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学研究丛书:民间信仰、客家族群与地域社会—粤东梅州地区的重点研究

客家学研究丛书:民间信仰、客家族群与地域社会—粤东梅州地区的重点研究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客家学研究丛书”系列之一,一本普及客家民间信仰历史与文化的读物。

内容简介

本书以粤闽赣边客家地区作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分析和田野调查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探讨客家地区在由传统向现代社会转型过程中民间信仰的社会变迁及其功能和意义的变化,形成对不同历史时期客家民间信仰的表现及其与客家族群的内在关系的总体把握,以探寻其发展、演变的轨迹及社会意义。

本书对课题组已有的研究成果进行归纳整理,最终形成的对不同历史时期客家民间信仰的表现及其与客家族群的内在关系的总体把握。

从各个篇章的内容可以反映出公王崇拜、祖先崇拜、风水信仰、天后信仰等在宋明以来不同历史时期建构客家社会中所文化社会功能;基督教在粤东地区的传播发展揭示了近代社会转型过程中东西方文化的冲突与融合,作为“客家人的守护神”的三山国王信仰则凸现了传统文化海外传播过程中的功能和在当今社会交流互动中的文化意义。

作者简介

作者宋德剑,江西省丰城市人,1971年7月出生,汉族,历史学硕士,副研究员,嘉应学院客家研究院副院长、党支部书记,广东省台湾研究中心特邀研究员,广东声海峡两岸交流促进会理事。主要从事区域历史文化、客家民俗、民间信仰等领域研究。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客家学研究丛书编委会

总序

目录

第一章 导论

第二章 客家民间信仰的形成及其仪式

第三章 国家控制与地方社会的整合———客家地区民间信仰研究的视野

第四章 公王信仰与客家地区族群关系———以龙源公王为中心

第五章 宗族、圩市与神明信仰———以五显大帝为中心

第六章 风水信仰与祖先崇拜之争———客家二次葬习俗形成的文化分析

第七章 祖先崇拜与嘉靖礼制改革在客家地区的实践———以梅州大埔县湖寮镇蓝氏宗族为中心

第八章 庙宇的地理空间分布与社会功能———以粤东梅州地区天后信仰为中心

第九章 近代中西宗教文化的互动与交流———五华大田樟村基督教信仰研究

第十章 民间信仰与海峡两岸关系———以三山国王信仰为中心

后记

客家学研究丛书:民间信仰、客家族群与地域社会—粤东梅州地区的重点研究是2015年由暨南大学出版社出版,作者宋德剑。

得书感谢您对《客家学研究丛书:民间信仰、客家族群与地域社会—粤东梅州地区的重点研究》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重审中国的“近代”:在思想与社会之间(学科、知识与近代中国研究书系) 电子书
回顾近四十年来的中国历史学,社会史兴起于前十年,概念史凸显于后十年。社会史探究文本背后的情境,概念史聚焦于文本的语言与结构。
闽台民间的心灵家园与文化变迁 电子书
本书的核心重点,总体概括有以下方向:以闾山教派之整体为研究对象;台海两岸教派文献比对;学术理论与宗教实践两全;合并文献与田野调查;中文与日文等文献交叉比对;厘清过去不当传说。本书综合了人类学、历史学、宗教学等观点,采取了古今文献梳理,配合两岸实地田野调查,融合而成。
黑格尔法哲学研究.黑格尔与马克思思想研究丛书 电子书
本书分为抽象法、道德、伦理三篇共十四章,内容包括:黑格尔《法(权利)哲学》——对传统解读水平的反省、对新解读可能性的探索;黑格尔法哲学关于人的规定的双重路径;自然与契约的彼岸——黑格尔《抽象法》中的人格财产权;转让为什么是所有权的最终规定——黑格尔《法哲学原理》中对占有和所有的区分;论不法对伦理的作用:主体与伦理实体的和解等。
差异性社会共识理论研究 电子书
一个日益分化和显现个性差异的时代,同时又是一个寻求沟通、理解、认同和共识的时代。不同利益主体能否达成共识,不同价值取向如何达成共识,如何在利益与价值的通约中,承认差异、寻找共识,始终是困扰人类社会和谐发展的难题,也是古往今来智者追寻“多样性统一”的哲学问题。这不仅涉及“差异性共识”的本体性存在、方法论转换、共识困境与实现途径,也必然涉及利益多元和价值冲突的意识形态问题。本书即是对这些问题的思考。
吉登斯社会哲学思想研究.英国新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丛书 电子书
本书主要是对英国新左派社会学家安东尼·吉登斯的社会哲学思想的解读。吉登斯通过对马克思、韦伯和涂尔干等社会哲学思想的梳理,结合当代欧洲社会的历史发展与变迁,以商品化的资本主义社会、极权主义的现代化政治和现代性的民主制度的批判为切入点,试图把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关联起来,形成了一种总体化的社会哲学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