雕刻时光:中国邮票雕刻凹版口述史

雕刻时光:中国邮票雕刻凹版口述史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展现珍贵的中国邮票雕刻工艺,讲述一段鲜为人知的艺术历史。

内容简介

本书展现一种罕为世人所知的工艺,并讲述一段神秘的历史:一项集绘画、雕刻和技法于一身的、难度高、程序复杂的雕刻钢凹版技艺。

中国钞票与邮票的雕刻版艺术可为同根同源,自西方传入,至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共产生了五代雕刻师。当下,在世界范围内,雕刻版技艺的传承面临着后继乏人的现状,全球邮票雕刻版雕刻师不足百位,中国邮政为这门技艺的传承积极培养人才,在世界雕刻版的传承保护中做出了巨大贡献。由于雕刻版的师承特点、应用范围以及学习时间等因素,至今没有系统的文字性论述。但中国邮政已走过两个甲子,这段艺术历史不应忘记也不会忘记。

本书作者是承上启下的中国第三代邮票雕刻师、邮票设计师,她深受工匠精神的感悟萌生了记录这段历史的初衷,以专业视角,真实记录这些雕刻艺术家、著名藏家以及专家、学者对雕刻版艺术的研究创作过程,整理搜集出珍贵的文献、图稿、珍贵藏品等,记载为这门艺术默默奉献的几代雕刻版艺术家们的工匠品格和精艺精神,以及雕刻版印刷工艺介绍、收藏名家的鉴别收藏记事等,让读者了解这门神秘的艺术,品读工匠精神,推开中国雕刻版宝藏的大门。

作者简介

作者董琪,任职于中国邮政集团公司邮票印制局,是中国第三代邮票雕刻师、邮票设计师、画家,毕业于中国艺术研究院设计艺术专业,硕士。代表作品:北京印花税票《北京坛庙》、《奥运会:从北京到伦敦》、《孔府、孔庙、孔林》雕刻极限明信片、《博鳌亚洲论坛10周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邮票、《中共中央党校建校八十周年》邮票等。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序言 至博大而尽精微

前言

第一章 中国雕刻凹版概述

雕刻凹版始初建

东渡求学路漫远

战云笼罩黯钞券

中华凹雕扬风帆

国运荣昌振凹刻

技法相承两岸连

钞邮雕刻本同源

大国工匠兴驿传

西艺东来越百年

纪元开启写新篇

记录港澳话台湾

香港

澳门

台湾

第二章 雕刻凹版与版画 世界版画史简述

第三章 雕刻凹版与印刷 浅谈邮票的印制形式

第四章 钞券雕刻家

父女相承,“算房高”的雕刻情缘

勇敢抉择

初识刀与钢

回声和意外

雕门虎女

用刻刀记录时代、传承文化

新中国第一位女钢凹版雕刻家

学海无涯

峥嵘岁月

攻坚克难

世代传承

精髓不改

发现韵律之美 雕刻的绘画性

少年美专岁月

兴趣结缘雕刻

韵律中的雕刻

七十岁寻访海趣

赵樯感受的海趣艺术

同气连枝钞邮雕刻家

大院记忆

雕版学涯

初识工作

连枝邮票

传承互鉴

凹“雕”侠侣之马荣,大国工匠中技反哺

爱美插班生

情系雕刻

邮钞写实

中技西渐

第五章 邮票雕刻家

跌宕邮票生涯

缘起印钞

师生情谊

时代洪流

北上雕刻

名家印象

雕刻跨界

不信己之赵顺义

雕刻室渊源

“慢就是快”

