裂变与重构:人民共和国的创世纪(全2册)

裂变与重构:人民共和国的创世纪(全2册)

立即阅读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编辑推荐

本书是一本探讨新中国成立的来龙去脉的著作。

内容简介

1949年新中国宣告成立,成为一个巨大的裂变和重构过程的标志性事件。本书系统梳理了这一历史巨变的来龙去脉,围绕中共建国方略的形成、新中国基本制度和大政方针的酝酿与确立、中共联合各民主党派筹备和召集新政协、老根据地和新解放区民众动员、建立巩固人民政权、推进土地改革、恢复经济和重建社会秩序等相关问题,做了深入细致的研讨。透过书中的论述,可以看到,曾经静止的“时间”是如何重新开始的。

作者简介

作者于化民,山东济宁人。1958年3月生。1982年2月毕业于山东大学历史系,获历史学学士学位。1984年12月获历史学硕士学位。1988年7月获历史学博士学位。1984年12月至1985年8月,任教于山东大学历史系。1988年至2003年,在军事科学院毛泽东军事思想研究所、战略部工作。1998年评为研究员。2003年11月到近代史所工作。现任革命史研究室主任。专业研究方向为中共党史、现代政治史。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出版说明

编委会

文前辅文

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伟大历史意义(代序)

第一编 建国蓝图的设计与实现

一 新旧政协之间:中共建国方略的发展轨迹

二 阶级关系变动与人民民主专政理论的形成

三 新政协筹备期间中共领导地位的确立

四 百川归海:在港民主人士北上参加新政协

五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确立:以内蒙古为中心

六 新中国外交的奠基与开局

第二编 民众动员和新区域的占领

七 解放全中国的伟大战略进军

八 内战中的民众支前:以冀鲁豫区为例

九 上海解放前夕国共两党对护工队的争夺

十 人民解放军对新占城市的军事管制

十一 中共的首次都市体验:北平接管

十二 贵州新区:从军事占领、政治占领到社会占领

十三 重现海晏河清:华东地区的剿匪斗争

十四 特殊战线上的华润公司和华润人

第三编 土地改革与农业合作化

十五 老区土改:黑土地上的暴风骤雨

十六 建国前后的“农业社会主义”风波

十七 走合作之路:山东农村生产关系的变化

十八 无锡农村土改的政策背景与实践效果

十九 农村互助组:组织起来与互助两利

第四编 社会秩序的恢复重建

二十 努力建构新民主主义的社会秩序

二十一 工作重心转移后的城市工作及其经验

二十二 山东老区干部南下的组织调配与派遣

二十三 新社会的劳资关系与工会角色定位

二十四 北京建政过程中基层政权体系的形成

二十五 会门末日:北京市取缔一贯道斗争的经过

二十六 山东解放区教育的恢复与整合

二十七 从《大公报·青年群》看上海青年的思想转变

卷尾语

参考文献

后记

裂变与重构:人民共和国的创世纪(全2册)是2016年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作者于化民。

得书感谢您对《裂变与重构:人民共和国的创世纪(全2册)》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你可能喜欢
中国共产党妇女工作史(1921~1949) 电子书
研究自1921年中共建党至1949年新中国成立为止,中国共产党开展妇女工作的历史轨迹和历史经验。
张力与限界 电子书
“近世中国”系列丛书之一,对1933年-1934年中央苏区革命的研究。
勇敢的人 电子书
普利策奖获得者、“第二次世界大战最伟大的战地记者”厄尼·派尔充满人道主义色彩的史诗级传世巨著。
英国学派与历史学家:霍布斯鲍姆的马克思主义史学 电子书
以研究霍布斯鲍姆马克思主义史学,展现英国马克思主义历史学派和20世纪英国史学思想。
从省城到城市:近代广州土地产权与城市空间变迁 电子书
展示广州从清末到民国的历史发展脉络下从“省城”到“城市”的景观变迁和建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