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研究法中国历史研究法补编:中国文化丛书(经典随行)

中国历史研究法中国历史研究法补编:中国文化丛书(经典随行)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本书是一本关于学史、读史的指导性著作。

内容简介

本书由梁启超授课讲稿集结而成。从史学的意义、中国史学的概况、中国历史的改造以及如何搜集史料、整合史料等方面进行了阐述,讲解简明易懂,观点独到。本书对学史入门、国史研究大有裨益。

作者简介

作者梁启超,字卓如,号任公,又号饮冰子、哀时客等。汉族,广东新会人,中国近代维新派代表人物,近代中国卓越的思想启蒙者,深度参与了中国从旧社会向现代社会变革的伟大社会活动家,民初清华大学国学院四大教授之一、著名新闻报刊活动家。他创立了“新民体”,文章分析透彻,条理清楚,行文一泻千里,文风大气磅礴,给后世留下深远的影响。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经典随行 书礼传家——“中国文化丛书”出版说明

中国历史研究法

自序

第一章 史之意义及其范围

第二章 过去之中国史学界

第三章 史之改造

第四章 说史料

第五章 史料之搜集与鉴别

第六章 史迹之论次

附录一 研究文化史的几个重要问题——对于旧著《中国历史研究法》之修补及修正为南京金陵大学第一中学演讲

附录二 中国史叙论

附录三 新史学

中国历史研究法补编

绪论

总论

第一章 史的目的

第二章 史家的四长

第三章 五种专史概论

分论一 人的专史

第一章 人的专史总说

第二章 人的专史的对相

第三章 做传的方法

第四章 合传及其做法

第五章 年谱及其做法

第六章 专传的做法

分论三 文物的专史

第一章 文物专史总说

第二章 政治专史及其做法

第三章 经济专史及其做法

第四章 文化专史及其做法

第五章 文物专史做法总说

附录一 历史统计学

附录二 中国考古学之过去及将来

中国历史研究法中国历史研究法补编:中国文化丛书(经典随行)是2015年由中华书局出版,作者梁启超。

得书感谢您对《中国历史研究法中国历史研究法补编:中国文化丛书(经典随行)》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中国文化史 电子书
本书共分为十八章,内容包括婚姻、族制、政体、阶级、财产、官制、选举、赋税、兵制、刑法、实业、货币、衣食、住行、教育、语文、学术、宗教等,囊括社会经济、政治体制、学术文化等各个方面。
中国文化史(插图版) 电子书
本书以35个专题为纲,对中国文化的基础、制度、宗教、学术、艺术及中外文化交流进行了展示和分析,梳理了自上古至近代文化发展演进的整体历程。
近代中国文化转型研究导论 电子书
中国是世界上少有的拥有四五千年连续不断的文明发展史的国家,文化积累之丰富,传统价值观念之持久稳定,都是世界文明史上少见的。本书研究近代文化转型,即自晚清以来中国文化从中古的、与大一统的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制度相适应的文化,转变到近现代的、与基于人民自治的民主制度相适应的现代文化,这个过程至今仍在继续。书中比较清晰地描绘出近代文化转型的基本轨迹,揭示出此次转型的外在条件及其内在机制,具有较高学术价值。
汪伪统治区奴化教育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中日历史研究中心文库) 电子书
从初、中、高等教育,社会教育及留日教育等方面论述了汪伪统治区奴化教育的方针政策及具体实施情况,对其教育系统做出了全面阐释。
北大中国文化研究(2015/总第4辑) 电子书
《北大中国文化研究》是由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和北京大学中国文化发展研究中心主办的连续性学科出版物,致力于探讨中国文化建设与发展的根本问题,力图促进中国文化、西方文化、马克思主义之间的对话与融通,推动中国文化的大发展与大繁荣。本辑为第4辑,所收论文作者多是相关领域的专家,如李宗桂、丰子义、傅有德、孙熙国、李翔海、田克勒、宋志明、谢晓娟、成中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