灾害的经济学分析:地震、居民储蓄与经济增长

灾害的经济学分析:地震、居民储蓄与经济增长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灾害是经济社会面临的一种持久挑战。一场席卷全球的新冠肺炎疫情,让身处“后疫情时代”的我们不得不思考灾害对经济系统的长短期影响、相应的灾害应急处置,以及针对灾后恢复的经济政策制定。

内容简介

然而,在回答这些具体的应用性问题之前,一个不可回避的基础理论问题是:如何刻画灾害情境下的微观个体决策机制以及相应的宏观经济效果?

本书以2008年汶川地震为研究窗口,从事实确认、机制分析和宏观系统研究三个维度明确了地震对我国居民储蓄、宏观经济政策和经济增长的影响。

作者简介

作者姚东旻,陕西汉中人。中央财经大学副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中央财经大学中国财政发展协同创新中心副主任,兼任财政税务学院党委副书记,财政部专家工作室入库专家。主要研究方向为财政基础理论、组织经济学、博弈论应用、基于数据的因果推断。已在国内外刊物上发表论文七十余篇,主持十余项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青年课题、财政部、国家统计局、国家市场监管总局、中国石油,中央结算公司等部委与企业重点研发课题,其专著荣获第七届吴玉章人文社会科学奖,多篇论文获第六次全国优秀财政理论研究成果二等奖,第七届、第八届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人文社会科学)三等奖、二等奖。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自序

前言

第一章 灾害能够影响人们的储蓄行为吗?

一 引言

二 文献综述

三 实证策略设计与建模

四 基准回归分析

五 稳健性检验

六 结论与启示

第二章 震后预防性储蓄的决策机制

一 引言

二 文献综述

三 一个简单的三期预防性储蓄理论模型与数值模拟

四 实证策略设计与建模

五 实证结果分析

六 结论

第三章 长计远虑还是活在当下?

一 引言

二 文献基础与分析框架

三 一个简单的多期储蓄行为模型与理论假说

四 研究策略与方法

五 实证结果分析

六 结论

第四章 灾害如何影响家庭储蓄

一 引言

二 文献综述与框架

三 一个简单的内含认知自我控制的储蓄模型

四 数据与实证策略

五 实证结果

六 结论

第五章 自然灾害、居民储蓄与幸福感

一 引言

二 文献综述

三 理论预测与数值模拟

四 实证策略设计与建模

五 实证结果分析

六 结论与展望

第六章 财政支出、银行信贷与经济增长

一 引言

二 财政支出、银行信贷与经济增长之间关系的三组争论

三 实证策略、方法与数据

四 基准回归分析

五 稳健性检验

六 结论

灾害的经济学分析:地震、居民储蓄与经济增长是2021年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作者姚东旻。

得书感谢您对《灾害的经济学分析:地震、居民储蓄与经济增长》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促进经济中高速增长的路径与政策 电子书
本书预测并展望未来30年我国经济长期增长的趋势。
经济学的旅行 电子书
本书是作者的短文汇编。收录了《大巴开往英伦》《苏黎世之旅》《剪羊毛与共享羊毛》《靠山吃山》《萨拉热窝不说话》《铁锈玫瑰保加利亚》等130篇。
转型国家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 电子书
本书主要研究俄罗斯与中东欧等转型国家的金融发展及其与经济增长的关系。首先,对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逻辑联系、金融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以及金融脆弱性等相关研究进行了文献述评;其次,对转型国家的金融发展进行分析和比较,并以全球金融危机为断点考察危机前后转型国家金融结构的演进过程及其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再次,对中东欧国家和俄罗斯的金融脆弱性与金融重构进行了讨论;最后,探究了中国金融脆弱性的核心表现形式
中国消费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 电子书
本书分专题从不同侧面剖析了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揭示我国“消费不足”的根源,探讨消费与投资变化普遍规律,并介绍各国消费模式可借鉴之经验,提出建立消费政策体系的政策思路。
区域视野下的中国经济增长与波动 电子书
区域层次的经济增长与波动问题是经济增长理论、经济周期理论和区域经济理论的交叉领域,也是国内外相关研究的薄弱环节。本书旨在从区域层次探寻我国经济增长与波动特征和规律,把握中国区域经济增长与波动特征和规律的成因。作者首先总结、梳理了经济周期、经济增长和区域经济等相关理论发展脉络。在此基础上,运用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向量自回归和脉冲响应函数等现代计量经济学工具,对50多年来全国和东南、东北、中部、西部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