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他身上有声音、有光亮,有可以飞翔的超越空间。
内容简介
杨照谈三岛由纪夫:
19岁的三岛由纪夫,感觉到自己随时可能在战争中死去。
明天是否活着无从把握,于是今天狂放享受。这种绝对、纯粹的热情,在战争结束后,一直活在他的身体里,直到最后那天——1970年11月25日,45岁的三岛由纪夫誊写好《丰饶之海》的最后一部《天人五衰》,漫长的百万字收束在巨大宁静中。随后,他前往陆上自卫队,切腹自杀。
他认为:有一种像模像样、认真看待死亡的人,另外有一种苟活的人,让自己愈活愈黯淡、愈活愈无趣。
他还认为:一个人在死亡之前,总该先要有光。
作者简介
作者杨照,台湾大学历史系毕业,美国哈佛大学东亚史硕士,曾为哈佛大学史学博士候选人,研究专长为中国古代思想史、社会人类学。杨照现任台湾诚品讲堂与敏隆讲堂讲师,他的创作包括文学、历史、经典著作导读等多个领域。
代表作有《故事照亮未来》《我想遇见你的人生》《迷路的诗》《想乐》《永远的少年》《马尔克斯与他的百年孤独》《寻路青春》《推理之门由此进》《呼吸》等。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总序 看待世界与时间
前言 青春意志的至高表现
第一章 所谓的日本
让欧美无法忽视的存在
侵略者与受害者
“菊”与“刀”的对比
日本的“转型”
“战后派”的写作潮
三岛的作家之路
公认的代表作
《金阁寺》之美
“美”的魔咒
第二章 用生命创作的《丰饶之海》四部曲
如果一生只读一本三岛由纪夫
从《丰饶之海》解谜自杀动机
饭沼勋与《神风连史话》
《丰饶之海》的前导之作
接连的挫折
死亡该由谁来决定?
《丰饶之海》的创作起点
风格迥异的“四部曲”
创作《丰饶之海》的五年间
挑战小说的前提与常识
《丰饶之海》与轮回转世
百万字海中航向生命终点
《丰饶之海》的最佳译本?
第三章 读《春雪》与《奔马》
纤细而柔美的《春雪》
自取毁灭的爱情
贯穿四部曲的唯识观
“末那识”与自我意识
“阿赖耶识”与种子
东方佛法与西方自然法
时代洪流下的个体与集体
松枝清显的爱情困境
语言文字与肉体实践
新旧时代交替的《春雪》
真假华族
联系四部曲的要角
《丰饶之海》的冲突与犹豫
挑衅太宰治
川端康成的帮助
与太阳和解
肉体、语言与文学
痛苦是肉体唯一的保证
《奔马》的“荒魂”
《春雪》到《奔马》的连接点
松枝清显的转世轮回
为热情而死的意志
以《奔马》映照三岛自杀事件
梦想着太阳而死
非死不可的决心
法庭上的矛盾
被破坏的纯粹性
“荒魂”升起了
第四章 读《晓寺》与《天人五衰》
《晓寺》的本多繁邦
死亡不是终点
三世轮回的象征
为何有“阿赖耶识”的存在?
虚无主义与艺术
人生与小说的华美终点
自命非凡的本多透
第四世轮回
生命的衰败
丰饶之海的幻象
第五章 青春、情欲与轮回
《午后曳航》的情欲场景
情欲与汽笛
海洋的比拟
《春雪》中关于海的场景
海洋和性爱
无限的青春
关于轮回
反小说的小说
轮回的颓丧
对死亡的热情
马勒和川端康成
如何看待老去?
《禁色》中的恶德美少年
青春与智慧总是不同步
论死亡之高潮
死亡的“经验”
三岛由纪夫的终极追求
日本人如何看待死亡?
传统日本社会的构成
武士道精神
义理社会
身份与义务
禁忌的同性之爱
“像样”的男人与赝品意识
深具舞台意识的自杀铺陈
与青春共殉
大战过后的创伤
日本战败后的态度
天皇的重要性
战后的日本政治运作
从自由派走向国族主义
未完成的“文明提案”
三岛由纪夫年表
永无止尽的狂热:三岛由纪夫是2024年由中信出版集团出版,作者杨照。
得书感谢您对《永无止尽的狂热:三岛由纪夫》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