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书纪年与夏商周年代研究

竹书纪年与夏商周年代研究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本书内容丰富而言简意赅,既可供专业学者参考,也可供社会各界有兴趣的读者检阅。

内容简介

本稿从流传至今的《竹书纪年》今本和古本入手,梳理两个版本的传播过程,探讨两者的成书、原貌和相互关系,提出了今本形成于唐代开元的观点,并肯定今本对复原古本的价值。进而逐一具体推求了《竹书纪年》的西周、商、夏的年代,并编撰了校订后的《竹书纪年》夏、商、西周大事年表,同时就夏、商、周断代工程阶段成果的一些结论提出质疑,并在附录中就有关的利簋铭文诠释、《国语》天象记载、金文历谱等作专题讨论。

作者简介

作者张富祥,山东大学文史哲研究员教授,博导。曾出版《麟台故事校证》(中华书局)、《南宋馆阁录、续录》(中华书局)、《宋代文献学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齐鲁文化通史(远古至西周卷)》(中华书局)、《王政全书——吕氏春秋与中国文化》(河南大学出版社)、《韩非子解读》(泰山出版社)等专著。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出版说明

前言

第一章 汲冢竹书与古本《竹书纪年》

一 汲冢竹书的出土和整理

二 古本《竹书纪年》的叙录及原书梗概

三 古本《竹书纪年》的流传、引用和辑佚

第二章 今本《竹书纪年》的纂辑和来历

一 引言:以往的研究情况和问题

二 著录和流传情况的再检讨:南宋初年馆阁所藏的一种《纪年》文本

三 内容和义例:今本《纪年》出于南宋初馆阁文本的推证

四 今本《纪年》对古本的改编和增补(上):“五帝”纪部分

五 今本《纪年》对古本的改编和增补(中):夏、商、周纪部分

六 今本《纪年》对古本的改编和增补(下):晋、魏纪部分

七 关于今本《纪年》的纂辑时代和再编过程:一个新的推测

八 结语:重新评估今本《纪年》的价值

第三章 《竹书纪年》的西周年代

一 各家西周年代

二 《史记·鲁世家》的西周鲁国纪年

三 《世经》的西周年代

四 今本《纪年》的西周年代

五 由今本《纪年》推考古本《纪年》的西周年代

六 西周年代小结

第四章 《竹书纪年》的商年代

一 各家商年代

二 关于商代积年

三 关于商王年的几个具体问题

四 商年代小结

第五章 《竹书纪年》的夏年代

一 各家夏年代

二 关于夏代积年与王年

三 夏始年参证上的几个问题

四 夏年代小结

第六章 三代年代总结

一 夏商西周年代总表

二 关于《真诰》中涉及三代积年的几项数据

第七章 校订《竹书纪年》夏商西周大事年表

西周

附录

利簋铭文新释

《国语·周语下》伶州鸠语中的天象资料辨伪

古史年代学研究的误区——夏商周断代工程金文历谱问题分析

主要参考文献

竹书纪年与夏商周年代研究是2013年由中华书局出版,作者张富祥。

得书感谢您对《竹书纪年与夏商周年代研究》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哈尔滨地名与城史纪元研究 电子书
地名具有活化石一般的重要意义,东北地区作为古代不同民族的聚居区,其地名因不同族群的历史文化和语言而呈现极为复杂的情况。作者潜心研究哈尔滨地名含义,提出了“天鹅论”的观点,并逐渐摸索出东北地区历史地名系统研究的一般规律和方法,即对东北地区地名系统的研究应从语词性质、语源、语境和语音四个维度对其进行综合考证和研究。作者在哈尔滨城史纪元的问题上,将地名的研究与城史纪元的研究相结合,具有相得益彰的效果。
武威地区西夏遗址调查与研究 电子书
本书对武威市及其周边县的西夏文化遗址进行了一次全面而系统的梳理与普查,对这一地区的西夏文物遗址进行了认真研究,系统地建立起了武威市及其周边地区的西夏遗址档案,既有对个案遗址的介绍、对重要文物的研究,又有对同类遗址性质及其价值的探讨和论述,为以后深入研究西夏历史文化以及武威地方史提供了科学的资料,也为有关地区的西夏遗址调查与研究课题的实施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和参考。
敦煌文献与唐代社会文化研究 电子书
本书由17篇专题论文改写而成,围绕敦煌吐鲁番文献而展开。
考古学史与商周铜器研究 电子书
中国考古学史和商周铜器领域经典论文集。
农业民俗研究:节气、农具与乡土景观 电子书
本书分为三部分,“节气研究”主要包括二十四节气的历史及其现代传承、海外传播,二十四节气歌谣谚语的流变及其与农业民俗的关系,二十四节气的现代保护等内容;“农具研究”主要包括民具学的发展研究,通过实例研究农具与农民、与民俗的关系等;“乡土景观研究”主要包括日本乡土景观研究方法及对中国乡土景观研究的借鉴意义,太湖东部平原“浜村相依”、哈尼族梯田文化、兴化垛田等方面的实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