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向战争:决定历史的交涉与日本的失败

滑向战争:决定历史的交涉与日本的失败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深入剖析日本战争之路,揭秘日本战争背后的外交失误。

内容简介

在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前,世界曾经通过三次外交事件考验日本会做出怎样的选择。然而,日本最终都没能选择正确的道路。

本书是日本东京大学历史学教授加藤阳子“战争三部曲”的最后一部,以外交交涉为切入点,围绕日本历史上的三次选择,即如何处理“九一八”事变、是否加入德意日三国同盟、对美关系是战还是和?详述日本最终“滑向”第二次世界大战旋涡的来龙去脉。

作者基于严谨的历史研究和广泛的档案资料,深入分析日本的政治、外交和媒体环境,剖析了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的外交决策失误,揭示了日本在近代史上多次选择战争的道路,尤其是在二战期间选择与美国对抗并最终走向失败的深层原因。

作者简介

作者加藤阳子,东京大学人文社会系研究科教授。1989年在东京大学大学院获得博士学位。曾任山梨大学助理教授、美国斯坦福大学胡佛研究所访问学者。专攻日本近代史。曾出版《日本近代战争史》《从满洲事变到日中战争》《昭和天皇与战争的世纪》《滑向战争》等多部历史著作。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出版者言

佳评推荐

中译本序

第一章 国家书写历史之时,历史诞生之时

一 用历史的眼光审视世界

讲授的内容不受年龄限制

以长远的眼光看待事物的态度

二 将现代的史料与过去的数据进行对照

战争是政治与外交的延续

不同的“战后”,模糊的“牺牲”

历史中的冲绳

天皇在全国战殁者追悼式上的致辞

国民与天皇的关系

日本政府向国民与国际社会传达了什么?

首相谈话中的日本近代历史

对日本来说何谓战后?

殖民帝国日本的经济实力

日本帝国与占领地之间紧密的经济联系

三 当历史被书写时

国家如何创造历史?

7世纪发生在东亚的中日战争

“日本国使”

四 历史的开端

在公元前5世纪发出的历史之问

通过话语去接近事实

当历史以国民为对象被书写

经济学的目的是什么?

是否应当放任北美殖民地独立?

世界面临的重大选择

第二章 人们的选择与周边环境:阅读李顿报告书

一 日本站在“世界道路”前

日本与世界交锋的瞬间

选择

“九一八”事变:为了准备未来的战争而产生的占领计划

是非将随史料留存

派遣李顿调查团的经过

李顿在结束调查后说的话

李顿要告诉日本的是战争的历史

李顿提出的“世界道路”

李顿报告书的主要内容

李顿提出的10项条件

李顿写给姐姐的信

查塔姆研究所里的赞成意见:现实的处方

“中国没有做出任何牺牲就收复了满洲”

“大众并不知晓事件的真相”

二 呈现在人们面前的选项是如何被塑造出来的?

日本在等待报告书过程中的反应

溥仪与“满洲国”

中国方面的反应

日本所忌惮的

关东军所厌恶的

理解选择的困难所在

继续占领还是归还土地?

日本给出的选项,李顿给出的选项

李顿的设问:东三省还是全中国?

三 当日本做出选择时,当权者在考虑什么?

被“压制”和“煽动”这两个关键词所掩盖的问题

什么因素制约着政府和当权者的主张?

牧野伸显:满族人也进行了呼应

天皇:可以做到中日亲善吗?

西园寺公望:要成为裁判员

松冈洋右要确保的底线

松冈洋右的努力交涉

“世界道路”再次被摆到日本面前

第三章 军事同盟的含义:在20天里缔结的三国军事同盟

一 军事同盟的含义

迫使人类做出重大选择的军事同盟

时间对德国不利

对军事同盟的讨论已成为日本的现实问题

枢密院的审查只用了一天

军事同盟需要哪些要素?

二 为什么德国和日本都那么着急?

英国的第二选择

当国家消失时会发生什么?

仅用了20天签署的条约

大众媒体收到的审查标准

同意加入三国同盟的御前会议

为什么首相和外相的预测不如军部准确?

