却话程门立雪时:程正民教授80华诞贺集

却话程门立雪时:程正民教授80华诞贺集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本书为纪念程正民80寿辰而编,展示了这位纯正学者充满爱心的仁者精神世界。

内容简介

本书稿是程正民先生的学生为祝贺先生80寿辰编撰的纪念文集。本书稿包括“程正民学术生涯评述”“程正民忆师友”“学生忆述程正民”“程正民为学生著作序录”“程正民回忆录节选”等部分。收入了程正民先生的回忆录节选、他对自己老师的纪念性文章,和他的同事、学生们的记述性文字。通过这些充满历史感的文字,读者可以走进程先生丰富的生命空间,感受一个纯正的学者、一个充满爱心的仁者的精神世界的广博。

章节目录

封面

书名页

版权页

目录

第一编 程正民学术生涯评述

我所走过的学术道路

踏踏实实的开创性工作

列宁文艺思想与文艺学经典命题

巴赫金研究的新成果

大学文艺学教学和现代文学观念的建构

理想主义者的悖论

国别史与当前马克思主义文论的中国贡献

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的一项重大成果

走向纵深的文艺心理学研究

中俄比较文艺学与比较民间文艺学研究六十年

一 我所知道的钟老与程老师的学术联系

二 从中俄比较文艺学看民间文艺学

三 从中俄比较民间文艺学看钟老的三层文化观

四 在钟老晚年建设民俗学学科中无私奉献

第二编 程正民忆师友

贺卡往哪里寄

迟到的怀念

一 黄先生的脾气

二 “黄昏思想”的深处

三 最愉快的日子

四 病中想着未来

五 人格的闪光

六 他平静地走了

他视民俗学为生命

对先辈的温情和敬意

爱学术、爱学科、爱学生

一 视学术研究为生命

二 为学科建设倾注心血

三 把学生当作自己的儿女

我心中的怀念和敬意

“劳动模范”钟子翱先生

同刘宁相处的日子

他用整个生命投入自己心爱的事业

从审美诗学到文化诗学

第三编 学生忆述程正民

寓大义高境于平淡中

一 苏联解体后的归来者

二 临危受命出任中文系主任

三 《文学理论教程》的幕后推手

四 在独特的学术园地长期耕耘,建树丰厚

五 一言千钧,夫子自道

我的“副导师”程正民先生

善施恩德为人师

师恩如水,长流不息

温玉之美

一年为师 半生为父

一 考博与导师

二 来往与回忆

三 父亲与师父

师者如一杯不烫手的茶

程正民先生的学术思想习得

我的导师程正民先生

我的精神空间中的正民师

慈师印象

永远温暖如春

程老师,亦师亦友亦兄长

我与程导二三事

勤奋严谨的学者 蔼然可亲的师长

记我的恩师程正民先生

师父和师母

世间最难是天真

一生的导师

一 “对话”式教学

二 人生的“整体诗学”

三 先生的“心理学”

清晨九点的饕餮精神盛宴

十年话一情

第四编 程正民为学生著作题序录

邱运华《诗性启示——托尔斯泰小说诗学研究》序

邱运华《俄苏文论十八题》序

王志耕《圣愚之维:俄罗斯文学经典的一种文化阐释》序

黄键《京派文学批评研究》序

张灵《叙述的源泉——莫言小说与民间文化中的生命主体精神》序

吴晓峰《国语运动与文学革命》序

谢慧英《强力的“挣扎”与主体性的“突围”——路翎创作研究》序

周春霞《解读红色经典——〈青春之歌〉的文本张力与生产机制》序

宋春香《他者文化语境中的狂欢理论》序

第五编 程正民回忆录《风声雨声读书声》节选

顶埭村:笼罩战争阴影的童年

阿公阿嬷一步一磕头

漆黑的海上,日本军舰撞来

死猫吊在老树上——城里孩子的农村生活

村里来了不速之客

龙头街、竹仔街:风雨飘摇年代的小学记忆

家住鼓浪屿龙头街

我对教堂情有独钟

寻找福民小学

筼筜港边的大同小学

大舅卖壮丁,二舅走香港

虎头山下:革命年代的中学时光

我上了双十中学

解放了,三哥长满疥疮回来了

先烈和“叛徒”的青春都与厦门同在

50年代的追星族

我参加老师的思想改造

“五反”被动员“大义灭亲”

从团支书到大班长

穿一条裤子的小伙伴

“同桌的你”

1955年高考记趣

铁狮子坟:风雨声中的大学春秋

初来铁狮子坟

朱老总的女儿当我的主考官

中文系的老师是一流的

同一宿舍的兄弟

那天晚上,我总算开了窍

在王府井做一回哈姆雷特

班上有的党员有点“右”

“犯错误”的共青团员

战斗在劳动大学——十三陵水库

在石钢的炼焦炉旁

“资产阶级专家究竟有什么货色?”

