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依何为生:托尔斯泰道德小说选

人依何为生:托尔斯泰道德小说选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朴素易懂,博爱为核心,读起来轻松畅快。

内容简介

俄国文豪列夫·托尔斯泰出生于一个古老的贵族家庭,其作品被列宁誉为世界“第一流”的作品。相较于他创作的长篇小说,他写的中短篇故事浅显易懂,读起来轻松畅快,其中包含的哲理却发人深省。本书收录的中短篇道德小说浓缩了他对人生意义的思考,彰显了他以“博爱”为核心的“托尔斯泰主义”。托尔斯泰借助这些寓意明显的故事,直接表达了他的一个重要思想:天国并不抽象,它就存在于人类的友爱之中。

作者简介

列夫·托尔斯泰(1828-1910),19世纪俄国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是世界文学史上最杰出的作家之一,被称颂为具有“最清醒的现实主义”和“天才艺术家”。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妮娜》《复活》等。他的作品无情揭露了沙皇制度和新兴资本主义势力的种种罪恶,曾被列宁赞为世界文学中“第一流”的作品。$$$$$托尔斯泰,1828—1910,俄国最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世界文学史上最杰出的作家之一。托尔斯泰的文字深邃并富有哲理,具有极大的统治力。他在世界范围内极大地影响了包括法朗士、罗曼·罗兰和德莱塞等在内的一大批文学巨匠,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和《复活》等。$$$$$列夫·尼古拉耶维奇·托尔斯泰,俄国小说家、评论家、剧作家和哲学家,同时也是非暴力的基督教无政府主义者和教育改革家。他是在托尔斯泰这个贵族家族中最有影响力的一位。托尔斯泰著有《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和《复活》这几部被视作经典的长篇小说,被认为是世界最伟大的作家之一。高尔基曾言:“不认识托尔斯泰者,不可能认识俄罗斯。”$$$$$列夫?托尔斯泰(1828~1910),19世纪中期俄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思想家,代表作有《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等。

★$$$$$托尔斯泰,(1828-1910),19世纪俄罗斯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也是世界文学史上最杰出的作家之一。他被称为具有最清醒的现实主义风格的天才艺术家,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等。$$$$$列夫·托尔斯泰,1828—1910,俄国作家、思想家,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最伟大的文学家,也是世界文学史上最杰出的作家之一,他被称为具有“最清醒的现实主义”的天才艺术家,其作品“代表了俄罗斯文学的广度”。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等。$$$$$托尔斯泰思想中充满着矛盾,这种矛盾正是俄国社会错综复杂的矛盾的反映,是一个富有正义感的贵族知识分子在寻求新生活中,清醒与软弱、奋斗与彷徨、呼喊与苦闷的生动写照。托尔斯泰的作品纵然其中有反动的和空想的东西,但仍不失为世界进步人类的骄傲,他已被公认是全世界的文学泰斗。列夫·托尔斯泰被列宁称为“俄国革命的镜子”$$$$$列夫·托尔斯泰(俄语:ЛевНиколаевичТолстой,英语:LeoTolstoy,1828年9月9日---1910年11月20日),19世纪末20世纪初

俄国

最伟大的文学家之一,也是世界文学史上最杰出的作家之一,他的文学作品在世界文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代表作有长篇小说《

战争与和平

》《

安娜·卡列尼娜

》《

复活

》以及自传体小说三部曲《幼年》《少年》《青年》。其它作品还有《一个地主的早晨》《哥萨克》《塞瓦斯托波尔故事集》等。他也创作了大量童话。他以自己一生的辛勤创作,登上了当时欧洲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高峰。他还以自己有力的笔触和卓越的艺术技巧辛勤创作了“世界文学中第一流的作品”,因此被列宁称颂为具有“最清醒的现实主义”的“天才艺术家”。$$$$$列夫·托尔斯泰(1828-1910)是俄国伟大作家,出生于图拉省的亚斯纳亚波利亚纳,一八四四至四七年在喀山大学学习,一八五一年赴高加索从军,后来参加克里米亚战争中的塞瓦斯托波尔保卫战,一八五六年退伍,此后他大部分时间在家乡度过,主要从事创作。$$$$$托尔斯泰,(1828~1910),19世俄国最伟大的作家。出生于贵族家庭,1840年入喀山大学,受到卢梭、孟德斯鸠等启蒙思想家影响。1847年退学回故乡在自己领地上作改革农奴制的尝试。1851~1854年在高加索军队中服役并开始写作。1854~1855年参加克里米亚战争。几年军旅生活不仅使他看到上流社会的腐化,而且为以后在其巨著《战争与和平》中能够逼真地描绘战争场面打下基础。1855年11月到彼得堡进入文学界,其成名作:自传体小说童年》(1855)、《少年》(1857),这些作品反映了他对贵族生活的批判态度,“道德自我修养”主张和擅长心理分析的特色。从中篇小说《一个地主的早晨》(1856)之中可以看到他站在自由主义贵族立场主张自上而下改革而在白己庄园试验失败的过程。

