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似推荐
编辑推荐
本书围绕中美两国的智库发展机制分别从“资源综合配置机制、国际交流机制、联盟发展机制、管理运行机制、政策影响机制”五个方面进行了研究。
内容简介
全书分为上、中、下三篇:
上篇是综合篇,主要是对中美两国智库建设中的一些共性问题进行探讨。首先从2015年后国内兴起的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热潮和智库研究热潮切入,对国家高端智库、美国智库,以及中美两国共有的高校智库、民间智库和媒体智库等智库主体进行了总括性的介绍和评价。接着以人才为核心,对各国智库都应当着力发展的智库资源综合配置机制进行了分析。
中篇是中国篇,更加侧重于“外向型”机制的分析,重点选取了“国际交流机制”和“联盟发展机制”,并加入了中国香港智库的主题研究。
下篇是美国篇,更加侧重于“内向型”机制的分析,重点选取了“管理运行机制”和“政策影响机制”,并加入了美国智库的中国研究主题。
结语部分是对中国特色新型智库上一阶段发展的总结,也是对接下来进入智库高质量发展阶段的展望。
作者简介
作者吴田,山东淄博人,中国社会科学评价研究院副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2007年进入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政治学与行政学系学习,获法学学士学位,并于2008年进入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攻读并获得经济学双学位。2011年保送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硕博连读,2016年7月获管理学博士学位,其间赴美国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访学一年。
研究领域包括公共领导力、智库研究与评价、人才配置与评价。在中英文核心期刊等发表文章30余篇,多篇文章得到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和主流媒体的全文转发。主持或作为核心成员参与国家社科基金课题等项目20余项。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摘要
Abstract
上篇 综合篇
一 智库建设热的冷思考
(一)从国家高端智库说开去
(二)美国智库建设发展
(三)高校智库建设发展
(四)民间智库建设发展
(五)媒体智库建设发展
二 智库的资源综合配置机制
(一)外围:智库资源配置的外部环境
(二)内围:智库的组织环境
(三)核心:智库人才的配置机制
(四)模型的构建及内外环境互动
(五)优化策略选择及发展方向
中篇 中国篇
三 中国智库的国际交流机制
(一)智库国际化的主体和特色
(二)中国智库国际化的路径
(三)中国智库国际化的现状分析
(四)中国智库国际化的展望
(五)未来发展建议
四 中国智库的联盟发展机制
(一)智库联盟的内涵
(二)智库联盟的理论依据
(三)智库联盟的模式分类
(四)有待改进的空间
(五)未来发展建议
五 新型智库建设进程中的中国香港智库
(一)香港智库的概念界定
(二)香港智库发展与政治社会环境变化
(三)香港智库的类型划分
(四)香港智库的特点分析及与内地的比较
下篇 美国篇
六 美国智库的管理运行机制
(一)智库的数据搜集和共享
(二)智库的使命价值观构建
(三)智库的网络和联盟建设
(四)智库的产品设计及呈现
(五)对中国智库建设发展的启示
七 美国智库的政策影响机制
(一)政策影响模型的建立
(二)政策影响方式分析
(三)不同类型的智库定位
(四)代表性智库案例分析
八 美国智库的中国研究
(一)美国智库中的“中国中心”
(二)美国智库中的“中国通”
(三)对美国智库中国研究的反思
结语 推动中国智库建设向高质量阶段迈进
(一)中国智库建设取得的成效
(二)中国智库建设仍然存在的问题
(三)中国智库高质量发展建议
参考文献
后记
智库发展运行机制研究:基于中美两国的实践是2022年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作者吴田。
得书感谢您对《智库发展运行机制研究:基于中美两国的实践》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