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人七绝诗浅释(沈祖棻全集)

唐人七绝诗浅释(沈祖棻全集)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沈祖棻赏析唐人七绝的经典名作。

内容简介

作者诗词创作经验既丰,复开设唐人七绝诗相关课程多年,此书是其厚积薄发之作,在遗稿基础上由程千帆整理而成。

作者缕述七绝源流,爬罗剔抉,拈出八十余首具代表性的唐人七绝,深入讲解其思想内容和艺术形式,并在每首之下系入主题或创作手法相似的诗作,评骘高下,细论得失,剖析透辟,由此可概览唐代风格繁富、言短味长的七绝成就,亦见出诗艺在诗人之间的研习传承和流变。

附录《七绝诗论》首次由手稿排印整理出版,其中对历代七绝的概述和七绝诗法要点的归纳,皆独具心得,授人以渔,虽非定稿,但可一窥其治学之途。

作者简介

作者沈祖棻(1909-1977),女,字子苾,别号紫曼,笔名绛燕、苏珂。祖籍浙江海盐。我国现当代最优秀的词人、诗人、文学家,文论家,有“当代李清照”美誉。1949年,《涉江词》结集出版;新中国国成立后,诗词研究著作《宋词赏析》《唐人七绝浅释》获得广泛好评。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编辑说明

引言

赠苏书记

山行留客

回乡偶书(二首之一)

凉州词

凉州词(二首录一)

送魏二

长信秋词(五首之三)

闺怨

从军行(七首录四)

出塞(二首录一)

上皇西巡南京歌(十首录一)

送孟浩然之广陵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春夜洛城闻笛

客中作

越中览古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送元二使安西

送沈子福归江东

少年行(四首)

营州歌

夜月

三绝句

解闷(十二首录四)

绝句四首(录一)

江南逢李龟年

春梦

枫桥夜泊

滁州西涧

寒食

逢病军人

夜上受降城闻笛

边思

上汝州郡楼

观祈雨

宫词(一百首录四)

秋思

王昭君

燕子楼(三首)

金陵五题

竹枝词(二首录一)

元和十年自朗州至京,戏赠看花诸君子

再游玄都观

题都城南庄

酬曹侍御过象县见寄

闻乐天授江州司马

南园(十三首录二)

咏内人

闺意献张水部

赤壁

过华清宫绝句(三首录一)

江南春绝句

赠别(二首录一)

夜雨寄北

离亭赋得折杨柳(二首)

嫦娥

贾生

瑶池

咸阳值雨

白莲

淮上与友人别

新上头

再经胡城县

台城

附录一 旧释二十三首

巴陵夜别王八员外

春思(二首录一)

山房春事(二首录一)

重送裴郎中贬吉州

登楼寄王卿

望中有怀

杂兴(五首录一)

隋宫燕

汴河曲

魏宫词(二首录一)

竹枝词(九首录一)

杨柳枝词(九首录一)

三月晦日赠刘评事

重赠乐天

听夜筝有感

宫中词

望夫词(三首录一)

题禅院

南陵道中

杨柳枝(八首录一)

黄蜀葵

寄蜀客

席上赠歌者

附录二 七绝诗论

渊源第一

家数第二

特质第三

格律第四

制作第五

后记

后记

唐人七绝诗浅释(沈祖棻全集)是2023年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作者沈祖棻。

得书感谢您对《唐人七绝诗浅释(沈祖棻全集)》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诗国之星 电子书
本书分上、下两卷。上卷“昨夜星辰”,包括我国古代“双星”和“群星”;下卷“今夜星辰”,包括近现代重要诗人。共36万字,配有插图60幅,介绍古今诗人词家130余人,赏析作品超过350首。
时间之诗 电子书
本书是作者阎志多年来所写的诗歌的合集。全书分为挽歌与纪念、风过耳、少年辞、明天的诗篇、童年的鸟五部分,诗人从各个不同的角度,折射了思考的火花。这些诗,有诗人对人生价值的本真的追问,有对被格式化了的城市生活的审美观照……每一首诗都蕴藏着深厚的内涵,且语言细腻,想象力丰富。
黎里诗钞 电子书
本书是有关黎里诗词作品的集大成者。苏州市吴江区黎里镇是中国历史文化名镇。黎里古称梨花村,这里是典型的江南鱼米之乡,这里也是吴越交界处,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是古战场之一。黎里自古文风鼎盛,西晋时期的张翰因思念家乡而辞官回乡,在家乡元荡之畔设墊施教;唐代陆天随晚年流连鸭栏泾,写下了许多动人的诗篇。到了宋元明清,更是..辈....黎里因深厚的文化底蕴及钟灵毓秀的地理环境,涌现出了许多才子佳人,也吸引了无数
禾山诗钞 电子书
《禾山诗钞(精)》的作者黄瀚是清末厦门籍举人,任厦门禾山书院旧址创办的禾山甲种商业学校校长,厦门沦陷后,黄瀚与门下多人组织“秋社”,言辞慷慨,诗稿也反映了厦门地方的风土习俗等。厦门的诗风一向崇尚盛唐。乾隆年间以黄日纪为代表的云洲诗社盛极一时,沈归愚评黄日纪的诗乃“本唐人”。黄瀚弱冠能诗,即受到当地社会“诗必盛唐”的影响。由於侨商出身的家庭背景,加上居住在厦门岛东南一隅的美丽海滨,黄瀚先生那淡泊平和
虚白楼诗 电子书
虞愚撰的这本《虚白楼诗(精)》根据《北山楼诗集》及《虞愚自写诗卷》为底本,厦门风行印刷社1949年铅排未印版(复印件),附录《虞愚先生遗诗辑录》,何丙仲辑注,约180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