1857年托尔斯泰出国,看到资本主义社会重重矛盾,但找不到消灭社会罪恶的途径,只好呼吁人们按照“永恒的宗教真理“生活。这些观点反映在其短篇小说《琉森》(1857)之中,后又创作了探讨生与死、痛苦与幸福等问题的《三死》、《家庭幸福》。

1860~1861年,为考察欧洲教育,托尔斯泰再度出国,结识赫尔岑,听狄更斯演讲,会见普鲁东。他认为俄国应在小农经济基础上建立自己的理想社会;农民是最高道德理想的化身,贵族应走向“平民化”。这些思想鲜明地体现在其中篇小说《哥萨克》(1852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译序

人依何为生

十一

十二

哪儿有爱,哪儿就有上帝

两个老人

十一

十二

纵火容易灭火难

蜡烛

三位长老

上帝知道真情,但不立即说出(纪实)

教子

十一

十二

十三

一个人是否需要很多土地

高加索的俘虏(纪实)

趁有光,在光中走(古代基督徒的故事)

假息票

第一部

十一

十二

十三

十四

十五

十六

十七

十八

十九

二十

二十一

二十二

二十三

第二部

十一

十二

十三

十四

十五

十六

十七

十八

十九

二十

伊利亚斯

魔高一尺,道高一丈

小姑娘比大人聪明

忏悔的罪人

鸡蛋大的麦粒

两兄弟和金币

人依何为生:托尔斯泰道德小说选是2023年由商务印书馆出版,作者列夫·托尔斯泰。

得书感谢您对《人依何为生:托尔斯泰道德小说选》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老子尹喜帛书《道德经》解注 电子书
本书对《道德经》进行了注释和译文。全书共八十一章,内容包括:随而不见其后,迎而不见其首“道”的感知;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师从自然;炊者不立自现者不明;物无弃财贵师之道等。
属人的世界 电子书
《马克思主义简明读本》系列丛书是专门为读者组织编写的一套关于马克思主义的通俗理论读物,本系列丛书紧紧围绕十八大精神,宣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旨在引导读者了解马克思主义,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相关理论和制度,引导读者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
朱熹自然观与当代生态道德建设研究 电子书
本书通过对朱熹自然哲学思想进行梳理与研究,展示朱熹自然观在宇宙、生命、天人等方面的基本内涵和主要内容,以朱熹自然观为切入点,研究其蕴含的生态伦理思想,解读朱熹生态伦理思想的主要内容及其对当代生态道德建设的价值意义;从生态视角出发,将当代生态道德建设与朱熹自然观、朱熹生态伦理思想联系起来加以考察。
《老子》中的人生智慧.道德经精解 电子书
本书是一本关于《老子》的文学普及读本,书中详细介绍了《老子》的成书过程及作者生平,并对《老子》中的人生智慧和哲学思想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解读,并列举了众多历史案例作为解读,从而让读者在了解古典哲学的基础上掌握更多的人生智慧。
舍勒文集:道德意识中的怨恨与羞感 电子书
本书作者舍勒认为,就认识的全部发展史而言,人们都是先对认识对象产生爱或者恨,之后才通过知性来对它们进行认知、分析和判断的。因此,无论对于所有各种理论认识和思维来说,还是就所有各种实践立场而言,爱和恨在情感行为的集体范围内都是最原初的行为方式,它们还使理论生活和实践生活统一起来,并且能够使这两者永远保持统一的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