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从中华传统文化中汲取思想智慧治国理政。
内容简介
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学习和掌握其中的各种思想精华,对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很有益处。
为帮助党员干部系统深入学习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中国东方文化研究会国学文化专业委员会组织有关专家编撰了这套培训教材。
从最早的《尚书》等诸子文化原典一直到晚清,视原文难易程度加以注释和译文,辅之以相应的国学常识和国学故事,在此基础上,根据原义对如何在现实工作中活学活用进行了阐述。
作者简介
编者高宏存,文学博士、教授,党校创新工程首席专家、文化传播教研室主任,重点从事传统文化、文化政策与管理等研究。兼任中共北京市委干部理论教育特约报告人、中国文化创意产业研究会常务理事/副秘书长、中国行政体制改革研究会文化委员会理事等。
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新华文摘》等知名报刊发表论文百余篇,出版著作《文化自信八讲》《政府文化管理前沿》(含合著)等12部,主编《中国文化政策研究报告》等文化类读物60余卷。
章节目录
天人治要
版权信息
总序 做传统文化的践行者
序言
第一篇 道生万物
一、太初有道
二、三生万物
三、逝者如斯夫
四、反者道之动
五、道可道非常道
第二篇 道器之间
一、形上谓道形下谓器
二、细微之处常有大道
三、我有不龟手之药
四、勘破表象始得真道
五、处其实不处其华
第三篇 天道屈伸
一、天行有常
二、天命维新
三、天何言哉
四、君子有三畏
五、明者因时而变
第四篇 地道无成
一、君子以厚德载物
二、凡事败于专而成于共
三、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四、柔弱胜刚强
五、先天下之忧而忧
第五篇 人道有为
一、切勿怨天尤人
二、常思为仁由己
三、天人感应
四、忠恕之道
五、以百姓心为心
第六篇 治道去泰
一、善抓问题关键点
二、无为而无不为
三、用道德教化百姓
四、无规矩不成方圆
五、利不是一切
第七篇 道心惟微
一、五色令人目盲
二、道就在心中
三、执其两端而用其中
四、尽心知性知天
五、以行道为己任
第八篇 道统心传
一、知其然知其所以然
二、仕者必为学
三、安贫乐道不倦
四、养吾浩然之气
五、实践方出真知
第九篇 大道至简
一、抱朴守一
二、绝圣弃智
三、天下之事必作于细
四、居敬而行简
第十篇 复返自然
一、安时而处顺
二、事过而放空
三、天育物有时,地生财有限
四、天人合一
养心治要
版权信息
总序 做传统文化的践行者
序言
第一篇 鸣琴而治
一、琴之道
二、琴之用
三、琴之趣
四、琴之美
五、琴之德
第二篇 观棋通变
一、棋之谋
二、棋之势
三、棋之品
四、棋之境
五、棋之喻
第三篇 书契有道
一、书之法度
二、书之气韵
三、书之意旨
四、书之力势
五、体之流变
第四篇 丹青写意
一、形神之妙
二、体势之变
三、气韵之致
四、会意之境
五、诸艺之通
第五篇 诗词缘情
一、诗以言志
二、诗以缘情
三、诗之运思
四、诗之韵味
五、诗之意境
第六篇 茶韵清心
一、茶之静
二、茶之净
三、茶之敬
四、茶之境
五、茶之镜
第七篇 赏花明志
一、爱花节时
二、奉花示诚
三、赏花识美
四、品花明德
五、拈花禅机
修身治要
版权信息
总序 做传统文化的践行者
序言
第一篇 坚以树德
一、修身以立德为首
二、善养吾浩然之气
三、德正才能天下治
四、修德要有正确的方法
五、修德贵在坚持
第二篇 功崇惟志
