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给偶尔糟糕的生活,一点灵感、一点治愈、一点秩序。
内容简介
周杰伦的音乐偶像、享誉全球的电影配乐大师久石让,从事音乐创作40多年来,沉浸在真实的生活里,把丰富的情感谱成旋律,为宫崎骏《千与千寻》《哈尔的移动城堡》,北野武《那年夏天,宁静的海》《菊次郎的夏天》,姜文《太阳照常升起》《让子弹飞》……等经典作品注入深层意涵,提醒我们去感受纯真、伤感、甜蜜、浪漫、希望、美好……
本书完整收录久石让的工作哲学与人生感悟。久石让结合具体的配乐案例,细说作曲工作的方方面面:在音乐理想与商业成绩之间如何平衡;工作受挫、走入死胡同后要如何突围;保持一流,没有高深的秘密但有可复制的思维和方法;捕捉日常细节里触动自己的一切,也许就会带来改变人生的契机。
作者简介
作者久石让,作曲家、指挥家、梦想家。本名藤泽守,1950年12月6日出生于日本长野县,日本国立音乐大学作曲科毕业。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序言
1 正视自己的“感性”
创作者的两种态度
何谓一流?何谓专业?
创作者不能过度依赖情绪
心灵的基本建设,始于规律的生活
作曲并非为了讨人欢心
“久石老师真是中规中矩啊”
95%的理性,5%的感性
第一印象尤为重要
灵感在无意识中乍现?
真正的好东西不是思考计算出来的
产生绝对信心的瞬间
有时不妨跟着感觉走
做决定的关键
2 训练直觉能力
磨炼感性的关键大量吸收和积累
再无聊的经历中也有意外收获
刻意锻炼自己的敏感度
动听的音乐连乐谱都完美
别被“羞耻感”束缚
敢不敢将杯子说成花瓶
需要另一个自我的指引
第一印象绝对正确“三明治理论”
直觉的力量能招来幸运
直觉的连锁反应
有短板的团体,也可以凝成一体
失败的原因一定在自己身上
锻炼知性才能拓展人生宽度
3 影像与音乐共存
用影音靠近真实《那年夏天,宁静的海》
黑泽明电影的配乐一用音乐辅助叙事
黑泽明电影的配乐二用音乐唤起想象
电影配乐的创作流程
从整体协调的角度规划配乐
一首旋律连贯全片《哈尔的移动城堡》
配乐围绕主题还是人物?
开场的5分钟决定世界观
与他人通力合作,拓展自我更多可能
一名专业人士的自负
导演的生理节奏
电影节奏与国民个性
作品的“人格”
音乐家执导的音乐电影《四重奏》
做过导演后才了解的事
电影还是得具备戏剧性
4 不可思议的音乐
音乐是记忆的开关
戏剧与音乐互相成就
古典音乐作品为何如此多?
轮回旋涡中的作曲家
凭借节奏风靡世界的流行音乐
在时代潮流中何去何从?
作曲风格的变迁
我决定亲自上场弹奏钢琴、担任指挥
“你是最棒的!”
商品的考量vs创作者的成就感
依赖直觉的优缺点
第一个听众是自己
5 日本人与创造力
传统乐器是“神秘高人”
从亚洲一分子的立足点出发
世界唯一的五弦琵琶
从音乐与食物看日本的国民性
将传统流传后世的再生法
巴厘岛上的领悟
一声令下,所有人往同一方向看齐
何谓诠释音乐
传达的信息远比技巧好坏重要
直探日本人的“道”
日本的音乐教育
强韧的精神比一次胜败更重要
培养自我规划能力
6 掌握时代的潮流
我想要确认亚洲对我的意义
一个国家所背负的历史悲剧
混沌不明的亚洲方向
呼吸着亚洲的风
成为“唯一的自己”或许是个陷阱
一名活在现代的作曲家
从事创作工作,没有结束的一天
感动,如此创造是2024年由中信出版集团出版,作者[日] 久石让。
得书感谢您对《感动,如此创造》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