两进两出

消亡与留存

我追求的“苦”与乐

初识雕版

师徒情愫

渐入佳境

我与生肖

雕刻无“疆”,由刀及笔

邮局里长大的孩子

从边疆到北京

雕刻时光

不饶点滴,不饶自己

融合与传承

艺术当随时代

师遇北欧,生为邮雕

家风渐染

求学之路

雕刻起源

技术差异

中国情缘

新世纪的担忧

第六章 美术家、邮票设计家

艺无边界,特立邮缘

齐鲁学风

军艺生涯

因邮祸福

美·好生活

三十六前往事拾珍 邵柏林先生谈雕刻版邮票

邮票设计家邵柏林

往事追记

青铜艺术的瑰宝 ——《西周青铜器》邮票设计散记

画“痴”邮缘,勿忘民族性

颐和画缘

曲线圆梦

邮画互鉴

邮票滋味

路向何方

艺术的融合

童年的连环画

结缘邮票

细节、细节、细节

职业与艺术

第七章 集藏家

七十年太短,邮票值得爱一辈子

小学“集邮家”

高的投入

普及和提高

参展往事

雕刻情缘

“明知是假我也买”

三界通感,藏成一家

李近朱 口述

集藏童趣

结缘音乐

“误”入电视

三界通感

集藏视野

线条力量

集邮使我的人生多姿多彩

专职集邮爱好者

集邮家之路

难忘“奥博会”邮展

邮缘 有缘

一枝独秀

“华邮国宝”红印花小字当壹圆四方连

印花票变珍邮

华邮珍宝“红印花”

拳拳报国心

第八章 邮票印制专家

三厂构架师,制度重塑设计

洋场兄弟

“邮”学布拉格

建厂岁月

制度重构设计

方寸世界 邮印一生

少年学徒

凹印和雕刻凹印的概念

猴票的记忆

邮票的语言

邮票要往里面看

得遇恩师

雕刻凹印再启动

尽精微而致广大

设计与印制的结合

第九章 集邮文化推广、研究专家

情系方寸责所寄

跨世纪变革

改革和创新

“外脑”诞生

永不离开

我的邮票 我们的《集邮》

为培养好习惯玩出来的兴趣

集邮是个好爱好 让人身心更充实

我国的《集邮》杂志

艺术精品——雕刻版邮票

参考文献

中国邮票雕刻凹版发展大事记

新中国雕刻版邮票一览 (1949—2017)

雕刻时光:中国邮票雕刻凹版口述史是2018年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作者董琪。

得书感谢您对《雕刻时光:中国邮票雕刻凹版口述史》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折叠厦大时光 电子书
陈福郎著的《折叠厦大时光(凤凰树下随笔集)》分五辑。第一辑“芙蓉湖畔”,通过芙蓉隧道涂鸦等,主要描写厦大生活。第二辑“文化新旅”,描绘了几位历史名人的历史坐标与心路历程。第三辑“书林探幽”,以独有的视阈对学术文学名著进行观照和爬梳。第四辑“人文风景”,题材广泛,内容鲜活。第五辑“青春屐痕”,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人间世相。
时光总在不经意间流走 电子书
流水带走光阴,风雨剥蚀岁月。虽然残酷的现实让人无奈,但我们的生活并不空灵,那些幸福却是真的存在。因为有一种幸福叫作回忆。朱自清,站在时间和岁月之间,凝望尘世云烟,泪眼婆娑缠绵,义无反顾地寻找岁月里遗失的轨迹。追逐着时间流逝的脚步,印证了那个属于自己的人生。《时光总在不经意间流走》收录了朱自清散文作品中的经典名篇。朱自清把自己的真情实感,通过平易的叙述表达出来,笔致简约、亲切,读来有一种娓娓动人的风
中国现代文学史(下册) 电子书
这是一部具有自觉学术追求和学术品格的现代文学史教材。
理想的下午,我想和你虚度时光 电子书
虚度,就是为灵魂做些无用的小事,在精神世界里寻找自己。生命中最好的时光,就是用来虚度的,舒缓,自然,惬意才是生活应有的样子。虚度不是荒废,是对紧绷日子的对抗和调和,比如听听音乐,种种花、或者散散步、读读书,或者看夕阳西下,河水流过,让生活从容一些,心情舒缓一些,用心感受日常生活的质地。在灵魂愉悦的层面,人生没有一寸是虚度的,正是那些所谓的虚度的时光让生命有了意义。理想的下午,暂且逃离忙碌的工作和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