一、燕雀安知鸿鹄之志
二、匹夫不可夺志也
三、有志于德,贵在于行
四、达成志向应有原则
五、立志要与自身相符
第三篇 博学强知
一、朝闻道,夕死可矣
二、学,然后能知
三、学而不厌不弃
四、必须博学以成其道
五、学、思、行相结合
第四篇 慎独研几
一、君子必慎其独也
二、研几最难得在于认识自己
三、虚心使人进步
四、不骄傲不自夸
五、做事以谨小慎微为要
第五篇 省身律己
一、吾日三省吾身
二、以人为镜
三、君子应当自律
四、善于了解自己的过失
五、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第六篇 义立而王
一、正义的力量
二、为官当尽忠报国
三、不以盛衰改其节义
四、不求浮名,不慕富贵
五、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第七篇 孝悌以礼
一、孝是最大的德行
二、父子伦常不可废
三、兄友弟恭才能家庭和睦
四、孝道应长存敬畏之心
五、君子之道,礼义之文
第八篇 宽以立信
一、心有容,德乃大
二、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三、一言既出,驷马难追
四、君子以道立身处世
五、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第九篇 恭俭惟德
一、俭以养德
二、恭敬乃与节俭并行
三、养心莫善于寡欲
四、万不可骄奢淫逸
五、为官必须清廉
第十篇 正身直行
一、立天下之正位
二、保持内心正直无邪
三、不倚仗权势胁迫于人
四、不偏不党不徇私
五、不凭借地位追求荣华
齐家治要
版权信息
总序 做传统文化的践行者
序言
第一篇 尚德重教
一、卑而不失尊,曲而不失正
二、养生惜生不可苟生
三、屋宽不如心宽
四、一言之美,贵于千金
五、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第二篇 克勤克俭
一、取之有度,用之有节
二、器具质而洁,瓦缶胜金玉
三、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四、奢侈妄取,衰弱自至
五、居安思危,戒奢以俭
第三篇 行止有常
一、不戚戚于富贵,不汲汲于贫贱
二、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三、一花一世界,一草一天堂
四、知足知止,不辱不耻
五、人之心胸,受制于欲
第四篇 眠食合时
一、饮食有节,起居有常
二、饮食适可而止
三、早寝以当富,晚食以当肉
四、少吃多餐,身体自安
五、粗茶淡饭,益寿延年
第五篇 反哺孝亲
一、长幼有序
二、孝子不谀其亲
三、事亲以敬,美过三牲
四、孝悌之子,可以为国瑞
五、事其亲者,不择地而安之
第六篇 兄友弟恭
一、人生乐在相知心
二、兄爱而友,弟敬而顺
三、宽以容人,厚以载物
四、兄弟虽有小忿,不废雠亲
五、兄弟敦和睦,朋友笃诚信
第七篇 妇道女德
一、静学广才,养德明志
二、仪貌高洁,聪达于事
三、妇贤,则家庭安宁
四、敬顺之道,妇人之大礼
五、正身洁行,竭节从理
第八篇 相濡以沫
一、结发为夫妻,恩爱两不疑
二、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三、平平淡淡才是真
四、妻贤夫祸少
五、意中人,人中意
第九篇 训谕传家
一、教妇初来,教儿婴孩
二、父不慈则子不孝
三、导之以道,近情远貌
四、躬自厚而薄责于人
五、玉不琢,不成器
第十篇 家庭和美
一、家园之情
二、家乃国之本
三、齐家必先修身
四、内睦者,家道昌
处世治要
版权信息
总序 做传统文化的践行者
序言
第一篇 同心贵和
一、和顺为贵,和气致祥
二、君子和而不同
三、同心山成玉,协力土变金
