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的希望之岛

最后的希望之岛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讲述英伦三岛反法西斯英雄传奇事迹,还原“二战”欧洲的希望之岛。

内容简介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纳粹德国占领欧洲大陆主要国家,英国成为挪威、荷兰、波兰、法国、比利时、卢森堡、捷克斯洛伐克等七国不愿投降的政要们的避风港。七国元首、首脑率部逃亡英伦三岛,伦敦成为欧洲反法西斯战争的中心和欧洲各国人民的希望之岛。

纽约时报畅销书作家琳内·奥尔森走访当事人和他们的亲属,查阅大量档案资料,还原了在纳粹肆虐的战争年代,欧洲人民团结一心,反抗侵略,最终赢得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艰难历程。琳内·奥尔森的文字生动感人,字里行间充满人性的温暖。

《最后的希望之岛:流亡英伦的“二战”英雄》是琳内·奥尔森反法西斯系列中的畅销史书之一,其姊妹篇有《《盟友:在最黑暗的日子里与英国站在一起的美国人》(原书名:《伦敦公民》)》。

──有20%参与不列颠空战的英国皇家空军飞行员来自波兰和捷克。

──有数千艘挪威和荷兰的商船进行海上运输支援,帮助英国应对战争初期纳粹德国的封锁和狂轰滥炸。

──布莱切利公园国家密码破译中心成功破解德军恩尼格玛密码系统,法国人、波兰人贡献最大。

──关于德军的情报,大多来源于被占领地区的地下情报体系,而不是军情六处(MI6)。

──比利时流亡政府借出储备黄金帮助英国撑过1940年至1941年间的金融黑暗时期;比利时刚果殖民地丰富的铀、挪威的重水,以及法兰西学院科学家的聪明才智,为美国的“曼哈顿计划”提供了重要的保证。

作者简介

作者琳内·奥尔森长期从事记者工作,先后担任美联社(AP)驻莫斯科记者、驻华盛顿政治记者,和《巴尔的摩太阳报》(The Baltimore Sun)驻白宫特派员。

琳内·奥尔森现为专职作家,已出版七部著作,大多与“二战”及英国在“二战”中的关键角色有关。

美国前国务卿奥尔布莱特(Madeleine Albright )称琳内·奥尔森为“‘二战’政治和外交研究领域最重要的史学家”。

琳内·奥尔森的其他著作还有《盟友》(Citizens of London,又译作《伦敦公民》)、《那些愤怒的日子》(Those Angry Days)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自序

前言

第一部分 开战

第1章 陛下,打仗了

第2章 一位勇敢而高贵的妇人

第3章 一场完整而彻底的摧毁

第4章 我们必须生死与共

第5章 称为重水的东西

第6章 他们比我们所有的人都勇敢

第7章 我的上帝,这真是一个可爱的地方

第8章 这是伦敦在呼叫

第9章 “ V ”字 手势横扫了世界

第10章 搜集纳粹的情报

第11章 疯帽子的下午茶

第12章 团结中的纷争

第二部分 巨人之间的游戏规则

第13章 富人和穷人的关系

第14章 丑陋的现实

第15章 英格兰游戏

第16章 下次得更小心些

第17章 我无法向你描述那种英雄主义

第18章 一张巨大的拼图难题

第19章 一支强大的秘密军队

第20章 可怜的英国小驴

第21章 决战

第22章 双城记

第23章 我本是一个陌生人,但你却把我带进屋里

第24章 饥饿的冬天

第25章 没有什么比这更让人高兴的了

第26章 年轻人,你为什么哭泣

第27章 这是一个集体的错误

第28章 世界不可能再回到以前那样了

第29章 我对欧洲的建议……团结起来!

后记

最后的希望之岛是2020年由非书文化出版,作者[美] 琳内·奥尔森。

得书感谢您对《最后的希望之岛》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我的情结 电子书
本书记录了傅志寰同志的求学之路、社会经历、管理实践和记忆随想。
文明的比较 电子书
面对文明的共通与不同,我们该如何相互欣赏、如何求同存异,又该如何面对多元文化?本书是英国剑桥大学人类学教授艾伦·麦克法兰的代表作品,是一部通俗的文化史著作。作者在书中以客观的态度,探讨了导致中国、日本、欧洲和英语文化圈形成不同发展路径的因素,也给出了“我们具有多重身份,各个身份以金字塔式结构逐一构建起来,范围逐渐扩大但不会相互冲突”“我们被某个层面上的差异所区分,又在另一个层面上被统一”的回答。我
厦门的兴起 电子书
本书系统论述了清朝时,厦门作为一个沿海贸易港口的兴起过程及其在沿海贸易中的地位,向我们揭示了厦门作为海上丝绸之路重要港口的历史逻辑,展示了厦门乃至闽南政治经济文化社会风俗的生动细节。对于我们今天深度认识厦门商港由来之路及其在“一带一路”中的地位和作用,制定未来厦门城市发展战略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朱德的品德 电子书
《马克思主义简明读本》系列丛书是专门为读者组织编写的一套关于马克思主义的通俗理论读物,本系列丛书紧紧围绕十八大精神,宣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旨在引导读者了解马克思主义,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相关理论和制度,引导读者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
永远的战士 电子书
战争的硝烟虽已远去,但英雄的精神永世长存。2018年,山东省委老干部局、省委离退休干部工委开展征集山东老战土历史资料工作。邹城市老干部局以此为契机,联合有关单位启动了“永远的战十”征文活动,以参战老战十为记录对象,讲述战争故事,弘扬革命精神,传承红色基因,历时半年,组织30个单位80多名下作人员入户采访600多人次,查阅人事、军史、党史等资料,形成书稿42篇近30万字,真实记录了老战士的战斗经历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