红色的《中国民间文学史》

难忘《西藏人民最强音》

告别大学、告别青春

从“四清”到“文化大革命”:只有风雨没有书声

走上教学工作岗位

惊动上层的老周退党事件

工作组长老梁的“创造发明”

硬“三同”不易,当组长更难

我和老陆同睡一炕

从苏联文学研究室到外国问题研究所

一场灾难的开头

从“文革小组”到“红色游击队”

批判肖洛霍夫

长征到延安

到广州串联挨厂里工人骂

校园武斗有个特殊的播音员

临汾“五七”干校的病与痛

在苏联文学研究所:飞雪迎春的80年代

《文艺百家》事件

苏联文学研究所的来龙去脉

夜访姜椿芳、丁玲和黄药眠

茅盾为《苏联文学》题词

创刊号竟达十万册

全国文学期刊主编会上见世面

“反自由化”见闻

同刘宁开设“俄苏文学批评史”课程

参加编写《俄国文学批评史》

在文艺心理学的世界遨游

系主任的酸甜苦辣:20世纪90年代一段难忘的日子

苏文所解散,叶落归根

钟老鼓励我跳火坑

职称评定工作让我焦头烂额

难于打破的记录:一次评上12个副教授

短命的党总支书记

我为两位“国宝”服务

被“公关”记

郊游和祝寿

新的世纪,新的起点:风平浪静的退休生活

退而不休,“中心”是我家

饱览祖国山河

走出去看看外面的世界

含饴弄孙享天伦之乐

老伴老伴,老来作伴

我们的青春小鸟又回来了!

学生给我过生日

编后记

却话程门立雪时:程正民教授80华诞贺集是2017年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作者王志耕。

得书感谢您对《却话程门立雪时:程正民教授80华诞贺集》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盛国荣教授纪念文集 电子书
本书为盛国荣教授逝世十五周年的纪念文集,分为师友回忆篇、佛心圣手篇、跨国传经篇、社会活动篇、薪火相传篇、唱酬交游篇六个部分。
钦定、协定与民定.中华学人丛书 电子书
通过载泽的考察,清廷认识到宪法可以巩固君权,通过达寿的考察,清廷认定用钦定的办法制宪是确保宪法巩固君权的不二法门。这与民间所主张的制宪方法相冲突,预备立宪期间的制宪活动,遂演变成一场对制宪权的争夺。从1908年的《宪法大纲》到1911年的《大清帝国宪法》草案,清廷均坚持钦定,牢牢控制制宪权。但在革命风暴的冲击下,清廷放弃钦定,并很快连协定也放弃,宣布宪法全由民定。只是此时已经民心尽失,清廷非但未能
五教授地理学文选(一) 电子书
西南联大前后八年多的办学,在人才培养和学术研究上,卓有成效,公认创造了中国教育史上的一个“奇迹”。其中单就地理学而言,就出版了数部具有开拓性意义的地理学专著,发表了诸多地理学方面的论文,成为近代地理学史必须关注的重要学术成果。本书所编的即国立西南联合大学五大地理学教授张印堂、洪绂、林超、陶绍渊、鲍觉民的部分地理学术文章,以此来认识西南联大学术研究的特色,是研究近代地理学史的重要史料。
时代·师承·史学:瞿林东教授八秩祝寿文集 电子书
瞿林东教授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是中国史学史和史学理论研究领域的代表人物。他的代表作主要有《唐代史学论稿》《中国史学史纲》《中国古代史学批评纵横》《中国史学的理论遗产——从过去到现在和未来的传承》《二十世纪中国史学论集》等。这部文集,是全体学生敬献给瞿林东教授的一份生日礼物,以祝贺他充实而又光辉的学术、教育生涯。
比利时(文化中行·国别(地区)文化手册) 电子书
本书全面展现了比利时的政治、经济和风土人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