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精选100问,轻松、快速掌握政治协商工作条例应知应会知识。
内容简介
政治协商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重要形式,是凝聚智慧、增进共识、促进科学民主决策的重要途径。
本书依据《中国共产党政治协商工作条例》《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章程》及相关法规内容,精选与政治协商工作联系最为紧密的100个问题进行解答,帮助广大政协工作者轻松、快速学习应知应会的政治协商工作法规知识。
作者简介
中国法制出版社,我国法律类图书专业出版社。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第一章 总则
1. 《中国共产党政治协商工作条例》的制定和出台具有怎样的重要意义?
2. 如何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政治协商工作条例》?
3. 《中国共产党政治协商工作条例》的制定目的是什么?
4. 什么是政治协商?
5. 什么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6. 政治协商的重要意义是什么?
7. 协商民主具有怎样的重要意义?
8. 加强协商民主建设应当遵循哪些基本原则?
9. 加强协商民主建设需要加强哪些协商渠道?
10. 政治协商的基本方式是什么?
11. 如何加强政党协商?
12. 如何加强人民政协政治协商?
13. 政治协商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14. 政治协商工作应当遵循哪些原则?
15. 什么是政治协商会议?
16.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会徽是怎样的?
17.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会徽有什么含义?
18.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如何实现协商民主?
19.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和地方委员会的工作依据和原则是什么?
20.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和地方委员会的主要职能有哪些?
21.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和地方委员会如何制定年度协商计划?
22.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和地方委员会的工作方针是怎样的?
23.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和地方委员会如何坚持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24.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和地方委员会如何协助国家机关改进工作,提高工作效率?
25.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和地方委员会如何促进统一战线?
26.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和地方委员会如何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27.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和地方委员会如何坚持发展科学、繁荣文化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28.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和地方委员会如何就各项事业和群众生活的重要问题进行研究,提出建议和批评?
29.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和地方委员会如何推动委员增强政协协商能力?
30.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和地方委员会如何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实现?
31.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和地方委员会如何宣传和协助贯彻执行国家的人才强国战略和知识分子政策?
32.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和地方委员会如何宣传和协助贯彻执行国家的民族政策?
33.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和地方委员会如何宣传和协助贯彻执行国家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34.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和地方委员会如何宣传和协助贯彻执行国家的侨务政策?
35.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和地方委员会如何宣传和协助贯彻执行国家的外交政策?
36.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如何加强同地方委员会的联系?
第二章 组织领导和职责
37. 如何实行党中央对政治协商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
38. 如何加强和完善党对协商民主建设的领导?
39. 地方党委在政治协商工作中的主要职责有哪些?
40. 党委统战部在政治协商工作中的主要职责有哪些?
41. 政协党组在人民政协政治协商工作中的主要职责有哪些?
42.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组织结构是怎样的?
43.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与地方委员会的关系和地方委员会对下级地方委员会的关系是怎样的?
44.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和地方委员会由哪些人员组成?
45. 还有哪些人员可以参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地方委员会?
46.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和地方委员会对哪些决议有遵守和履行的义务?
47.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和地方委员会全体会议及常务委员会的议案通过需要满足哪些条件?
48. 参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和地方委员会的单位和个人享有哪些权利?
49. 参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和地方委员会的单位和个人可以退出吗?
50. 参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和地方委员会的单位和个人违反章程或决议的,有什么后果?
51. 担任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委员和地方委员会委员有哪些资格要求?
52.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委员和地方委员会委员由什么机构决定?
53.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委员和地方委员会委员应当履行哪些义务?享有哪些权利?
54.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和地方委员会如何对委员的履职情况进行监督?
55. 哪些情况下,不得提名或继续提名为委员人选?
56. 哪些情况下,本人应当辞去委员或应当责令其辞去委员?
57. 如何决定每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的参加单位、委员名额和人选及界别设置?
58.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每届任期多久?什么条件下可以延长任期?
59.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由哪些人员组成?分别有哪些职责?
60.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可以设立哪些工作机构?
61.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全体会议多久举行一次?
62.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全体会议行使哪些职权?
63.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会由哪些人员组成?
64.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会行使哪些职权?
65.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地方委员会如何设立?
66. 如何决定每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地方委员会的参加单位、委员名额和人选及界别设置?
67.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地方委员会每届任期多久?
68.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地方委员会由哪些人员组成?分别有哪些职责?
69.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地方委员会可以设立哪些工作机构?
70.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各级地方委员会的全体会议多久举行一次?
71.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各级地方委员会全体会议行使哪些职权?
72.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各级地方委员会常务委员会由哪些人员组成?
73.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地方委员会常务委员会行使哪些职权?
第三章 政治协商对象和内容
74. 政党协商的对象有哪些?
75. 人民政协政治协商的对象包括哪些?
76. 如何做好人民团体协商?
77. 如何稳步推进基层协商?
78. 政党协商主要内容有哪些?
79. 人民政协政治协商主要内容有哪些?
第四章 政治协商活动筹备
80. 各级党委如何为政治协商活动提供支持?
81. 政党协商年度计划如何制定?
82. 如何根据政党协商年度计划开展考察调研?
83. 如何根据政党协商年度计划制定具体工作方案?
84. 如何提出年度协商议题安排,形成年度协商计划草案?
85. 各级党委和政府如何支持政协围绕协商议题开展调研?
86. 如何制定人民政协政治协商活动具体工作方案?
第五章 政治协商活动开展
87. 各级党委如何保证协商活动有序开展?
88. 如何营造宽松民主和谐的协商氛围?
89. 各级党委主要通过哪些形式开展政党协商?
90. 各级党委支持政协通过哪些形式开展人民政协政治协商?
第六章 政治协商成果运用和反馈
91. 各级党委应当如何对待协商意见?
92. 如何办理政党协商意见?
93. 如何形成和落实人民政协政治协商活动成果?
第七章 政治协商保障机制
94. 如何完善政治协商工作机制?
95. 如何扎实推进政府协商?
96. 民主党派组织负责同志、无党派代表人士可以参加党委负责同志开展的考察调研吗?
97. 民主党派组织、无党派人士可以列席监察委员会,法院、检察院和有关政府部门党组(党委)开展的有关工作会议吗?
98. 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可以在政协参与国家方针政策和地方重要举措的讨论协商吗?
第八章 附则
99. 什么机构负责解释《中国共产党政治协商工作条例》?
100. 《中国共产党政治协商工作条例》从什么时间开始施行?
附录 中国共产党政治协商工作条例
政治协商工作学习百问百答(2022年版)是2022年由中国法制出版社出版,作者中国法制出版社 编著。
得书感谢您对《政治协商工作学习百问百答(2022年版)》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