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展示智慧教育领域的国内外建设成果,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内容简介
本书从大数据时代智慧教育的基础谈起,展示了智慧教育领域的国内外建设成果,强调了国家关于智慧教育的顶层设计和智慧教育资源的建设思路,探索了智慧教育实践的方向。本书共分两篇,共8章。第一篇为理论篇,首先介绍了智慧教育的基础理念、特征、服务对象及业务内容;接着重点讲述了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泛在网络技术在智慧教育领域的应用;然后阐述了发达国家在智慧教育领域的实际应用案例对我国智慧教育发展的启示。第二篇为路径篇,分别介绍了国家关于智慧教育的政策和规划,“三通两平台”的理念和建设思路,智慧学习资源建设中三库、六系统的体系框架和实施过程,并重点阐述了智慧校园建设和智慧图书馆系统建设的过程。本书适合智慧教育建设的政府管理者、企业管理者、相关专业的研究人员和学生学习参考,也可供对智慧教育感兴趣的人士阅读。
作者简介
作者胡英君,心理学硕士,副研究馆员,宁波市社会心理服务市级专家,宁波卫生职业技术学院护理学院总支副书记,创业学院副院长,20多年来长期从事高校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主持参与厅市级课题多项,发表论文十余篇。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内容提要
编委会
推荐序
Foreword
译文
前言
第一篇 理论篇
第1章 智慧教育概述
1.1 何谓智慧教育
1.1.1 何谓智慧
1.1.2 狭义的智慧教育与广义的智慧教育
1.1.3 智慧教育(Smart Education)
1.1.4 信息化环境下的智慧教育
1.1.5 生态学视角下的智慧教育
1.2 与智慧教育相关的概念
1.2.1 智慧教育与数字教育
1.2.2 智慧教育与教育信息化
1.2.3 智慧教育与教育现代化
1.3 智慧教育的特征
1.3.1 教育特征
1.3.2 智慧教育的技术特征
1.4 智慧教育的服务用户
1.4.1 教育管理者
1.4.2 教师
1.4.3 学生
1.4.4 家长
1.4.5 社会公众
1.5 智慧教育的业务
1.5.1 智慧教学
1.5.2 智慧学习
1.5.3 智慧管理
1.5.4 智慧科研
1.5.5 智慧评价
1.5.6 智慧服务
第2章 智慧教育的技术支撑
2.1 物联网
2.1.1 何谓物联网
2.1.2 物联网在教育中的应用
2.2 云计算技术
2.2.1 何谓云计算
2.2.2 校园网中云计算的应用
2.3 大数据技术
2.3.1 何谓大数据
2.3.2 教育大数据关键技术
2.3.3 大数据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
2.4 泛在网络技术
2.4.1 泛在网络与其他概念的关系
2.4.2 泛在网络在教育中的应用
第3章 国际智慧教育的发展及对我国的启示
3.1 新加坡智慧教育计划
3.1.1 新加坡智慧教育计划的战略重点
3.1.2 智慧教育计划的主体
3.1.3 “智慧计划”实际应用案例
3.2 韩国智慧教育的发展
3.2.1 韩国智慧教育战略
3.2.2 韩国智慧教育战略的推进
3.2.3 韩国智慧教育的技术支撑
3.2.4 韩国“智慧教育”实践
3.2.5 韩国“智慧教育”计划的特色
3.3 美国智慧教育发展
3.3.1 IBM智慧教育框架
3.3.2 美国《国家教育技术计划》
3.4 国际智慧教育发展对我国的启示
3.4.1 智慧教育理论亟须突破
3.4.2 加速建设以学生为中心的智慧教育环境
3.4.3 将教与学方式的根本转变作为智慧教育的核心
3.4.4 做好顶层设计,建设智慧教育示范基地
3.4.5 构建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提供一体化解决方案
第二篇 路径篇
第4章 智慧教育的顶层设计
4.1 国家有关智慧教育的政策
4.1.1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4.1.2 《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
4.1.3 《国家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
4.2 教育部有关智慧教育的政策
4.2.1 《国家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建设总体方案》
4.2.2 《教育管理信息化建设与应用指南》
4.2.3 2018年教育信息化2.0时代
4.3 城市智慧教育的发展规划
4.3.1 城市“智慧教育”建设原则
4.3.2 城市“智慧教育”总体框架
4.3.3 城市“智慧教育”发展目标
4.3.4 确立城市“智慧教育”重点工程
4.4 区域智慧教育的顶层设计
4.4.1 区域智慧教育的总体思路与目标定位
