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似推荐
编辑推荐
本书研究了孟子的性善论,弘扬了其独特的价值。
内容简介
书稿通过对孔子心性之学的详细研究,阐述了孟子性善论的特点,及其道德形而上学的结构,性善论对后学的影响,进而完成了杨教授“伦理心境”理论的建立,证明孔孟心性之学之间存在重大分歧,重新探讨孟子的义利思想等三项工作。
作者简介
作者杨泽波,哲学博士,复旦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国际儒学联合会理事,中国哲学史学会理事,中华孔子学会常务理事,中国现代哲学研究会常务理事。多年来专心研究孟子,著有《孟子性善论研究》《孟子评传》《孟子与中国文化》。后将精力转移到现代新儒家研究方向,著有《牟宗三三系论论衡》《贡献与终结——牟宗三儒学思想研究》(五卷本)、《焦点的澄明——牟宗三儒学思想中的几个核心问题》。在《社会科学研究》《哲学研究》等期刊发表学术论文150余篇。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日月光华·哲学书系”
总序
再修订序
第一版前言
韩文版序
修订版序
导论 孔子心性之学的结构及其意义
第一部分 性善论的涵义
第一章 性善论的基本进路
一、心、性、情、才释义
二、孟子论性善的基本进路
第二章 性善论的基本原则
一、存心养性
二、先立其大
三、无愧于心
四、知之必行
第三章 良心本心与伦理心境
一、良心本心的特点
二、伦理心境的涵义
三、良心本心是一种伦理心境
第四章 人性中的自然生长倾向
一、为什么要提出这个问题
二、关于人性中自然生长倾向的哲学证明
三、对人性中的两个不同部分必须严加分辨
第五章 仁性伦理之发现
一、仁性伦理与理性伦理的分野
二、仁性伦理与情感伦理的分野
小结:关于“唯心的”
第二部分 性善论的方法
第六章 性善论的发明
一、思、反、诚、约释义
二、关于性善论发明的一种推测
第七章 性善论的立论
一、驳倒论敌:性善论立论不可缺少的环节
二、生命体验:性善论立论的命脉
三、形上之天:性善论立论的终极根据
第八章 性善论的践履
一、始于思
二、达于诚
第九章 性善论自反方法之短长
一、自反:性善论的基本方法
二、自反方法的优点
三、自反方法的缺点
小结:关于“先天的”
第三部分 性善论的道德形上学建构
第十章 孔子不曾自觉建构道德形上学
一、西方传统的形上学与儒家的道德形上学
二、孔子不曾自觉建构道德形上学的证明
第十一章 性善论关于道德形上学的初建
一、建立道德的本体论
二、寻找道德的终极根源
小结:关于“形上学”
第四部分 性善论的影响
第十二章 孔孟心性之学的分歧及孟荀朱王之争
一、孔孟心性之学的分歧
二、荀子对智性的弘扬
三、朱子的兼糅并蓄与暗中偏斜
四、王阳明:心学之集大成者
第十三章 孟子幸福观与后世去欲主义的产生
一、利欲幸福
二、道德幸福
三、利欲幸福和道德幸福的关系
四、后世去欲主义的产生
第十四章 性善论的正面意义与负面影响
一、性善论的正面意义
二、性善论的负面影响
第十五章 牟宗三性善论研究的贡献与缺失
一、以道德自律点化性善论
二、以性善论建构道德形上学
三、重新梳理中国哲学发展脉络
四、由性善论进至圆善论
五、一个方法的思考
小结:性善论展望
附录一:性的困惑——以西方哲学研究儒学所遇困难的一个例证
附录二:论“理性事实”与“隐默之知”
参考书目
孟子性善论研究(再修订版)是2016年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作者杨泽波。
得书感谢您对《孟子性善论研究(再修订版)》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