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似推荐
内容简介
新时期以来,“重述历史”是当代文学与少数民族文学中同时出现的重要文学现象,其中又以“蒙古历史叙事”最为典型。“蒙古历史叙事”是跨民族的历史书写,其中既有蒙古族作家的参与,又有汉族作家的参与。由于题材和内容的相似,“蒙古历史叙事”已经构成了自身的文本序列和文学史脉络。本书在多民族比较诗学的视野下,通过跨学科方法的使用,对“蒙古帝国叙事”进行了深入分析,凸显了“历史再现”与“身份认同”之间的紧密联系。
作者简介
作者汪荣祖,原籍徽州,生于上海,长于台湾,西雅图华盛顿大学历史学博士。历任美国弗吉尼亚州立大学教授,澳洲国立大学访问研究员,上海复旦大学以及台湾师范大学、台湾政治大学等校客座教授。现任台湾“中央大学”人文研究中心主任、“中央研究院”咨询总会委员、纽约Peter Lang出版社“中国近代史丛书”主编、美国弗吉尼亚州立大学荣誉教授。著有英汉双语版《追寻失落的圆明园》(A Paradise Lost: The Imperial Garden Yuanming Yuan,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0年9月第1版)、《史家陈寅恪传》、《康章合论》、《史传通说》、《走向世界的挫折:郭嵩焘与道咸同光时代》、《学林漫步》、《诗情史意》、《史学九章》、Search for Modern Nationalism: Zhang Binglin and Revolutionary China (Oxford)、Beyond Confucian China (Routledge)等专书十余种。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绪论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第二节 相关领域的研究现状
第三节 研究的创新之处
第四节 框架设计与安排
第一章 “民族”的再现:重新思考“蒙古历史叙事”
第一节 历史、叙事与民族
第二节 文本生成的文化语境
第三节 观看“蒙古”的多重视角
第四节 朝向未来的历史
第二章 “蒙古历史叙事”与“族裔文化象征”
第一节 “失败”、性别与民族寓言
第二节 历史重述与记忆重塑
第三节 正当性的建构与伦理化的历史
第四节 蒙汉之间的文化接触与文化交往
第三章 “蒙古历史叙事”与“跨族际对话”
第一节 “民族”古典史诗的现代演绎 ——以冉平《蒙古往事》为中心的讨论
第二节 缠绕的历史与弥合的叙事 ——电影《止杀令》中的民族关系及其症候式分析
第四章 跨民族连结:少数民族比较文学与“蒙古历史叙事”
第一节 跨体系社会与多民族文学/文化关系
第二节 区域、生活与交混的“本真性”
第三节 协商的汉语,混血的文学
第四节 历史重层的当代镜像
第五节 “心”的形构中的情感政治
结语 历史的幽灵与比较的视线
参考文献
后记
历史再现与身份认同:以新时期以来的“蒙古历史叙事”为中心是2017年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作者汪荣祖。
得书感谢您对《历史再现与身份认同:以新时期以来的“蒙古历史叙事”为中心》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