻望未来得出的“坚定的结论”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自此,中国道路也成了我国理论界热烈讨论、精心阐述的重要课题。中国道路是人类追求文明进步的新路,超越了人类历史上实现现代化的所有方式,就是说,既超越了西方国家的资本主义现代化,又超越了苏联模式的社会主义现代化。

作者简介

作者徐崇温,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哲学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出版《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当代社会主义若干问题》、《当代外国主要思潮流派的社会主义观》、《西方马克思主义》、《西方马克思主义事论研究》、《民主社会主义评祈》等著作20余种;发表论文300余篇;主编《国外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研究丛书》42种。获中央宣传部精神文明“五个一”工程奖(三次),首届、第二届中华优秀出版物奖,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优秀成果奖,中国社会科学院第一届优秀科研成果奖等;一部专著入选新闻出版总署第二届“三个一百”原创出版工程。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序言

第一编 奇迹及其根源

第一章 中国道路:奇迹迭现之路

一、经济增长方面的奇迹

二、提高和改善民生方面的奇迹

三、科技创新方面的奇迹

四、中国道路本身就是一大奇迹

第二章 中国的奇迹,根源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一、造成经济增长方面奇迹的根本原因,在于把发展生产力确定为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二、造成提高和改善民生方面奇迹的根本原因,在于把共同富裕规定为社会主义的本质

三、造成科技创新方面奇迹的根本原因,在于强调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实施了科教兴国、建设创新型国家、创新驱动等战略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适应中国和时代发展进步要求的科学社会主义

第二编 中国道路的由来

第三章 中国道路的由来:历史的结论和人民的选择

一、以太平天国为代表的农民群众斗争的起落

二、封建统治阶级洋务运动的兴衰

三、资产阶级改良派维新运动的兴起和夭折

四、插曲:晚清封建统治阶级的“立宪新政”

五、辛亥革命的胜利和失败

六、在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革命期间,只有社会主义能够救中国

七、在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

第四章 中国道路的构建,贯穿着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问题的探索和回答

一、社会主义的首要任务是发展社会生产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发展太慢也不是社会主义

二、一切都要从我国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这个实际出发,离开现实和超越阶段是搞不成社会主义的

三、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僵化、封闭只能导致停滞落后

四、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

五、坚持发展马克思主义之道,在于从现在的实际出发,以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为指导,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

第三编 基本内涵与主要特征

第五章 中国道路的基本内涵与主要特征

一、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二、既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又全面推进各方面建设的总体布局

三、既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又坚持改革开放

四、既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又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第六章 关于中国道路的社会主义性质辨析

一、鼓吹和驳斥中国走的是“中国特色资本主义道路”双方的论据

二、“中国特色资本主义道路”论者的认识误区

三、把中国列入国家资本主义行列,根源于概念混乱

四、科学社会主义包含有关于经济文化较不发达国家在一定条件下进入社会主义的设想

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中国特色的科学社会主义

第七章 中国道路坚持和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坚持社会主义和坚持解放思想结合起来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坚持社会主义和中国国情结合起来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坚持社会主义和时代特征结合起来

第四编 道路与模式

第八章 中国道路与中国模式

一、党的十八大把道路问题置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强烈的聚光灯下

二、邓小平在20世纪80年代就提出中国革命和建设时期的模式问题

三、邓小平揭示了“模式”的基本特征

四、习近平指出:所谓的“中国模式”是中国人民在自己的奋斗实践中创造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第九章 中国模式的主要内容

一、中国的经济建设模式

二、中国的政治建设模式

三、中国的文化建设模式

四、中国的社会建设模式

五、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模式

六、中国的党的建设模式

七、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

第十章 中国模式与西方模式在关键问题上的鲜明对照

一、当代西方资本主义不同模式的形成背景和基本特征

二、当代西方资本主义不同模式的生产资料所有制

三、当代西方资本主义不同模式的市场经济

四、当代西方资本主义不同模式的福利保障

五、当代西方资本主义不同模式的政治体制

第五编 人类追求文明进步的新路

第十一章 中国道路超越了资本主义现代化

一、中国道路以和平发展超越西方资本主义现代化的掠夺和战争道路

二、中国道路与美国“华盛顿共识”的对立

三、中国道路以独立自主、不干涉别国内政、不把自己意志强加于人的方针,抵制美国推广民主的“颜色革命”