四、万人异心,则无一人之用
五、顺天应人,天人合一
第二篇 内修于己
一、君子必慎其独
二、君子常反躬自思
三、清心寡欲,不役于物
四、成由勤俭败由奢
五、宽容而又坚决
第三篇 慈孝友恭
一、治国必先齐家
二、慈孝之心,人皆有之
三、兄友弟恭,家庭和睦
四、养不教,父之过
五、持家有道
第四篇 尊师重友
一、一日为师,终生为父
二、三人行,必有我师
三、见贤思齐
四、君子之交淡如水
五、道不同,不相为谋
第五篇 制言立事
一、与人言,不可不慎
二、听其言,观其行
三、举贤用人之法
四、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五、行事当慎敏
第六篇 慎微笃行
一、众善奉行,诸恶莫做
二、防微杜渐,防患未然
三、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四、行事有方,功必倍之
五、有志者事竟成
第七篇 忠信守直
一、人而无信,不知其可
二、君子立世当言正行直
三、知行合一,实事求是
四、执政必当公允
五、自私乃达人之障
第八篇 宽容于物
一、惟宽可以容人
二、以恕己之心恕人
三、有容,德乃大
四、与人不求全责备
五、欲人之爱己,必先爱人
第九篇 不矜忍让
一、自知诚亦不易
二、温恭自虚,大智若愚
三、自满十事九空
四、立身处世,忍字为上
五、人能知止,以退为茂
第十篇 恭而尚礼
一、用礼规范人的行为
二、礼,人道的极致
三、常怀恭敬之心
四、约束自己而后成礼
韬略治要
版权信息
总序 做传统文化的践行者
序言
第一篇 治国安邦
一、顺道而守常
二、得民为治国之本
三、无为而无不为
四、德法治国,宽猛相济
五、明主治吏不治民
第二篇 富民兴邦
一、正本而强末
二、财之所生必因人力
三、制其有余而调其不足
四、量入而为出
五、人弃我取,人取我与
第三篇 纵横捭阖
一、近者悦而远者来
二、结之以仁信,示之以武威
三、不为天下先
四、合纵连横,远交近攻
五、兼相爱,交相利
第四篇 运筹帷幄
一、不战而屈人之兵
二、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三、无所不用间
四、兵无常势,奇正相生
五、避实而击虚
第五篇 管治之道
一、治道贵得其中
二、权之所在,利之所在
三、有治人即有治法
四、上下不和,虽安必危
五、赏罚二柄,治之大纲
第六篇 应急权变
一、因时度势,各得所安
二、因势以利导
三、观其变而待其势
四、避其锐而解其纷
五、谋宜深而胆宜壮
第七篇 用人识鉴
一、听其言而察其行
二、施之以德,示之以恩
三、取大节而宥小过
四、赏以兴德,罚以禁奸
五、用其所欲,行其所能
第八篇 为人处世
一、谨其言而慎其行
二、韬其光而养其晦
三、贤者知行知止
四、不为不可成,不求不可得
五、夫惟不争故无尤
第九篇 智察筹谋
一、唯善察者能见微知著
二、所图者远,所谋者深
三、察人性而顺人情
四、察其由,辨其伪,去其隙
五、以其昏昏,独我昭昭
用人治要
版权信息
总序 做传统文化的践行者
序言
第一篇 为政在人
一、为政之要,惟在得人
二、尚贤任能,立政之本
三、得人则兴,失人则毁
四、得千金易,得一士难
五、出乎其类,拔乎其萃
第二篇 修己安人
一、用人先修己
二、修己重在养德
三、格物致知,为官者必为学
四、修身要循道
五、其身正,不令而行
第三篇 识才鉴才
一、事之至难莫如识人
二、相面识人需谨慎
三、听其言,更要观其行
四、器试知利钝,辨才须实践
五、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贤能
第四篇 选贤荐能
一、荐贤立公,心底无私天地宽
二、选贤任能要在德才兼备
三、不拘于格,唯才是举
四、自荐、他荐与招贤
五、科举取士甄拔天下人才
第五篇 养才育才
一、育才为国之大计