4.4.2 区域智慧教育的总体建设框架
4.4.3 区域智慧教育的建设内容
4.4.4 区域智慧教育的组织机构与队伍建设
4.4.5 区域智慧教育项目实施的计划安排
4.4.6 区域智慧教育的运营
第5章 “三通两平台”建设
5.1 何谓“三通两平台”
5.1.1 什么是“三通”
5.1.2 什么是“两平台”
5.2 基础平台(网络、机房)建设
5.3 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建设
5.3.1 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的总体建设思路
5.3.2 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的设计原则
5.3.3 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的构成
5.3.4 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的功能
5.4 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
5.4.1 协同办公
5.4.2 公文流转系统
5.4.3 学生管理系统
5.4.4 教务工作及考试成绩管理系统
5.4.5 教职工管理系统
5.4.6 校产管理系统
5.4.7 档案管理系统
5.4.8 课题申报管理系统
5.4.9 决策分析系统
5.5 “校校通”的建设
5.5.1 “校校通”建设的目标
5.5.2 “校校通”云通道建设
5.5.3 实现方式
5.6 “班班通”的建设
5.6.1 “班班通”的建设目标
5.6.2 “班班通”的设计原则
5.6.3 “班班通”要保证“三通”
5.6.4 “班班通”的系统构架
5.7 “人人通”的建设
5.7.1 “人人通”概述
5.7.2 “人人通”设计应满足的要求
5.7.3 “人人通”的模块
第6章 智慧资源建设
6.1 智慧学习概述
6.1.1 智慧学习的定义
6.1.2 智慧学习的特征
6.1.3 智慧学习的内涵
6.2 智慧学习资源
6.2.1 何谓智慧学习资源
6.2.2 智慧学习资源的特征
6.2.3 智慧学习资源的类型
6.3 智慧学习资源建设体系框架
6.3.1 三库
6.3.2 六系统
6.4 学习资源库建设
6.4.1 学习资源库的作用机理
6.4.2 学习资源库的分类
6.4.3 学习资源的建库
6.5 开放课程资源建设
6.5.1 开放课程概述
6.5.2 推进开放课程建设的着力点
6.5.3 精品开放课程资源的云服务模式
6.6 管理信息库——教务与教学管理系统管理平台
6.6.1 教务与教学管理系统的构成
6.6.2 教务与教学管理系统的要求
第7章 智慧校园建设
7.1 智慧校园建设的必要性
7.1.1 智慧校园建设是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必然趋势
7.1.2 智慧校园建设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步骤
7.2 智慧校园总体设计
7.2.1 设计原则
7.2.2 总体架构
7.2.3 系统功能设计
7.3 信息标准建设
7.4 智慧校园统一管理平台
7.4.1 智慧校园综合管理平台的概述
7.4.2 智慧校园综合管理平台的功能
7.4.3 智慧校园综合管理平台的实现
7.5 智慧校园管理应用系统建设
7.5.1 校园通信网络
7.5.2 校园安全监控
7.5.3 门户网站
7.5.4 教务管理系统
7.5.5 校园OA系统
7.5.6 校园信息安全管理
7.5.7 校园能源管理
7.5.8 校园资产管理
7.5.9 校园地理信息系统(GIS)
7.6 智能的教学管理应用系统
7.6.1 交互式多媒体智能教室
7.6.2 远程教育系统
7.6.3 虚拟实验室
7.6.4 电子考场
7.6.5 教学资源共享库
7.7 智慧校园生活建设
7.7.1 校园一卡通
7.7.2 数字图书馆
7.7.3 校园电视广播
7.7.4 校园信息发布系统
7.7.5 校园公共应用系统
第8章 智慧图书馆建设
8.1 智慧图书馆的定义与内涵
8.1.1 智慧图书馆的定义
8.1.2 智慧图书馆的内涵
8.2 智慧图书馆的特点
8.2.1 互联
8.2.2 高效
8.2.3 便利
8.3 智慧图书馆的发展阶段
8.3.1 伪智慧图书馆
8.3.2 弱智慧图书馆
8.3.3 强智慧图书馆
8.3.4 超智慧图书馆
8.4 智慧图书馆的构成要素
8.4.1 智慧图书馆的技术要素
8.4.2 智慧图书馆的服务要素
8.4.3 智慧图书馆的馆员要素
8.4.4 智慧图书馆的资源要素
8.4.5 智慧图书馆的设备要素
8.5 智慧图书馆系统平台建设
8.5.1 智慧系统平台的构建原则
8.5.2 智慧图书馆系统具有的功能
8.5.3 图书馆智慧系统平台架构
参考文献
智慧教育实践是2019年由人民邮电出版社出版,作者滕悦然。
得书感谢您对《智慧教育实践》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