第十二章 中国道路对苏联模式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超越

一、苏联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曾经初步显示出优于资本主义的一派生机勃勃景象

二、时代主题的转换向社会主义提出了新的课题

三、中国从“向苏联学习”到“以苏为戒”“超越苏联模式”的发展历程

四、中国道路的和平发展论,超越了苏联模式与资本主义美国的军备竞赛

五、中国道路的改革开放超越了苏联模式的僵化和封闭

六、中国道路建设对资本主义具有优越性的社会主义论,超越了苏联模式的低标准社会主义

七、中国道路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超越了苏联模式的超越发展阶段

八、中国道路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论,超越了苏联模式高度集权的指令性计划经济

九、中国道路的统筹兼顾、两条腿走路,超越了苏联模式因片面强调优先发展重工业而导致的国民经济比例失调

十、中国道路的依法治国论,超越了苏联模式的严重破坏社会主义法制

第六编 中国道路的功能在与时俱进

第十三章 中国道路与科技创新战略

一、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关于科技创新的理念和战略的接力强调和贯彻

二、我国科技创新能力建设的辉煌成就

三、我国科技创新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四、“中国制造2025”——建设制造强国的路线图

第十四章 中国道路与五大发展理念

一、发展理念随形势和任务的变化而变化

二、五大发展理念是针对“新常态”下的突出问题提出的战略指引

三、五大发展理念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强大思想武器

第十五章 中国道路与西方的“唱衰中国”“做空中国”论者

一、中国道路的发展轨迹与“唱衰中国”“做空中国”论者的错判和失算

二、一段时期内中国经济增速放缓的原因分析

三、中国经济仍然是世界经济的压舱石

四、中国经济正在悄然发生结构性变化

五、中国的债务处在可控范围内,不存在债务危机

第十六章 中国道路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

一、党的十八大开启了我国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的伟大征程

二、党的十八大以来树立的生态文明建设的新理念

三、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

四、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伟大意义

第十七章 中国道路致力于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

一、从主张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到与世界各国一道打造合作共赢的人类命运共同体

二、破除“修昔底德陷阱”说,倡导“新型大国关系”

三、“亲、诚、惠、容”,把中国梦同周边各国人民过上美好生活的愿望对接起来

四、“真、实、亲、诚”,用正确的义利观把中国的发展同发展中国家的自主、可持续发展紧密结合起来

五、破除“文明冲突论”,多边运筹,推动建立全球应对气候变化机制

第七编 国际影响与世界意义

第十八章 中国道路的国际影响与世界意义

一、中国道路首先是人类用和平发展方式追求文明进步的新路

二、中国道路打破了现代化就是西方化的神话,走出了一条不同于西方却更成功的现代化道路

三、中国道路在发展经济、摆脱贫困上,给第三世界指出了奋斗方向

四、中国道路克服了苏联模式的弊端,开创了当代社会主义新形态

五、中国道路为社会主义优于资本主义不断提供证明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研究是2017年由重庆出版社出版,作者徐崇温。

得书感谢您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研究》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农业合作社发展研究 电子书
本书以马克思主义农业合作社理论为指导,研究了我国农业合作社问题。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电子书
《马克思主义简明读本》系列丛书是专门为读者组织编写的一套关于马克思主义的通俗理论读物,本系列丛书紧紧围绕十八大精神,宣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旨在引导读者了解马克思主义,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相关理论和制度,引导读者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论 电子书
本书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对改革开放38年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本身进行哲学思考,从本体论、认识论、方法论、价值论、实践论、创新论、目的论、发展论、历史论等视角全面反思和追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实现由“文本形态”的建设哲学向“叙述形态”的建设哲学转变,为构建具有中国特色、中国气派、中国风格的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提供哲学思考,为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贡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电子书
《马克思主义简明读本》系列丛书是专门为读者组织编写的一套关于马克思主义的通俗理论读物,本系列丛书紧紧围绕十八大精神,宣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旨在引导读者了解马克思主义,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相关理论和制度,引导读者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纵横谈 电子书
本书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理论与现实角度,选取六个专题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相关问题做了系统梳理,既涉及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问题,也包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方向、经验问题,同时强调了中国共产党领导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对肃清当今学术界特别是社会上的一些混淆是非的论调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对总结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经验、厘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的逻辑方法具有极大的理论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