二、英才辈出靠教化
三、培育人才要因材施教
四、千锤百炼终成器
五、养才育才贵在恒
第六篇 量才善任
一、量才授任是为善用
二、既用人则信人
三、用人不求全
四、用人之长,补其所短
五、官在得人,各当其任
第七篇 聚才励才
一、以仁爱之心聚才
二、礼贤下士则群贤毕至
三、赏识出人才
四、薄责以勉人
五、适度留白的艺术
第八篇 管人驭人
一、驭人必驭情
二、宽诚以待人
三、厚赏重罚是利器
四、恩与威的妙用
五、担责不抢功
第九篇 考课奖惩
一、吏治清明在考课
二、看政绩也要看名声
三、考课必求实
四、考课必奖惩,奖惩必从严
五、奖惩必信举优黜劣
为政治要
版权信息
总序 做传统文化的践行者
序言
第一篇 民为邦本
一、民本乃立国之道
二、立君在为民
三、民贵君轻:人民至上
四、得民心者得天下
五、以百姓之心为心
第二篇 为政以德
一、德行乃为政之要
二、为政须先正己修身
三、为政在爱民
四、礼义廉耻,国之四维
五、教民趋善,以德化民
第三篇 勤俭持国
一、勤俭持国家邦兴
二、务实勤政戒空谈
三、夙夜在公甘奉献
四、勤学敏思贵有恒
五、戒奢从俭重践行
第四篇 经邦论道
一、务农重本,国之大纲
二、天下大治必先富民
三、尊重规律,不违农时
四、时务之要在轻徭薄赋
五、广积蓄以实仓廪
第五篇 富国强兵
一、富国强兵,经国大计
二、治兵以爱兵为先
三、治军当依法从严
四、兵贵严练,刀需常磨
五、三军同力务在励气
第六篇 济世安民
一、济世安民,国之大事
二、安民在体察疾苦
三、爱惜民力,休养生息
四、不与民争利
五、博济众施泛爱众
第七篇 施政之道
一、法治乃治国之重器
二、治国之要在公正
三、居安思危,有备无患
四、因地制宜善变革
五、要有充满自信的战略定力
第八篇 吏治之道
一、治国先治吏
二、礼法合用,从严治吏
三、反贪立廉,重典治贪
四、吏治贵在赏罚分明
五、治吏以考评为先
第九篇 用人之术
一、治世之要,重在用人
二、用人之道妙在知人善任
三、德才兼备,以德为先
四、不拘一格选人才
五、用人当有容才之量
第十篇 协和万邦
一、亲仁善邻立国之宝
二、爱好和平,以和为贵
三、开放包容,和而不同
四、结交邻邦重在诚信
五、互惠互利,合作共赢
执法治要
版权信息
总序 做传统文化的践行者
序言
第一篇 礼法治国
一、以礼法治天下
二、法为天下之公法
三、法之威严不可侮
四、法治愈于人治
五、法治以礼治为旨归
第二篇 尺度条规
一、因人以作法
二、制法当本末相参
三、有法必依
四、无法则类举
五、法以信为本
第三篇 德法相济
一、治国当明德慎罚
二、刑不厌轻,罚不患薄
三、执法当宽猛并济
四、持法当矜恕
五、执法当宽仁无私
第四篇 法理人情
一、以法治代人治
二、德治当中有人情
三、可法外用情
四、原心以定罪
五、亲亲相隐有底线
第五篇 公正无私
一、亲疏贵贱皆断于法
二、不为权势而挠法
三、诛不避贵,赏不遗贱
四、执法罚当其罪
五、不因才而屈法
第六篇 执法严明
一、执法须明正典刑
二、断狱当以法为准
三、不以至尊喜怒毁法
四、三尺之法绳四海之人
五、弹劾重罪不拘常规
第七篇 执法为民
一、法以便民为本
二、法治以惩恶护民为要
三、以教化讼,使民不争
四、轻罪可将功补过
五、以法令禁约匡风俗
第八篇 行法用人
一、执法者须身先示范
二、执法者须精通律文
三、执法者须刚直不阿
四、执法者当有仁德之心
五、执法者须明辨是非
第九篇 明察慎刑
一、冤狱当杜绝
二、断狱当明察秋毫
三、断狱当明允
四、可越次平冤狱
五、刑讯不可滥用
传统文化与执政智慧(共九册)是2015年由北京嘉睿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出版,作者高宏存 主编。
得书感谢您对《传统文化与执政智慧(共九册)》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