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维斯特劳斯艺术人类学思想研究

列维斯特劳斯艺术人类学思想研究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首部研究列维-斯特劳斯艺术人类学思想专著,提出新的审美文化批评研究范式。

内容简介

本书系国内首部研究法国结构主义人类学家、哲学家克洛德·列维-斯特劳斯(Claude Lévi-Strauss,1908-2009)艺术人类学思想的学术专著。本书认为,由于列维-斯特劳斯本人独特的艺术家气质及其对艺术的偏好,他在其结构主义人类学研究过程中对艺术多有谈及,立足于列维-斯特劳斯的文本实际,可以将其艺术人类学思想的构成概括为:“一个方法+四个面相”,即结构主义方法和原始造型艺术、神话、文学和音乐面相。在对上述列维-斯特劳斯艺术人类学思想内容全面考评的基础上,本书尝试提出了一种新的艺术人类学研究范式。本书认为,作为一门介于美学/艺术学和人类学之间的交叉学科,艺术人类学内在地具有审美和文化两大属性,在新的文化语境中艺术人类学可以走向作为审美文化批评的研究范式,这一研究范式采取一种关系性的思维方式,将对艺术的考评放在审美与文化之间,在它们的双向交流互动中把握艺术;在研究方法上,强调基于田野调查基础之上的文化诗学方法;努力发挥其介入现实、介入生活的文化功能是作为审美文化批评的艺术人类学研究的目的之所在。

章节目录

封面

目录

内容简介

扉页

版权信息

其他

序言

导论

一 人类学与艺术人类学

二 列维-斯特劳斯的艺术人类学思想及选题意义

三 列维-斯特劳斯艺术人类学思想研究综述

四 研究思路、方法及本书构架

第一章 列维-斯特劳斯及其艺术人类学思想的生成

第一节 列维-斯特劳斯的生平及著作

一 知识积累期(1908—1934)

二 游学、流浪期(1935—1947)

三 学术发轫期(1948—1958)

四 学术鼎盛期(1959—1982)

五 学术回顾期(1983—2009)

第二节 列维-斯特劳斯艺术人类学思想的生成背景

一 社会文化背景

二 思想渊源

三 个性气质

第二章 列维-斯特劳斯艺术人类学思想的方法论特色

第一节 “结构”辨析

第二节 列维-斯特劳斯的“结构”

一 “结构”的概念及基本特征

二 结构的来源

三 结构方法应用举隅

四 列维-斯特劳斯为结构主义的辩护

第三章 列维-斯特劳斯艺术人类学思想的原始造型艺术面相

第一节 原始造型艺术中的“裂分表现”法

第二节 “面具之道”

第四章 列维-斯特劳斯艺术人类学思想的神话面相

第一节 列维-斯特劳斯的图腾研究

一 图腾的基本内涵

二 列维-斯特劳斯的图腾观

三 图腾分类及其他

第二节 “野性的思维”

一 两种不同的科学思维形式

二 “野性的思维”的特征

三 艺术与“野性的思维”

第三节 列维-斯特劳斯的神话研究

一 神话的界定

二 列维-斯特劳斯神话分析的几个理论术语

三 两个案例

第五章 列维-斯特劳斯艺术人类学思想的文学面相

第一节 列维-斯特劳斯的诗歌研究

第二节 列维-斯特劳斯的小说、散文及戏剧研究

一 列维-斯特劳斯的小说研究

二 列维-斯特劳斯的散文研究

三 列维-斯特劳斯的戏剧研究

第六章 列维-斯特劳斯艺术人类学思想的音乐面相

第一节 音乐、神话与语言

一 音乐与神话

二 音乐与语言

第二节 音乐的特性及功能

一 音乐的结构特性

二 音乐作为自然与文化之间的调解

第七章 列维-斯特劳斯艺术人类学思想的评价

第一节 列维-斯特劳斯艺术人类学思想的学术史地位

一 西方艺术人类学研究的历史演进

二 列维-斯特劳斯艺术人类学研究的定位

第二节 列维-斯特劳斯艺术人类学思想的价值与局限

一 列维-斯特劳斯艺术人类学思想的价值

二 列维-斯特劳斯艺术人类学思想的局限

结语:走向作为审美文化批评的艺术人类学研究

参考文献

附录:列维-斯特劳斯研究论文索引

后记

作者简介

列维斯特劳斯艺术人类学思想研究是2017年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作者董龙昌。

得书感谢您对《列维斯特劳斯艺术人类学思想研究》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当代中国生态人类学 电子书
本书试图展示生态人类学在我国研究理论、研究方法以及研究邻域的三个方面的研究前沿。
政治人类学评论(第7辑) 电子书
上海师范大学哲学与法政学院、上海师范大学政治人类学研究所主办刊物,本册是第七辑。
政治人类学评论(第8辑) 电子书
上海师范大学哲学与法政学院、上海师范大学政治人类学研究所主办刊物,本册是第八辑。
政治人类学评论(第10辑) 电子书
上海师范大学哲学与法政学院、上海师范大学政治人类学研究所主办刊物,本册是第十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