“取毅然之态度则战争可避”

在条约签订前更迭海军大臣

阅读条文

条约第三条以委婉的方式将美国作为假想敌

所谓“大东亚”是指什么地方?

德国是否理解了条约前文的意思?

三 “不要错过公共汽车”

为什么日本没有拒绝?

日本希望缔结三国同盟、加强与德国关系的理由

为了牵制德国而与德国结盟

使用“大东亚共荣圈”概念的理由

五角大楼的尤达大师关注的问题

中日和平工作

中国的选择

陆海军各占多少军事预算?

陆海军是否认真探讨了日美战争的前景?

选择所需的时间

第四章 日本人为何孤注一掷地发动战争:日美交涉的深意

一 两个敌对国为何在战争前夜坐到谈判桌前?

负责日美交涉的野村与赫尔

敌对双方在战争前夜谈判的意义何在?

关于日美交涉,大家会查些什么?

日本是被《赫尔备忘录》逼迫的吗?

美国为什么要与日本谈判?

日本为什么要与美国谈判?

丘吉尔写给松冈洋右的信

德国大使奥托写给松冈洋右的信

二 史料中的痕迹

《日美谅解案》

日本与美国的目标

首脑会谈计划,美国与近卫的关系

日美交涉舞台背后的主角

日美交涉背后的深意

三 日本为何没能预测到美国的制裁?

中日战争解决方案的变迁

行使武力的条件

被动的一方

为何要加上“对英美开战也在所不辞”这句话?

日本为何在入侵法属印度支那南部一事上失算了?

美国对日本入侵法属印度支那北部的反应

美国对日本入侵法属印度支那南部的反应

四 民众被教导只有那一条道路

外相人选与近卫的文书

制约交涉的问题

尾崎秀实与天皇的民众观

五 并非因陷入绝望而开战

何谓“日中新协议”?

达成妥协时对国内舆论的指导方针

“工作人员的失误导致未及时通告美国”是神话

美国的失败

如何看待开战及战败之后的日美交涉?

日本人最终选择战争的理由

终章 战败与宪法

总结

使国民陷入存亡危机的战争

束缚冲绳民众思想的“共生共死”

在溶洞里宣读的传单

在中国投降

孤注一掷发动战争的日本败在何处?

百年前的旧伤依然隐隐作痛

大东亚战争调查会

让日本战败的记录成为献给世界的礼物

讲座的最后

后记

谢词

滑向战争:决定历史的交涉与日本的失败是2025年由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作者[日] 加藤阳子。

得书感谢您对《滑向战争:决定历史的交涉与日本的失败》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听见历史的声音 电子书
本书精选《听见历史的声音:文物传奇》32期节目,以互动书的形式融合文字稿、照片、音频、视频等多种载体,通过实地探访、口述历史的形式寻根厦门记忆,揭示文物保护的现代意义。
日本近世国学者的华夷论与自他认识 电子书
华夷思想是前近代东亚世界进行自我认识和他者认识的主要思维模式。本书以日本近世国学者的自他认识与传统华夷思想的关系为研究对象,通过考察贺茂真渊、本居宣长、平田笃胤、大国隆正的自他认识来探讨国学者华夷论的特点。
病入股肱:日本近代史上的天皇与军队 电子书
日本近代天皇制是以天皇亲率军队的理念为支撑的,强调天皇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和军人对天皇的绝对忠诚。然而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天皇作为最高统率者的权威发生了巨大动摇,被视为“股肱之臣”的军队也发生了质变。随着军人干政的潘多拉魔盒被打开,日本一步步走向了战争的深渊。本书是“日本战争研究第一人”、东京大学教授加藤阳子数十年“战争”研究的集成之作,探讨了天皇与军队关系在近代的发展史,追溯了日本明治建军和立宪的历史
经济制裁:封锁、遏制与对抗的历史 电子书
《经济学人》《外交事务》最佳图书,一场全球化和自给自足之间的博弈。
钻石、黄金与战争:英国人、布尔人和南非的诞生 电子书
一部现代南非诞生的血泪史,一个关于巨大财富、原始权力、欺骗和腐败的故事。带你穿越19世纪,见证财富的发现和种族的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