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浮士德

原浮士德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德国大诗人歌德《浮士德》的原始初稿首次全文译出,呈现这部巨著当初的原生状态,是歌德研究的重要文献。

内容简介

本书形成于一七六八年至一七七五年间,系歌德诗剧《浮士德》第一部第一稿,彼时歌德年仅二十余岁。歌德去世后半个多世纪,在魏玛宫廷女官路易丝·封·戈希豪森的遗物中,埃利希·施密特发现了一本九十四页没有标题的四开本笔记本,里面有一部《浮士德》的誊写稿,经确认是歌德《浮士德》的早期版本。

这部流传下来的《浮士德》早期作品后来被冠名为《原浮士德》或称《浮士德初稿》。该剧以诗歌和散文形式写成,自成一体,是青年歌德的代表作之一,对于研究《浮士德》版本与创作历程的变迁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浮士德》在国内有五十多种译本,但《原浮士德》一直未译成汉语,是《浮士德》汉译和歌德研究的一大遗憾。本书根据德国雷克拉姆出版社权威版本首次译出,译者参照手头丰富的研究资料,撰写了前言,添加了必要的注释。

作者简介

作者歌德(1749—1832),德国杰出的诗人、作家、学者和思想家。他以自己长达六十余年的辛勤劳作,给德国和人类留下了一笔丰富多彩、光辉巨大的精神财富。他对德国和人类文化发展的贡献极大,当今世人把他看作继但丁和莎士比亚之后近代西方精神文明最卓越的代表。歌德之于德国仿佛李白在中国。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青年歌德与《原浮士德》

原浮士德

莱比锡奥艾巴赫地窖酒馆

乡村街道

街道

傍晚

林荫道

邻妇之家

浮士德 梅菲斯特

花园

花园小屋

甘泪卿的闺房

马尔特的花园

井边

内外城墙间的巷道

大教堂

浮士德 梅菲斯特

地牢

原浮士德是2023年由上海九久读书人出版,作者[德] 歌德。

得书感谢您对《原浮士德》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走上丝绸之路的中国文学 电子书
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一带一路”重大倡议,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力图借助此项重大倡议推动丝路文化研究,并通过具体研究参与当代中国的文化建设,因此,2015年8月20日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哈密市伊吾县举办了“丝绸之路与中国文学”研讨会。本论文集收录的论文,就是从与会者提交的30余篇论文中选出的。这些论文涉及文学、历史、宗教、音乐、美术、探险、中外文化交流等诸多方面,展现了丝路文化的丰富性。
近代扬州文人群体研究(1840~1945) 电子书
“文人”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个传承久远的独特社会文化阶层,伴随着社会历史的演进,其角色与身份也在不断地衍变、转型。而在衍变流传中,文人阶层的面貌保持了薪火相传之连续性,此与中国社会的超稳定结构之间自有某种耦合与关联。本书的研究时段集中在1840年至1945年,重点研究了近代扬州文人这一群体,对其进行了系统深入的挖掘和分析,考察了扬州文人之整体嬗变,及其与城市社会变迁互动的关系,展现出了近代扬州知识分子
乐府学(第15辑) 电子书
乐府学是与诗经学、楚辞学、词学、曲学并列的古代文学专门之学。《乐府学》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首都师范大学中国诗歌研究中心国家一级学会“乐府学会”主办,研究对象远涉先秦,近及当代,研究领域涉及音乐学、文学、文献学、考古学、民俗学等多个学科,在乐府文献、礼乐制度、音乐形态、名家名作、乐府诗歌的制作与时代关系、海内外相关学术动态等方面都有研究。
中国诗歌研究(第14辑) 电子书
《中国诗歌研究》系首都师范大学中国诗歌研究中心主办的学术集刊,内容涉及古今中外的诗歌研究。栏目设置有中国古代诗歌研究、中国现当代诗歌研究、中国诗歌理论研究、中国少数民族诗歌研究、当代海外华人诗歌研究及中西比较诗学研究、诗学史及诗学文献研究、青年论坛等。在海内外学术界有很好的声誉,是广大诗歌爱好者和广大师生的重要参考书。
梦想没有终点,你要学会坚持做好自己的事情 电子书
本书描写了对未来充满迷茫、没有梦想的主人公李想,在朋友、长辈和微博好友“探险李”的引导和帮助下,找到自己的人生理想,摆脱迷茫和不确定,找到努力的方向的故事。对于初中生而言,梦想是一个遥远而又现实的话题。没有梦想的李想遇到了正在追梦途中的“探险李”、欧阳可儿,他们的坚定和执着感染了他,让他迅速成长,找到了属于自己的梦想。你的身边,是否有勇于追梦的人呢?做一个心中有梦的少年吧,与希望同行,你一定会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