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部儒学读本

干部儒学读本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领导干部儒学修身治国指南

内容简介

本书面向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公务员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阅读对象一般都有大学本科以上文化水平,旨在引导广大干部重点把握儒学基本知识及儒学关于修身齐家、治国理政的思想与方法,因此在简注和译文的基础上,注意了理论联系实际,古为今用。

章节目录

封面

版权信息

目录

导论

一、儒学论修身立德

(一)道德

1.君子之道

2.中庸之道

3.朝闻夕死

4.任重而道远

5.道不同不相为谋

6.君子道者三

7.为生民立命

(二)仁爱

1.仁者爱人

2.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3.仁者寿

4.和为贵

5.后生可畏

6.四海之内皆兄弟

7.成人之美

8.巧言令色鲜矣仁

(三)清廉

1.两袖清风

2.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

3.玩物丧志

4.公生明偏生暗

5.宁静致远

6.学而优则仕

7.礼尚往来

(四)礼义

1.克己复礼

2.舍生取义

3.过犹不及

4.言而有信

5.有朋自远方来

6.文质彬彬

7.宁可玉碎不能瓦全

8.礼,时为大

(五)忠敬

1.鞠躬尽瘁

2.吾日三省吾身

3.修己以敬

4.一以贯之

5.思不出其位

6.忠言逆耳

7.君子有三畏

(六)勤学

1.三人行,必有我师

2.他山之石

3.温故知新

4.举一反三

5.有教无类

6.性相近,习相远

7.腹有诗书气自华

(七)齐家

1.君子好逑

2.三十而立

3.孝敬

4.近朱者赤

5.未雨绸缪

6.琴瑟和鸣

二、儒学论治国理政

(一)礼法合治

1.以德治国

2.君臣关系

3.民为邦本

4.大同社会

5.小康社会

6.王霸兼用,礼法合治

(二)德主刑辅

1.刑政与教化

2.国家闲暇明政刑

3.必也无讼

4.上有所好,下必甚焉

5.徒法与徒善

(三) 民生为本

1.民足,君孰与不足

2.藏富于民

3.五十步笑百步

4.通功易事

5.正谊明道与谋利计功

6.乐民之乐,忧民之忧

(四)选贤举能

1.才难

2.知其政事,不知其仁

3.举尔所知

4.毁誉必察

(五)取信于民

1.民无信不立

2.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3.尊五美,屏四恶

4.事豫则立,不豫则废

5. 上行下效

6.庶、富、教

三、儒学重要名词术语简释

(一)儒学历史

1.殷周天命观和孝、礼观

2.“儒分为八”

3.子思

4.《郭店楚简》

5.孟子

6.荀子

7. “性恶”与 “性善”之争

8.百家争鸣

9.董仲舒和“独尊儒术”

10.“六经”、“五经”

11.三纲五常

12.今文经学与古文经学

13.王充

14.魏晋玄学

15.王通

16.隋唐经学

17.韩愈

18.“半部《论语》治天下”

19. 宋明理学、宋明道学与宋明儒学

20.“北宋五子”

21.东南三先生

22.朱陆之争

23.王阳明与阳明学

24.刘宗周与“慎独”之学

25.明清之际三大家

26.黄宗羲

27.乾嘉学派

28.龚自珍和魏源

29.洋务派与中体西用

30.康有为

31.谭嗣同

32.科玄论战

33.“打倒孔家店”

34.现代新儒家

35.熊十力

36.冯友兰

37.马一浮

38.《中国文化宣言》

(二)观念术语

1.道德

2.致良知

3.仁者人也

4.仁者爱人

5.经世致用

6.仁本礼用

7.义利之辩

8.天人合一

9.化性起伪

10.民惟邦本

11.民贵君轻

12.正心诚意

13.民胞物与

14.实事疾妄

15.知行合一

16.格物致知

17.修齐治平

18.理一分殊

19.理势合一

20.礼之用,和为贵

21.存天理,灭人欲

22.一阴一阳之谓道

23.天下为主,君为客

24.尊德性而道问学

25.一本万殊,会众合一

26.儒、儒生、儒家、儒学、儒教

27.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四、儒学名篇

1.召公谏厉王弭谤

2. 叔向贺贫

3.牧民

4. 修身

5.去私

6.疾贪

7.《史记·酷吏列传》序

8.《汉书·循吏传》序

9.诫子书

10.治家篇

11.谏太宗十思疏

12.十渐不克终疏

13.乞不用赃吏疏

14.朋党论

15.刑赏忠厚之至论

16.兴贤

17.正气歌并序

18.宝说

19.教条示龙场诸生

20.廉耻

21.原臣

22.禁止馈献檄

23.论改革

24.明良论

25.五箴并序

编后语

干部儒学读本是2015年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作者 王晓华。

得书感谢您对《干部儒学读本》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儒学近代之境.励耘史学文丛 电子书
本书以历史文献为据,从探讨章太炎儒学思想的学术渊源入手,分阶段考察其代表性著作和思想流变,重点论述章太炎儒学思想及其与中国文化现代化的关系。第一,从学术史角度探讨章太炎的儒学学术成就、学术思想及其与现代学术转型的关系;第二,从思想史角度分析他对儒家思想的创造性阐释;第三,从政治史角度论证章太炎的儒学思想与维新思潮、革命思潮、五四新文化思潮的关系。
实用主义的儒化:现代新儒学与杜威 电子书
本书从现代新儒家与杜威的共同关切中,提炼出“生命三境”即生存之境、生活之境、生命之境作为考察的纲要,深入探究民族生命的生存进化、民族国家的政治生活、生活睿智、生命教养、生命理想等关键问题。本书在研究现代新儒学与杜威实用主义的互动关系中,提出“实用主义的儒化”命题。作者的问题意识高度自觉,条理清晰,逻辑性强,提出了很多有启发、有价值的见解,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
新时代家庭美德建设读本 电子书
本书内容包括新时代家庭美德建设意义深远,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俭持家,邻里互助,新时代家庭美德建设途径与方法7个章节。
新时代职业道德建设读本 电子书
本书从新时代职业道德建设的意义、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热情服务、奉献社会、新时代职业道德建设的基本要求与实践路径等七个方面对新时代职业道德主要内容进行理论与践行的解读。
金元之际儒学的传承及思想特点:以东平府学和东平学派为中心 电子书
本书主要讨论金末元初(1220—1300)东平府学和东平学派的情况,对东平府学兴复与发展的背景、过程和原因,府学师生及其学术渊源,东平学派的思想和学术特点逐一进行了探讨,从而厘清金末元初理学发展的脉络,揭示儒学学术思想在这个时期的发展特点。本书资料较为丰富,在吸收前人研究成果基础上多有新见,具有较大的学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