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似推荐
编辑推荐
本研究通过分析测试辩论法研究中的逻辑错误,探索适用于科学研究的辩论方法,提出累进辩论法。
内容简介
本研究基于累进辩论的思想提出累进效度观。累进观借鉴整体观的“分数解释与使用”,提出“数据解释与使用”,并将测试过程分解为设计、开发、实施、评分、使用和参照等六大环节。由于每个环节都会产生数据,所以累进观将测试的所有测试环节都纳入了效度的概念范畴和验证过程。
累进观强调每个环节的数据都应该得到合理的解释和使用,因此每个测试环节都具有效度,并且当前环节的效度是所有前任环节效度层级累进的结果,即累进效度。这种观点注重当前环节对后续环节的影响,有利于倡导在当前环节进行证伪辩论,限度控制测试风险。
作者简介
作者邓杰,湖南省祁阳县人,1968年6月出生。英语语言文学专业英语教育方向学士、计算数学专业计算机应用软件方向硕士、英语语言文学专业语言测试学博士,英国“英语语言学习与测试研究中心(CRELLA)”高级访问学者。现为湖南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有限公司副总编辑。
长期从事高等学校英语专业的教学与研究工作。参与《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外国语言文学类)》《普通高等学校本科英语类专业教学指南》和《中国英语能力等级量表》的研制工作。主持国家社科课题1项、虚拟仿真实验项目1项、教育部网络社区示范项目1项、省部级科研和教改课题4项,出版专著4部、译著2部,发表论文20余篇。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出版说明
序
前言
第1章 绪论
1.1 辩论的理性逻辑机制
1.2 测试辩论研究中的谬论
1.3 整体效度观的局限性
1.4 语言能力研究的不足
第2章 辩论逻辑
2.1 三段论形式逻辑
2.1.1 逻辑结构
2.1.2 形式逻辑
2.1.3 推理规则
2.1.4 不足之处
2.2 图尔明理性逻辑
2.2.1 逻辑结构
2.2.2 理性逻辑
2.2.3 辩论思想
2.2.4 不足之处
2.3 测试辩论法研究中的谬误
2.3.1 分数解释辩论
2.3.2 测试设计辩论
2.3.3 测试使用辩论
2.3.4 真假图尔明模型
2.3.5 一脉相承的谬误
2.4 测试辩论法研究的启示
2.4.1 对立假设的排除
2.4.2 测试辩论的焦点
第3章 累进辩论法
3.1 基本概念
3.2 辩论结构
3.3 累进机制
3.4 统计基础
3.4.1 计量尺度
3.4.2 频数分布
3.4.3 数据分布特点
3.4.4 正态分布
3.5 假设检验
3.5.1 小概率原理
3.5.2 显著性水平
3.5.3 两类错误
3.5.4 检验步骤
3.5.5 常用检验示例
第4章 测试效度
4.1 效度概念的演变
4.1.1 效度分类说
4.1.2 整体效度观
4.2 累进效度
4.2.1 总体框架
4.2.2 环节效度
第5章 语言能力
5.1 语言能力研究综述
5.1.1 交际语言能力
5.1.2 认知活动能力
5.1.3 信息处理能力
5.2 话语信息认知处理能力
5.2.1 话语信息认知处理系统
5.2.2 话语信息的认知处理能力
5.2.3 话语信息的认知量化计算
5.2.4 信息最大化命题方法
第6章 测前辩论例析:选项可猜性评判与控制
6.1 研究背景
6.2 辩论规划
6.2.1 评判量表
6.2.2 累进框架
6.2.3 具体问题
6.3 辩论实施
6.3.1 层级I——可猜因素辩论
6.3.2 层级II——量表质量辩论
6.3.3 层级III——评判一致性辩论
6.3.4 层级IV——选项可猜性辩论
6.4 辩论声明
第7章 测后辩论例析:考生水平评价及教学建议
7.1 研究背景
7.2 辩论规划
7.2.1 累进框架
7.2.2 具体问题
7.3 辩论实施
7.3.1 层级I——设计效度辩论
7.3.2 层级II——开发效度辩论
7.3.3 层级III——考生水平分析
7.3.4 层级IV——日常教学建议
7.4 辩论声明
第8章 结语
8.1 本研究的“破”与“立”
8.2 创新之处及研究价值
8.3 不足及未来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附录A
附录B
附录C
附录D
累进辩论法及其在语言测试效度验证中的应用研究是2020年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作者邓杰。
得书感谢您对《累进辩论法及其在语言测试效度验证中的应用研究》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