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明:他们的明朝

探明:他们的明朝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10位人物8种身份,一部小而精的大明史。

内容简介

朱元璋代表农民与官僚机构为敌?靖难之役后,朱棣的所作所为都是为了走出篡位的阴影?七朝元老胡濙为什么不为人熟知?为什么明宪宗要纵容汪直创立西厂?唐伯虎点秋香和王阳明有关?为什么王阳明提倡“邪说”却进了孔庙?严嵩为什么由众望所归变得人人切齿?张居正动了谁的奶酪?崇祯不杀袁崇焕,袁崇焕能实现自己的承诺吗?钱谦益果真是生难死易?

本书精选朱元璋、朱棣、胡濙、汪直、唐寅等十位明朝人物进行解读,以他们的生平事迹串联起一部大明史,通过对人物生存轨迹的描写和对其动机的分析以及对其行为影响的探究,深入呈现了明朝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军事、民生等各方面的变迁。这十位人物参与了整个明朝276年的社会演变,他们的沉浮起落映射着明朝的兴盛衰亡。

作者简介

作者陈时龙,江西永新人。1998年考入复旦大学历史系,2004年获历史学博士学位;同年8月入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明史室工作。主要研究方向为明代思想文化史,先后在(台北)《政治大学历史学报》、《复旦大学史学集刊》等刊物发表论文十余篇,参与或主持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课题三项。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朱元璋 大明王朝的缔造者

一、从僧钵到皇权:朱元璋的奋斗史

1. 有了自己的班底

2. 有了稳定的根据地

3. 高筑墙、广积粮和根据地建设

4. 清晰一贯的军事战略

5. 表面看是“天运”,根本上是“人心”

二、皇权与“家天下”

1. 皇帝成了自己的丞相

2. 杀功臣:清除所有“潜在”威胁

3. 封建诸子:共同“拱卫”大明天下

三、重典治吏与士大夫的集体失语

1. 与官僚机构为敌

2. 监视和恐怖加剧的年代

3. 寰中士夫不为君用之法

朱棣 大视野与帝国想象

一、继承祖制还是突破?

1. 从反对削藩到变相削藩

2. 设内阁代行相权

3. 委任宦官参与政治

二、篡夺阴影下的突围之一:文治

1. “奉天靖难”的构筑

2. 改《实录》:皇位继承的“合法性构建”

3. 修《大典》和《大全》:笼络文士与粉饰太平

三、篡夺阴影下的突围之二:用事功支撑起“大帝”的形象

1. 多角度的外交:塑造天下共主形象

2. 军事征伐:以扩张证明实力

3. 北京为天下之中:朱棣的帝国想象

胡濙 模糊的身影与诡秘的政治

一、高明的暗访者:作耳目,治心病

1. 从前朝进士到新朝宠臣

2. 皇帝的暗哨与民意的传声筒

3. 将“大疑”默为消融

二、处君臣父子间,小报告有大智慧

1. 使命的荣耀和危险

2. 胡濙的对策:密疏可对天日

三、从幕后走向前台:被忽视的辅政重臣

1. 承平时的基石

2. 关键时刻的“老臣”

四、天有二日时,需要怎样的“生存法则”

1. 故主情谊

2. 易储时的沉默

3. 置身事外的无奈

汪直 明朝特务政治的缩影

一、权力之源:皇帝的需要与信任

1. 皇帝亲近身边人

2. 皇帝需要一个能互补的心腹

二、西厂:不仅仅是皇帝的耳目

1. 在妖异的氛围中登场

2. 不受限的权力会变味

三、西厂与文官集团的博弈

1. 西厂对文官政治的挑战

2. 西厂的胜利

四、远离皇帝的西厂不能存在

1. 忘本:远离权力的中心

2. 被权力抛弃

唐寅 另一种文人形态

一、从文人必经的科举路解脱

1. 竞争加剧时,科举弊案生

2. 功名似乎唾手可得

3. 梦断科场案

二、还有别的路可走吗?

1. 都市繁华与文化消费

2. 在文人画与职业画之间游走

3. 成为“有素养的职业画家”

三、风流而兼道学:心学潮流影响下的士人

1. 大节不亏,心持正道

2. 小事不拘,任真风流

王阳明 自我与社会

一、王阳明的个性与成圣之志

1. 要做“乐”的学问

2. 做天下第一等事

二、政治挫折与王阳明心学的形成

1. 政治挫折与人生转向

2. 勘透生死的龙场悟道

3. “知行合一”与“心即理”

三、思想传播的两翼:事功与讲学

1. 事功成就学术

2. 思想的完善与传播

四、思潮激荡百年

1. 提倡“邪说”却从祀了孔庙

2. 背离了正统却收获了社会

3. 解放自我同时却破坏了秩序

严嵩 在皇权的阴影下

一、走出钤山堂:声誉是无形的资产

1. “钤山堂养望”

