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主义、剥削与公正

资本主义、剥削与公正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类似推荐

编辑推荐

本书精选自2000年以来,国外马克思主义学者对正义、平等问题的相关探讨和观点表达。

内容简介

全书由“概念和方法”“平等主义”“正义诸形式”和“全球正义”四部分构成。

“概念和方法”讨论了建构主义、经济发展、国际法和差异原则等概念和研究方法。

“平等主义”讨论的是现实的乌托邦、国际人权、保护自由以及民主和平等的关系等问题。

“正义诸形式”讨论的是社会主义分配原则、语言、运气平等和转型正义等问题。

“全球正义”讨论的是生态正义、区域正义和环境正义等问题。

本书既有严密的理论分析,也有对语言使用、生态环境、区域转型等现实问题的分析和政策建议。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总序

作者简介

导言

第一编 概念与方法

第1章 马克思的公正?:马克思“伦理”思想溯源

一、马克思与公正:资本主义非公正之争

二、马克思主义伦理学

三、结束语

第2章 马克思、道德与全球公正之争

引言

一、马克思反道德主义的策略选择

二、马克思的隐性幸福伦理学

三、能力方法

四、建设性的马克思主义批评

第3章 能力、平等与阶级公正:对王尔德的回应

引言

一、论阶级

二、论阶级公正

三、论能力平等和阶级公正

第4章 重新思考再分配和承认:阶级、身份与“后社会主义”时代的激进政治状况

引言

一、“后社会主义”状况与再分配-承认困境

二、对阶级的错误描绘

三、从承认-再分配困境到变革-肯定困境

四、承认和地位

结论

第二编 剥削与公正

第5章 公正面前的剥削

一、剥削

二、公正

三、剥削不公正

四、解决这个问题的其他尝试

五、剥削与公平报酬

结论

第6章 剥削即伤害

引言

一、剥削的特征

二、作为伤害的剥削

三、剥削的不当性

四、剥削者的责任

五、第三方责任

结论

致谢

公开声明

基金

第7章 剥削伦理

引言

一、马克思主义和剥削

二、什么是剥削?

三、剥削有错吗?

结论

第8章 剥削者如何支配

一、衡量标准

二、不当致因

三、结构

四、启示

五、反对脆弱性观点

六、反对公平观点

结论

附录:贫富

致谢

开放研究和投稿身份(ORCID)

第三编 全球公正

第9章 全球结构性剥削:走向交叉定义

引言

一、自由主义剥削理论

二、马克思的剥削理论

三、构造剥削的交叉定义

结论

第10章 剥削、国际税收和全球公正

引言

一、价值创造地征税与国家社会

二、全球价值链中的微笑曲线

三、利用全球价值链

四、在创造价值的地方进行剥削和征税

五、替代方案

结论

致谢

公开声明

第11章 公正与道德:超越幼稚的世界主义

序言

一、理解要求

二、理解义务

三、追随国家主义,超越幼稚的世界主义

四、证立问题

五、机构问题

结论

致谢

第四编 资本主义与公正

第12章 民主、资本主义和社会公正:当代社会政治视角

前言

第13章 财产、专有权与民主

引言

一、对政治而言,什么是专有的?三个范例

二、民主常识

三、对民主专有物的再思考

四、财产政治

五、走向非专有的政治

第14章 消费走廊、资本主义与社会变革

引言

一、资本主义条件下消费通道的不存在

二、消费走廊作为制度性社会变革的工具

结论

致谢

公开声明

基金

开放研究和投稿身份(ORCID)

第15章 黄昏时代的西方 自由主义(?)

资本主义、剥削与公正是2021年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作者陈喜贵 主编。

得书感谢您对《资本主义、剥削与公正》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孝经与孝子故事 电子书
本书对《论语》一书分章节进行了注释、翻译,每节包括原文、注释、译文。书后还附录了歌曲《风雅依然》。
生态批判与绿色乌托邦 电子书
本书立足于西方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潮流,研究作为整体的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理论。
儒学的形态与开展 电子书
本书涉及“儒学的形态”和“儒学的开展”两大议题,清晰展示了作者的哲学思考轨迹,即从“生活儒学”到“生生之学”。作者在思考儒学开展方向的过程中,逐渐转入对儒学形态的思考;而在对儒学形态的思考过程中,又发现了儒家“生生”理念。其认为,“生生”才是儒家思想的生命和源泉。作者思考这些问题的同时,也尝试性地提出了一些促进儒学积极健康发展的主张。
创新思维与科技创新 电子书
本书从创新思维与科技创新、TRIZ创新方法的教育与培训角度出发,所涉及的知识面较广,编排中又充分考虑了教学的特点,内容涉及科技创新与知识创新的重要概念、发明问题的传统方法、创新思维与技法、TRIZ创新方法基础、技术系统的进化、发明原理与应用、技术矛盾与矛盾矩阵、物理矛盾与分离方法、科学效应与应用、工业工程方法、精益生产与精益物流、六西格玛管理体系,以及6个内容丰富又实用的附录。本书各章都精心安排了
形象塑造与化妆技巧 电子书
本书从仪容、仪表塑造及化妆技巧入手,与职业岗位要求紧密结合,全面、系统地对人的外在形象设计与塑造进行有针对性的介绍。本书分为6个项目,项目1为化妆概述;项目2为皮肤的特征与护理方法;项目3为化妆色彩;项目4为化妆的基本步骤与方法;项目5为局部矫正的化妆技巧;项目6为常见的妆容。本书适合作为各级各类学校形象塑造与化妆技巧类课程的教材,也可作为企事业单位员工岗前、在职培训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