2. 得委重任

二、被扫荡的士风:堕落成为多数人的选择

1. 皇权碾压文官政府

2. 皇权大张,士风颓靡

三、官阶向上灵魂向下:走向权力中心

1. 迎合帝心初获赏识

2. 以皇帝称心如意为办事宗旨

四、焦点只有一个:获取权力、巩固权力、寻租权力

1. 青词宰相

2. 党同伐异巩固地位

五、恶劣的先例:清算前首辅和自己被清算

1. 得宠与清算夏言

2. 败由失宠

张居正 被扑灭的“希望之光”

一、通向巅峰之路

1. 嘉靖遗诏

2. 内阁中的新人

3. 六年的隐忍与等候

二、张居正时代:以集权推动改革

1. 新首辅和他的内阁

2. 考成法与政治改革

3. 清丈田亩与一条鞭法

4. 边防的整顿

三、清算张居正:也清算掉了帝国中兴的希望

1. 张居正之死与皇帝亲政

2. 墙倒众人推——倒张居正运动

3. 抄家

4. “世间已无张居正”

袁崇焕 督师之死与君臣解体

一、名将的崛起

1. 当努尔哈赤遇上袁崇焕

2. 孤城抗后金

二、名将的隐退

1. 关内外军事尽付袁崇焕

2. 偶然的胜利可以复制吗?

3. 庙堂掣肘与名将隐退

三、名将的悲剧

1. “五年平辽”:致命的许诺

2. 督师的三桩死罪

3. 主上有好杀之“德”

钱谦益 在党争与国难的旋涡中

一、东林党:钱谦益的政治标签

1. 东林书院与东林党

2. 《东林点将录》的“浪子燕青”

二、阁讼与崇祯帝对党争的猜忌

1. 卷入政治旋涡的中心

2. “有党”和“无党”

三、国破复出:失节

1. 诗酒风流还能延续多久?

2. “以门户荐非门户”

四、做不成遗民,却成了“贰臣”

1. 果真是“生难死易”吗?

2. 在降臣与遗民之间徘徊

探明:他们的明朝是2019年由华文出版社出版,作者陈时龙。

得书感谢您对《探明:他们的明朝》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永远的战士 电子书
战争的硝烟虽已远去,但英雄的精神永世长存。2018年,山东省委老干部局、省委离退休干部工委开展征集山东老战土历史资料工作。邹城市老干部局以此为契机,联合有关单位启动了“永远的战十”征文活动,以参战老战十为记录对象,讲述战争故事,弘扬革命精神,传承红色基因,历时半年,组织30个单位80多名下作人员入户采访600多人次,查阅人事、军史、党史等资料,形成书稿42篇近30万字,真实记录了老战士的战斗经历和
历史的观念 电子书
本书分为上、下两编,涵盖了古今中西主要的历史思想和历史理论。上编为“中国历史观念”,共4章,阐述了中国历史上出现的主要的历史观念,从先秦神意历史观一直到严复、章太炎的历史进化论;下编“西方历史观念”,共分12章,论述了西方的主要历史观念,从希罗多德的历史思考直到福山的历史终结论。在某种意义上,人类历史就是人类的自我认识史,人类的历史实践孕育了人类的理性和智慧,反过来,人类的理性和智慧也促进了文明的
汉家的日常 电子书
本书在政治史、制度史之外另辟蹊径,立足关系思维,聚焦两汉时期上自朝廷,下至临湘侯国、西北边地的候官与各地传舍运作的日常形态,致力于揭示反复进行的事务中形成的不同位置的人与律令、制度、机构的错综关系,展示了国家日常运转与维持的内在逻辑与生动细节,也对涉及两汉乃至整个王朝时期的不少基本看法提出新认识,为作者倡导开展的日常统治研究提供了一系列精彩个案。
远去的亲人 电子书
本书记载了作者陈维秀自认识蒋汉杰开始的直至陈维秀离开人世这一段时期有关于蒋家的家族历史以及当时上海地下党员生活的真实写照。陈维秀,祖籍江苏无锡玉祁镇。由母亲作主,19岁嫁给姐夫——商人蒋汉杰。从1939年至1953年养育了五个子女。上海解放前她作为家庭主妇协助丈夫和子女进行地下工作。解放以后进入中国畜产公司上海分公司,直到1973年退休。2000年前后,她开始撰写蒋汉杰家史,历经数年完稿。她为蒋家
朱德的品德 电子书
《马克思主义简明读本》系列丛书是专门为读者组织编写的一套关于马克思主义的通俗理论读物,本系列丛书紧紧围绕十八大精神,宣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旨在引导读者了解马克思主义,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相关理论和制度,引导读者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